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經濟論文 > > 發展經濟學各學派的歸類及其主要分析手段
發展經濟學各學派的歸類及其主要分析手段
>2023-11-22 09:00:00


一、關于經濟學理論學派的劃分標準問題

對經濟學理論學派的劃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經濟學家對經濟問題有自己相對獨立的判斷,導致他們在某一問題上持有某種觀點,屬于某一學派。但是在其他問題上卻會持有另一學派的觀點。自始至終堅持某一學派的觀點和主張的經濟學家少之又少。胡代光和厲以寧\\(1982\\)對經濟學學派的劃分標準提出了他們的論點,認為“理論觀點基本一致、分析方法基本一致、政策主張基本一致”是經濟學學派的劃分標準。經濟學的各種理論體系和觀點,在理論觀點上基本一致,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政策主張上基本一致,就大致可以劃分為同一學派。

這里所講的理論觀點并非對社會制度的基本看法和態度,而是指經濟學家對市場運行方式的基本看法、對影響經濟運行活動的各因素的基本看法以及對某些經濟問題的原因、趨勢及影響的看法;這里所講的分析方法并非與世界觀相聯系的方法論,而是指經濟學家研究經濟問題所采取的具體方法和技術性方法;這里所講的政策主張主要是指經濟學家就經濟發展所采取的經濟政策的基本傾向和看法,包括其主要的政策建議。

要全面了解發展經濟學的思想和政策主張,正確把握發展經濟學家的觀點和分歧,就有必要了解發展經濟學的學派劃分問題及其研究方法。

二、發展經濟學的學派劃分

“二戰”之后,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紛紛獨立,走上了獨立的經濟重建和經濟發展之路,吸引了大批經濟學家關注和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并提出了不同的理論觀點,構建了不同的理論體系,不同的觀點和體系之間亦有激烈爭論,從而形成了不同的發展經濟學學派。正統經濟學中的所有學派在發展經濟學中幾乎都有所反映。

對于發展經濟學學派的劃分,不同的學者依據各自的標準形成了相應的學派劃分方法。錢納里\\(HollisB.Chenery,1975\\)依據方法論觀點將發展經濟學劃分為新古典學派、新馬克思主義學派和結構主義學派。新古典學派和新馬克思主義學派是將用于研究工業社會的思想適用于欠發達國家。結構主義學派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具有結構上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剛性、滯后、短缺、過剩和低供給彈性等。

這些特點導致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不同于發達國家,其經濟中普遍存在的是非均衡現象。因此結構主義認為應當充分發揮國家的作用,以動態的觀點,從互相聯系的因果關系中研究經濟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錢納里關于發展經濟學學派的劃分方法產生了重要影響,被發展經濟學界廣泛接受。之后金德爾伯格\\(Kindleberger,CharlesP,1986\\)和赫里克\\(Herrick,B.1986\\)將發展經濟學劃分為“新古典主義”、“激進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與“結構主義”。錢納里、金德爾伯格和赫里克關于發展經濟學學派的劃分方法由于時間局限性,沒有涵蓋發展經濟學的新變化。托達羅\\(Todaro,M.P,1992\\)提出了與上述三種學派不同的發展經濟學學派:經濟增長線性階段理論、新古典學派結構變化模型和國際依附模型。

托達羅關于發展經濟學學派劃分的特點在于將結構主義看作是新古典學派的分支,而且托達羅強調經濟增長階段論,忽視了新古典主義的興起。

國內學者對于發展經濟學學派的劃分也形成了自己的觀點。世界發展經濟學的奠基人之一張培剛\\(2001\\)將發展經濟學學派稱為發展經濟學理論。他認為影響較大的發展經濟學理論主要包括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結構主義經濟發展理論和激進馬克思主義經濟發展理論。上述理論主要盛行于20世紀80年代之前。而在20世紀80年代之后,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出現了新制度主義發展理論、內生增長理論,同時他認為作為發展經濟學原型的農業國工業化理論仍然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強勁現實應用價值。

譚崇臺\\(2001\\)將發展經濟學學派稱為經濟發展的思路,他認為在發展經濟學的發展和演變過程中,自始至終包含有幾種不同的基本思路,它們在不同時期各有消長,在不同領域各有影響。根據西方經濟學家的意見,存在四種不同的論證經濟發展問題的思路,主要為經濟發展的結構主義思路、經濟發展的新古典主義思路、經濟發展的新古典政治經濟學思路和經濟發展的激進主義思路。譚崇臺教授認為,雖然在論證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種類劃分上不存在異議,但是在對一些具體人物的理論思路歸屬上卻存在不同看法。如繆爾達爾\\(Karl.Gunnar.Myr-da\\)、普雷維什\\(RaulPrebisch\\)和辛格\\(H.Singer\\)究竟屬于結構主義思路還是屬于激進主義思路意見不一。而人物歸屬之所以會有不同意見,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是對于論證經濟發展基本思路的主要內容存在分歧;其二是對各個發展經濟學家主要觀點的判定不盡一致。

陶文達\\(1995\\)關于發展經濟學學派的劃分比較獨特,在他的劃分中將學派成為理論并將發展經濟學劃分為經濟增長理論、西方現代發展理論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理論。他認為,經濟增長形成于20世紀40年代,代表性理論包括哈羅德\\(Harrod,R.F.\\)—多馬\\(Domar,E.D.\\)模型、索羅\\(RobertMertonSolow\\)模型和卡爾多\\(NicholasKaldor\\)模型等。西方現代發展理論中的線性發展模型在20世紀40-60年代占統治地位,代表性的理論有羅斯托\\(WaltWhitmanRostow\\)的經濟增長階段論,羅森斯坦—羅丹\\(PaulRosenstein-Rodan\\)的大推進理論等。西方現代發展理論中的結構變動模式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占統治地位,代表性的理論有劉易斯\\(WilliamArthurLewis\\)的二元結構理論、托達羅模型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之后的趨勢之一,代表性的理論有依附論、體制變革論和重新定向論等。

陶文達的劃分方式打亂了西方經濟學家關于發展經濟學派的分類方式,否認了發展經濟學中的新古典學派。黃志賢、郭其友\\(2006\\)認為,當代發展經濟學理論和西方一般理論經濟學的主要潮流基本是同進退的。從時間維度而言,發展經濟學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他們認為,發展經濟學在其理論發展過程中有若干不同的思路或者流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劃分方式是把發展經濟學劃分為結構主義、新古典主義、激進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他們認為,在20實際80年代之后,對發展經濟學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內容,主要表現在:阿瑪蒂亞·森\\(AmartyaSen\\)的發展理論深化了發展的內涵,新古典的分析方法進入了發展經濟學的研究視角,“集體行動”理論考察了非經濟因素對于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社會資本理論的興起等。這些發展經濟學研究的新的領域,極大地彌補了結構主義和新古典主義思路的局限。

楊永華\\(2007\\)將發展經濟學劃分為五個學派,即:結構主義經濟發展理論,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新古典發展經濟學、經濟增長線性階段論和激進主義經濟發展理論。其中結構主義、新古典主義和激進主義經濟發展理論沿用了錢納里的思路。新古典發展經濟學沿用了楊小凱的思路。經濟增長線性階段理論沿用了托達羅和陶文達的思路。

蔡彬彬\\(2004\\)將發展經濟學劃分為三種思路,即結構主義發展思路、新古典主義發展思路和新古典政治經濟學發展思路。結構主義發展思路強調發展中國家的結構剛性,在政策主張上主張計劃至關重要。新古典主義發展思路強調發展中國家的價格抑制彈性,在政策上注重市場至關重要。新古典政治經濟學思路強調發展中國家的制度短缺,在政策主張上強調制度至關重要。

于同申\\(2002\\)認為,系統的經濟發展理論從20世紀40年代出現到現在,隨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實踐,經濟理論也出現了一些細微變化。經濟發展理論主要分為五種類型:1.線性階段理論;2.結構變動模型;3.國際依附理論;4.新自由主義經濟發展模型;5.新增長理論;6.以制度建設為核心的綜合經濟增長理論。以上六種經濟發展理論試圖從不同角度看待經濟發展問題,并從中引申出不同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政策。

綜上所述,關于發展經濟學學派的劃分,不同的學者有自己的觀。但是大體而言,他們都基本承認發展經濟學大體可以分為結構主義思路、新古典主義思路、新古典政治經濟學思路和激進主義思路。

三、發展經濟學各學派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所講的發展經濟學各學派主要接受譚崇臺教授的觀點,將發展經濟學分為結構主義思路、新古典主義思路、新古典政治經濟學思路和激進主義思路。

\\(一\\)經濟發展的結構主義思路的研究方法

錢納里\\(1975\\)認為:“在過去的25年中,結構分析的方法論已經從一套直覺的假設發展為具有不斷增長的經驗效力和嚴密性的多種模式?!边@個演進過程可以概括為提出假設、進行經驗檢驗和建立比較完整的模型三個階段。二元經濟和需求互補性\\(平衡增長理論的基礎\\)這兩個概念可以說明結構主義的這種演進過程。劉易斯對二元結構提出了三個假設:技術可以分為資本使用和非資本使用,常規工資水平下勞動供給有彈性,儲蓄來自于非工資收入者。納克斯和羅森斯坦—羅丹提出均衡增長理論時也提出了一些假設:恩格爾法則可以推向一般化形式,出口商品的價格彈性是有限的,規模經濟對于輔助設施和基礎工業都有重要意義。錢納里認為,上述兩種假設都經受了時間檢驗。二元結構和平衡增長的概念都在后來建立了較為完整的模式。

發展經濟學的結構主義方法重視整體主義,結構主義主張從經濟整體性和結構分解的角度分析經濟的發展問題,其原因在于經濟系統的行為是由系統的結構所決定的。該思路認為,經濟中普遍存在的是持續的不均衡狀態,而非自我均衡的體系。這種經濟體系不均衡的主要根源在于部門間的結構差異,因此,經濟發展的過程必須從結構聯系的角度去分析,主張以整體的方法研究社會經濟系統。

如羅森斯坦—羅丹\\(1943\\)認為,增長理論就是投資理論,分散的、小規模的投資難以給國民經濟帶來充足動力,需要大規模的全面的投資來推進整個工業部門全面、迅猛發展。結構主義認為經濟系統會因為累積因果具有不穩定性\\(如繆爾達爾的循環積累因果關系理論\\),因而經濟系統是一個復雜的非線性動態過程,非均衡過程是經濟變化的最典型特征。同時結構主義強調經濟分析的歷史分析法,認為初始條件和隨機事件的相互作用導致了路徑依賴的發展過程,因而經濟分析要注重時間、地點的差異。

\\(二\\)經濟發展的新古典主義思路的研究方法

經濟發展的新古典主義思路強調邊際分析,將經濟發展看作是一個漸進和連續的過程。該思路認為,經濟學家的目標應當在于經濟生物學,而不是經濟力學?!白匀徊伙w躍“這句格言對于經濟發展特別的適合。從漸進的、連續的發展觀出發,持新古典思路的發展經濟學家認為,經濟發展是以邊際調節來實現的。經濟發展的新古典主義思路同時強調均衡分析,認為均衡狀態是穩定的,價格機制是一切調節的原動力,從而也使經濟發展的重要機制。因此新古典主義非常強調市場—價格機制對于資源良好配置的均衡作用。在經濟發展的新古典主義思路中,用靜態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就足以分析經濟發展的問題。

經濟發展的新古典主義思路繼承了傳統的個體主義,在均衡框架內以最大化和最優方式來處理經濟變化,并且認為存在一種在一切時間和地點都適用的規律,即主張“單一經濟學”,因而這種分析是一種非歷史的分析方法。

\\(三\\)經濟發展的新古典政治經濟學思路的研究方法

經濟發展的新古典政治經濟學思路重視制度分析,該思路認為,從根本上講,除非現行經濟組織或者制度是有效率的,否則經濟發展難以實現也不可能持續。新古典經濟學將制度視為外生變量,而新古典政治經濟學將制度視為內生變量,認為經濟學發展不可能是純經濟現象,它會受到政治、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影響。所以該思路認為經濟發展最需要的是推動制度變遷。因而重視制度分析是該思路的顯著特征。新古典政治經濟學思路既是新古典復興思潮的反動,也是新古典經濟學思路的延續和發展。所以該思路在分析經濟問題時,既繼承了新古典經濟學的一些基本范疇,也沿襲了新古典經濟學的一些研究方法,如均衡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等。

\\(四\\)經濟發展的激進主義思路的研究方法

謝爾曼對當代激進經濟學分析方法的特點進行了闡釋,他認為,激進經濟學集中于矛盾而不是調和,集中于權力而不是平等的假設,集中于階級而不是個人行為,集中于動態學而不是邊際的變化。激進主義經濟學分析方法的最顯著特點就在于它是涉及跨學科、歷史變革的、制度的分析。激進經濟學家把所有的社會問題看作是相關的,將社會看作是一個變革中的統一體。激進主義經濟學反對純經濟學分析,認為從單一學科來考察經濟問題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對于經濟問題的分析應當采取跨學科的綜合分析。歷史分析是激進主義分析方法的又一重要特征,該經濟學贊成按照給定的歷史線索來認真考察現存的制度。只有在現實的基礎上構建理論結構,才是經濟學分析的適當方法。

四、發展經濟學各學派研究方法分歧的本質

發展經濟學各學派研究方法的分歧本質上是各學派研究內容和政策主張分歧的延伸。各學派研究方法分析的本質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單一經濟學”和“雙元經濟學”之爭

新古典主義經濟學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發達國家完全相同,從發達國家的經濟實踐中概括出來的正統經濟理論可以適用于發展中國家,即經濟中只存在“單一經濟學”,對于發展中國家經濟問題的研究不需要創建新的經濟學。但是結構主義經濟發展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其自身特征,存在特有的結構剛性問題,正統經濟學無視發展中國家的實際,因而對于發展中國家是不適用的。要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必須構建符合發展中國家實際的發展經濟學,即主張“雙元經濟學”。

“單一經濟學”和“雙元經濟學”之爭在政策注重上的延伸就表現為市場和政府之爭?!皢我唤洕鷮W”主張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于資源優化配置的功能,反對政府干預。而贊成“雙元經濟學“的結構主義認為,發展中國家特有的結構剛性使得價格———市場機制的邊際調節作用不可能完美實現,也會使經濟增長的利益難以惠及廣大民眾,因而主張依靠政府作用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經濟發展。

\\(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內因”與“外因”之爭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是由內部因素決定還是外部環境決定是發展經濟學學派爭論的內容之一。論證經濟發展的結構主義思路強調發展中國家的內部因素,特別是其結構剛性問題。該思路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理解為使一個產業結構動態調整的過程,即從發展過程就是從傳統農業發展到農業和現代工業并存的二元經濟,再到一元經濟的過程。當然,該思路也重視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外部因素。

如普雷維什和辛格重視從產業結構差異考察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貿易條件和外國投資,認為發達國家作為買者和賣者得到的是“世界上兩個最好的東西”,而發展中國家得到的是“世界上兩個最壞的東西”。在對外正常上,結構主義思路認為,由于發展中國家結構剛性的存在,其對外經濟政策要受到國內資源利用的限制,錢納里的“兩缺口”模型即體現了這種思路。20世紀60年代之前發展中國家實行的“進口替代”戰略也是這種思想的體現。20世紀60年代之后,隨著一些發展中國家出口制造工業基地的建立,其對外政策由進口替代轉變為出口鼓勵,表明其國內產品結構的變化,這也符合結構主義的發展思路。但是,結構主義思路在論證其對外政策時表明國內結構是其對外政策的決定性因素。該思路強調經濟發展的“內因”。

論證經濟發展的激進主義思路強調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外部關系”。該思路雖然強調內因與外因的辯證關系,但無法擺脫外因論的束縛。

激進主義經濟發展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經濟落后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的侵略和掠奪。激進主義經濟發展理論提出了“依附論”,并且從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勢力去分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支配———依附關系。該理論認為在不平等的交換關系中,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得到了大量剩余,從而得到不斷發展,而發展中國家由于剩余的源源流出,從而難以走上快速發展之路。激進主義的經濟學家巴蘭、弗蘭克、阿明、??藸?、卡爾多索、桑托斯、伊曼紐爾等經濟學家都論述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的這種支配———依附關系,并從國際環境角度探討了發展中國家落后的根源。

\\(三\\)對經濟發展是進行“純經濟研究”還是“社會經濟系統研究”

經濟研究方法從經濟學說史上考察有兩種:其一是進行純經濟研究;其二是進行經濟社會系統綜合研究。論證經濟發展的新古典主義思路繼承了新古典經濟學撇開經濟與政治、法律、文化和制度之間的關系,單純對經濟問題進行純經濟研究。但現實世界不存在純粹的完全競爭,難以實現競爭均衡和帕累托最優,因而新古典模式的純粹抽象,缺少實際意義。論證經濟發展的結構主義思路單純研究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的剛性,撇開了國家利益分析,因而這種思路在研究經濟問題上也是純經濟研究。但在國際經濟一體化浪潮中,孤立看待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完整的。

論證經濟發展的新古典政治經濟學思路將積極社會看作是一個系統,認為經濟發展不僅會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非經濟因素,如政治、文化,特別是制度,對于經濟發展也至關重要。因而該思路對經濟發展是進行“社會經濟系統研究”,從這個意義上講,該思路是向“古典經濟學復歸”,而非經濟學上的“靜態插曲”;論證經濟發展的激進主義思路非常注重國家利益分析,在論證資源配置時,不僅簡單考察資源配置是否最優,而且注重分析資源配置效應對誰有利。該思路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明顯地采用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注重從發展中國家國內的階級關系和國際環境中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勢力去分析“支配—依附”關系。同時該思路非常強調社會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在“支配—依附”關系進行分析時,既有實證分析,亦有規范分析。

因而該思路對經濟問題的研究亦是“社會經濟系統研究”。

參考文獻:
[1]胡代光,厲以寧.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主要流派[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10-16.
[2]王志偉.現代西方經濟學流派[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6-7.
[3]張培剛.發展經濟學教程[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104.
[4]譚崇臺.發展經濟學[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01:124-125.
[5]陶文達.發展經濟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42-67.
[6]黃志賢,郭其友.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的演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338-339.
[7]楊永華.發展經濟學流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6.
[8]蔡彬彬.20世紀發展經濟學的發展軌跡及其啟示[J].財經科學,2004,\\(2\\):59-62.
[9]于同申.發展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6\\):26-27.
[10]錢納里.發展政策的結構主義思路[A].美國經濟評論:論文及記錄匯編,1975,\\(7\\).//譚崇臺.發展經濟學[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01:129.
[11]樊士德.結構主義經濟學研究動態述評與中國經濟結構[J].社會科學戰線,2009,\\(6\\):104-112.
[12]王愛君.發展經濟學方法論初探[J].國外社會科學,2006,\\(1\\):27-33.
[13]馬歇爾.經濟學原理\\(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18.
[14]楊玉生.當代激進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對謝爾曼關于當代激進經濟學分析的評介[J].當代經濟研究,2007,\\(8\\):15-19.
[15]譚崇臺.發展經濟學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30.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