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經濟相關內容概述
公路經濟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公路經濟效益,一般來說改建公路或新建公路的經濟效益類型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改建或新建公路系統內部經濟效益,即公路系統在對公路養護及管理過程中,通過對內部管理系統的優化,對新工藝、新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使其自身在公路的建設、維護等方面不斷提高進步,公路系統內員工在福利待遇方面也不斷得到改善,最終使公路系統的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另一種經濟效益指的是公路系統的社會經濟效益,公路系統要能夠很好的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能夠給車輛及行人創造一個安全、通暢、舒適、便利的交通環境,在縮短車輛公路行駛時間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肇事率。公路社會經濟效益與公路內部經濟效益是一種對立統一的關系,其貫穿了公路生產經意活動的各個環節。
二、公路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 員工在主觀思想意識上有欠缺
任何的組織機構的發展實際上都是靠內部人員來完成的,而人的行為是由其主觀的思想意識所決定的。公路系統中一部分員工的思想意識依舊被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及管理體制所束縛,老舊的觀念沒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進行更新,市場經濟意識完全沒有培養起來,很多人甚至還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在這種思想意識的影響下,人們會漸漸的失去應有的進取精神,主觀能動性無法發揮,而所謂的主人翁意識更是無從談起,長此以往公路系統的經濟發展必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2. 公路系統的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我國公路系統管理體制依然采取半下放型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公路養護和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渠道還是省廳進行財政撥款,同時公路系統的行業管理也是由省廳來負責,地方主要還是對其人事、行政進行管理。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管理體制確實能夠調動行業及地方的積極性,但其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弊端,這種弊端表現為對公路系統的養護、建設均無法滿足省里的要求,也不能夠滿足其地方經濟發展所需要達到的公路建設、養護標準。
3. 公路建設及養護的資金投入不足
項目的運營離不開資金,公路的建設與養護同樣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實際上公路養護及建設所需的物料、人工等市場價格都在逐年的上漲,市場價格的上漲最終表現為公路養護、建設成本不斷的增加,由于每一年財政所下達的計劃投入費用都不足,逐漸的就形成了公路部門的掛賬資金,最終只能通過負債的形式來運行公路的養護及建設。
4. 公路系統人員超編嚴重
一個組織單位的人員架構應該精簡且高效,在保證運營效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力成本?,F階段公路系統的各個部門人員數量急劇增加,出現了勞動力嚴重過剩的狀況,人員過剩的最終結果就是員工的工作不飽和、工作效率低下,公路系統的運營也背上了沉重的人力成本負擔。
三、公路經濟發展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1. 提升員工思想意識
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市場經濟體制已越來越成熟,公路系統員工不能夠被傳統的陳舊的思想所束縛,更不能在工作中有得過且過、混日子、等工資的想法。這種等、靠、要的思想意識明顯與市場經濟大形勢相違背,也必將影響整個公路系統經濟的發展,更不利于系統內員工的個人發展。所以,作為公路系統內部員工應該與時俱進、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改變過去計劃經濟時代的思維方式,將自己置身于市場經濟環境中去看待及思考問題,在工作中要樹立起主人翁意識,積極主動的開展工作,敢于創新、勇于探索,在為單位創造效益的同時,也能夠體現個人的價值。只有公路系統內部人員的思想意識、工作態度、職業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公路系統的養護、建設、管理等相關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2. 增強運營效率,完善管理體制
想要增強公路系統運營效率,就必須完善公路系統的管理體制。公路系統應該設立經濟管理機構,并明確機構的職能,使其權利與責任公開透明;同時,公路系統應該制定與自身實際情況相符合的規范化流程制度,使公路系統在運營工作的各個環節都有標準的制度要求作為依據。通過強化管理及完善制度可以使公路經濟管理更加規范、透明、科學、嚴謹,各部門人員的工作開展均按規章制度進行,也可以使管理更加公正、公開、有理有據,最終達到增強運營效率,保證公路系統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3. 強化公路建設及養護工作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公路建設與養護的要求越來越高,擴大公路網的需求也更加強烈。公路的養護和建設工作是公路系統的基礎工作,在這些工作上公路系統應該制定出相應的規劃設計,并將總體規劃設計進行指標分解,最后將分解出的責任指標具體落實到相應的責任人,其目的就是保證目標要求真正的 “落地”,更為有效的執行。另外,公路的養護及建設計劃的編制應該把握好均衡合理的原則,將有限的資金使用在最合理的地方,使其發揮出更大的投資效益。通過對公路建設養護工作的強化及科學的管理,使好路率達到一定的標準水平。
4. 多種經營方式的發展
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公路系統的經營活動開展要考慮是否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要置身于市場中去思考問題,只有這樣才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公路系統應該積極主動的轉換經營機制、調整內部結構、開展多種經營方式,并在實踐中摸索出新的經濟增長點,使公路經濟能夠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
5. 降低運營管理成本
我國部分公路工程的投資主體較為多元化,而多元化的投資使得公路系統的運營工作缺乏有效、統一的行業管理,甚至出現了人員崗位重復設置、部門機構重復設置、設備設施重復購置等情況,最終導致系統內人員工作不飽和,設備的使用率低下。這顯然就是一種變相的浪費,這種浪費使得公路系統的運營管理成本增加,運營效率大大的降低。所以,對于公路工程項目的管理,可以考慮在省內建立一個運營管理機構,對省內覆蓋的所有公路工程項目進行統一的管理。在這種管理狀態下,首先,應對原來一些職能重復的機構可以進行合并,將沒有必要設置的崗位撤除,提高在崗人員的工作效率。其次,可將養護及工程等專項工作推向市場,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降低運營成本。最后,通過多種形式盤活資產設備,使設備能夠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
6. 進行多渠道融資
社會的發展客觀上需要公路主框架及公路網的規模不斷擴大,公路建設及養護成本也在不斷的提高,在雙重壓力之下,僅僅依靠省級或上級單位資金的投入,已經不能滿足公路經濟發展的需求。所以,公路系統要實現多種渠道融資來獲取資金,以實現公路經濟發展建設,融資渠道可以包括銀行貸款、申請補助、招商引資等。
7. 實行聯網收費
隨著科技的發展,當今社會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公路系統也應該與時俱進,充分的運用互聯網工具,實現全省收費聯網,以便提高公路工程通行效率。聯網收費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設立收費站的數量,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另外,開展聯網收費能夠有效的防范收費人員貪污舞弊行為的發生,在降低內控風險的同時也將管理成本大大的降低??梢哉f實行聯網收費既能提高公路系統的社會效益,又能提高公路系統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張曉輝. 公路經濟效益的制約因素與措施 [J]. 現代經濟信息,2010,\\( 09\\) .
[2] 孟祥如. 我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對策分析. 現代交通管理,2000.
[3] 胡得清. 淺析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 交通管理,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