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汽車保有量快速增加。截至2013 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了 1.37 億輛。汽車碰撞事故居高不下,廣大車主除了支出自己車輛的修車費外,往往還承擔第三者賠償責任。高額的費用使得車主生活困難、債臺高筑,此時受害的第三者往往不能得到及時賠償或足額賠償。為維護社會大眾利益、保障事故受害者能獲得基本的賠償,2006 年 7 月1 日我國實施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但交強險僅是對受害者的基本賠償。
為進一步保障事故受害者的利益,各保險公司紛紛推出了機動車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以下簡稱“三者險”),它是交強險的有力補充。三者險是汽車保險的最重要險種之一,車主自愿購買。
目前我國三者險采取責任限額方式,責任限額分為5 萬元、10 萬元、15 萬元、20 萬元、30 萬元、50 萬元、100 萬元、100 萬元以上等檔次。
責任限額是保險公司收取保險費的依據,也是保險公司承擔事故賠償責任的最高額度。車主若投保的責任限額過高會導致成本支出增加,而投保的責任限額過低則可能導致事故損失無法充分保障。責任限額由車主和保險公司在簽訂保險合同時協商確定?,F實生活中,車主投保三者險的狀況如何,如何選擇責任限額檔次,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可為廣大車主及保險銷售人員合理選擇或推薦三者險提供有力依據。
二、車主投保習慣調查與分析
車主風險意識的高低決定其購買汽車保險的主動性,車主的投保習慣表示當前車主購買汽車保險的現狀,車主投保習慣隨時間改變表示其風險意識高低的變化。為全面分析車主的投保習慣,作者以某保險公司為對象,調研分析了 2011~2013 年三年期限的 40 余萬個車主的投保情況。(表 1)由表 1 可知,購買了汽車保險的車主對三者險投保比例較低,約為 20%~30%,說明大多數車主只是按照法律規定購買了交強險,而對商業性三者險的保障作用認識不足。但從 2011~2013 年投保三者險比例變化看,有逐年提高的趨勢,且投保三者險車輛數增長比例顯著高于所有投保車輛數的增長比例,說明越來越多的車主已意識到三者險的重要性;從不同責任限額看,限額5萬元、15萬元、100 元萬投保量所占比例比較小,100 萬元以上檔次的責任限額幾乎無人考慮,投保量主要集中在10 萬元、20 萬元、30萬元等檔次,其中選擇20萬元檔次的比例最高;從年份變化看,人們的投保意識逐漸加強,低責任限額的比例逐年下降,如限額10 萬元、15 萬元檔次投保量下降明顯,高檔次責任限額的比例,如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檔次投保量明顯增加。
比較每個責任限額檔次三年的變化如下:(1)5 萬元檔次投保量先小幅增加,后在總投保量增加的情況下大幅降落,并低于第一年比例;(2)10萬元檔次一直在降低,第三年降至不足第一年的一半;(3)15 萬元檔次降低速度比限額 10 萬元檔次還快,第三年的比例不足第一年的1/3;(4)20萬元檔次和5萬元檔次情況差不多,也是先增加后降低,最后不及第一年的比例;(5)30 萬元檔次所占比重快速增加,第三年已是第一年的三倍以上;(6)50 萬元檔次較 30 萬元檔次增加速度還快,第三年約為第一年的七倍;(7)100 萬元檔次從無到有,總投保量較少,但投保比例增加快速。
這說明人們越來越傾向于投保責任限額較高的檔次來規避風險,可以預計今后較高檔次限額會越來越受車主的青睞,這與三者責任風險變化趨勢非常符合。
表 2 為某公司 2011~2013 年不同種類汽車投保三者險各種責任限額的比例。(表 2)由表 2 可知,各種類汽車三者險的投保比例均在增長,說明車主整體的投保意識在提高。投保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特種車、營業客車、非營業客車、家庭自用車、非營業貨車、營業貨車。根據車輛用途,特種車、營業客車、營業貨車出險的概率是比較高的,但是營業貨車的投保比例卻是最低的,這說明很大一部分營業貨車的車主沒有意識到三者險的保障作用,這與我國當前多數貨車車主的受教育程度較低有關,他們對汽車使用風險認識不足,有較強的僥幸心理。盡管營業貨車的投保比例低,但是增長速度非???,說明營業貨車部分車主的保險意識在快速提高。
比較近三年的不同種類汽車的投保情況,得出:
(1)家庭自用車:投保5 萬元檔次限額的比例比較穩定,一直維持在4%左右,20 萬元檔次限額始終占 40%以上,30 萬元和50萬元限額快速增長,30萬元限額所占比例逼近30%。相比之下,10 萬元和 15 萬元限額快速下降,10 萬元限額由近40%下降到不足 20%。
(2)非營業客車:投保5萬元、10萬元、15萬元、20萬元限額的比例一直在降低,前三種限額下降50%,投保 20 萬元限額還是主流。投保 30 萬元、50 萬元限額的比例在快速增加,兩者相加已經突破40%。
(3)營業客車:投保前五種限額的總和由80%以上下降到不足30%,投保50萬元限額增加最快,已接近60%,投保100萬元限額的也增加到10%以上。
(4)非營業貨車:投保5萬元限額的比例在增加,投保10萬元、15萬元、20萬元限額的比例在減少。投保30萬元、50萬元限額的比例飛速增加,其中投保30萬元限額的比例由不足10%到超過35%,且已成為主流。
(5)營業貨車:投保5萬元、10萬元、15萬元限額的比例在減少,20 萬元限額投保比例是先增加后減少,總體趨勢增加,投保20 萬元限額依舊是主流。
(6)特種車:投保情況比較反常,除了投保5萬元、20萬元、100萬元限額的比例在增加,其他限額所占比例都是減少的,20萬元限額的比例由27%增加到73%,增長迅速。
通過分析2011~2013年各種類汽車投保責任限額的比例情況可以發現,投保20萬元檔次的責任限額是大多數車主的選擇,其次是30萬元、50萬元、10萬元,而15萬元檔次的限額猶如雞肋,其投保比例一直很低。
三、三者險責任限額與保費關系分析
三者險價格是三者險這一商品銷售狀況的重要標志,其價格水平的變動起著改變客戶對三者險需求數量、需求方向以及需求結構的作用。
表3給出了某保險公司家庭自用6座以下客車在不同省份的三者險標準保費,表 4 是不同保險公司在同一省份三者險的標準保費??梢?,同一保險公司在各省規定的三者險標準保費不同,但不同公司在同一省份的標準保費基本相同。(表 3、表 4)表5顯示了每萬元單位責任限額標準費率。
由表5可知,隨著責任限額的提高,三者險價格逐漸增加,但每萬元單位責任限額的標準保費快速降低。
例如,責任限額由20萬元調整為50萬元時,標準保費增加327元,考慮費率優惠(按7折計算),實際保費增加 228.9 元;責任限額由 20 萬元調整為 100萬元時,標準保費增加 705 元,考慮費率優惠(按 7 折計算),實際保費增加 493.5 元。因此,從每萬元單位責任限額標準費率及實際保費增加數額考慮,選擇較高檔次責任限額的三者險時,其購買價格更為優惠。(表 5)【1】
四、結語
1、從車主投保習慣角度分析:目前 20 萬元檔次責任限額為選擇主流,30 萬元、50 萬元檔次的投保比例增幅明顯,為今后幾年的選擇主流。
2、從投保車輛種類角度分析:特種車投保比例最高,營業客車、非營業客車、家庭自用車投保比例適中,非營業貨車、營業貨車投保比例最低。
3、從三者險標準保費角度分析:高責任限額與低責任限額的實際保費差額較少。
4、汽車三者損失額度大的事故作為小概率事件,有在任何一位車主身上發生的可能性,因此每位車主在細心駕駛的基礎上,應根據個人經濟條件,適當以選擇高檔次責任限額的三者險為最可靠保障方案。
參考文獻:
[1]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年鑒(2013 版)[M].天津:中國汽車工業年鑒期刊社,2013.
[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年度數據[EB/OL].[3]李景芝,趙長利.汽車保險理賠[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4]楊世東.我國汽車保險理賠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