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小額信貸機構在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目前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以中國扶貧基金會為代表,從300多家到現在的100多家。截至2014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394家,貸款余額8811億元,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618億元。整體發展迅速,但越來越多的小額信貸機構為實現更多的盈利目標而偏離了原有的初衷。這無疑引發學者和機構的關注,該如何扭轉這種局面,小額信貸機構該如何做才能既實現原本的扶貧目標,也能保持財務上的利潤。
2009年“社會績效”概念的提出給學者和機構管理者一個全新的思考方式,我們可以在目標偏移現象凸顯的現階段對小額信貸機構進行社會績效評價,強制要求機構必須執行,從而保持實現雙重目標。羅伯特·S.卡普蘭和戴維·P.諾頓設計了平衡積分卡來強調財務績效和社會績效。Fabrizio Bottiand Marcella Corsi(2011)依據SPTF開發的共同指標體系對在21個國家運營的27個歐盟成員國從小額信貸機構的意圖、內部系統的有效性和實現其目標的活動情況、其行為結果最終影響客戶生活情況和完成社會目標的能力這幾個方面進行多角度社會績效評價。周孟亮更是設計符合我國國情的40個社會績效評價指標。王冬吾基于普惠金融視角從機構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客戶的滿意程度、客戶經濟和社會條件的改善狀況、社會責任感四個方面設計了15個評價指標,并對指標分值設定和權重設置問題進行探討。杜曉山等比較分析公益性和商業性小額信貸社會績效管理,提出我國需要形成自己的評價體系,加強社會績效管理和評價的理論和方法的研究。張正平、梁毅菲從目標選擇、策略執行和社會影響三個維度選擇29個指標構建小額貸款公司的指標體系,基于層析分析法對其進行社會績效評估。眾多學者從不同角度思考小額信貸機構社會績效問題。但是似乎很少有學者對小額信貸機構中的兩種類型進行社會績效實證研究并加以分析。因而,本文設計社會績效指標體系構建層次結構模型對我國兩類小額信貸機構社會績效進行分析評價。
二、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模型建立
(一)調查問卷的設計
國際上有三個比較典型的社會績效評級機構:國際小額信貸評級公司(M-CRIL)、微型金融評級機構(Microfinanza Rating)和Planet Rating,并且國外還有眾多社會績效評估方法,同時我國在2013年也提出了需要從六大塊建立小額信貸機構社會績效體系。目前國內也有一些學者提出相應的一些評價方法和指標。我們從SEEP分析中了解應該從金融持續性、運作和業務質量效率多視角考察機構存貸運作的財務健康前景。同時CGAP組織提出從5個盈利能力、7個效率和3個貸款質量以進行分析。因此,本文依據現有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且根據指標選取的基本原則綜合設計了關于小額信貸機構社會績效與財務績效情況的調查分析的問卷。此調查問卷設計了五大塊,總共有63個指標,包含了26個定性指標和37個定量指標。
我們從目標定位、內部政策行為、客戶滿意度、社會目標實現情況和機構的財務情況對小額信貸機構的基本情況進行詳細了解。
(二)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小額信貸機構社會績效評價指標需體現少而精特色。我們依據本身設計的調查問卷和小額信貸機構相關指標的可獲取性和全面性原則,借鑒《社會績效指數創新》報告中設計的指標體系,在眾多指標中選取了16個指標已全面評估小額信貸機構的社會績效。我們采用層次分析法將其社會績效指標體系設置為三層,其目標層為社會績效,準則層是依據目標層而定,包含目標定位和機構內部政策行為、客戶滿意度、社會目標實現情況以及財務可持續發展情況四個層面,每個層面又選擇4個指標進行有效分析,用盡可能標準全面的指標來反映小額信貸機構的社會績效情況。最終確立的指標層次結構模型如圖1,其中指標層面包括10個定量指標和6個定性指標。
(三)構建判斷矩陣和相對權重的計算
我們依據判斷矩陣的aij元素用Santy的1—9標度方法對同層次各個指標兩兩對比,并且對各個指標的重要性賦值。五個判斷矩陣是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綜合評價打分而得。調查對象有同學和老師,綜合他們的意見得出最后的判斷矩陣,運用AHP專業分析軟件(Yaahp0.6.0)計算本文中五個判斷矩陣的權重,判斷其是否通過一致性檢驗,在檢驗不通過時再調整打分情況。本文中通過多次打分和一致性檢驗后得出相對合理的判斷矩陣(表1和表2)。
我們通過AHP軟件得出表1中總目標矩陣一致性比例是0.0454,通過一致性檢驗。準則層四個大方向指標對總目標的權重分別是0.1381、0.2761、0.3905、0.1935,表示目標定位和內部政策行為B1、客戶滿意度B2、社會目標實現情況B3和財務可持續情況B4占小額信貸機構社會績效總目標的權重是13.81%、27.61%、39.05%和19.35%。其中社會目標的實現對社會績效評價的影響力最大,財務指標不再是主導因素。這表明小額信貸機構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光看財務績效,應綜合評價。
1.在目標定位和內部政策行為下四個因素層的判斷矩陣如表2中一矩陣,他們的一致性比例是0.0805,對總目標的權重為0.1381?!癈1組織是否為自身定位為窮人服務”、“C2對目標客戶是否有清晰的定義(如性別、地點、貧窮程度、經濟活動類型)”、“C3員工績效評估是否包括與社會績效相關的工作職責的評估”、“C4管理層、信貸員、投資者接受社會績效培訓的時間”的相對權重分別是0.2760、0.4781、0.1440、0.1018。在目標定位和內部政策行為中,目標客戶是否有清晰的定義對小額信貸機構有近一半的影響力。
2.在客戶滿意度B2中,是否及時了解客戶需求并開發新的金融產品滿足客戶需要、是否及時開展貸后服務、本年度新加入的客戶數量、客戶對服務滿意比率對其的相對權重分別是0.1464,0.1036,0.3106,0.4393。當客戶滿意度為100分時,客戶對服務滿意比率達43.93分,且對于社會績效的總影響力是0.2761*43.93=12.13分。
3.社會目標實現情況中活躍客戶總人數和女性客戶比率能體現小額信貸機構服務人群廣度和深度,二者影響力差別不大,分別是0.2073和0.2294。一般而言,貸款平均規模越小,意味著小額信貸機構為中低收入者服務的可能性越大,且交易量可能會越大,越能填補農村區域從農村金融機構的空白。社會地位是否提高是社會績效中最終的體現,自然其比重也越大,高達42.69%。
4.財務可持續情況的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不良貸款率和資產組合率只能體現財務績效的一些方面,財務績效還包含其他方面。
由上可見,B-C的四個判斷矩陣經軟件分析后發現其一致性檢驗CR均小于0.1,均通過檢驗。并依據相對權重與相對應的總目標權重相乘,可得出整個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對總目標的權重(見表3)。
(四)指標設分方法
我國對小額信貸機構社會績效的研究尚晚,此前對其指標的建立都是依據國外小額信貸指標或是國外的評級機構,與當前我國小額信貸機構的發展總有不相符合的地方。我國小額信貸社會績效評級指標體系在2013年4月初建立,處于試用階段,并不是很完善,需要適時進行調整。因而,借鑒以前學者對此類問題的方式采用開放式設分方法。
1.定量指標的設分方法
定量指標依據設置的指標比例賦予不同的分值,分為四個檔次,分數依次是100分、80分、60分和30分。且等于臨界值的比率取高分值。不同小額信貸機構規模不一,以致一些定量指標的數額大小不一,這不利于分數值的確定。因此,我們對其中一些定量指標C7和C9數額相對比例化,進而進行比較。
2.定性指標的設分方法
我們設計調查問卷對6個定性指標進行評分,不同調查者對于指標賦值不一,據此得出所有定性指標的平均值。
(1)6個指標每個指標分數是100,總共600分,被調查者依據自身了解對其打分。問卷調查平均得分=得分總分數/被調查對象個數
(2)設置修正值的分數區間為1-5分。問卷調查得分比例α=問卷調查平均得分/問卷調查總分值由上公式得出得分比例α,據此得出最后的修正得分β。若α<20%,β=1;20%≤α<40%,β=2;40≤α<60%,,β=3,若60%≤α<80%,β=4,若α≥80%,則β=5。
(3)定性指標得分=β*20針對每個小額信貸機構的定量和定性指標得出分值,結合其對總目標的權重得出此指標的分值,然后將全部指標的分值相加得出此機構社會績效的總分值。
三、小額信貸機構社會績效的綜合評價
因數據的獲取及其調研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本文對小額信貸機構社會績效進行評價時分別選取公益性和商業化兩種類型的各一家機構進行分析評價。
(一)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社會績效評價———以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和農信為例
本文需要通過對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和農信2012年度的定量指標比例化和調研定性指標所確定分值,對其社會績效進行評分。因調查存在一定的障礙,我們對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和農信小額信貸項目的C1、C2、C3、C5、C6、C12六個定性指標的打分數據是依據機構公布的資料信息及其與老師同學交流所得。這種打分方法主觀性因素太大,對機構分析還是存在一定誤差。
中和農信社會績效總得分88.855分,他始終以要為貧困農戶提供信貸服務為目標,社會績效管理納入公司治理結構,實現矩陣式管理以完善治理結構,倡導全員社會績效管理概念,多樣化形式的培訓和加大社會績效管理培訓力度,多次培訓打造專業化小額信貸團隊,以金融弱勢群體需求為中心提供小額保險服務、農業技術培訓、農村金融教育和信息技術培訓等多種非金融服務。為員工提供就業機會、完善員工福利制度、建立內部溝通機制以及培育員工公益習慣,更是惠澤鄉村。2011年,沛豐評級對其進行的全面社會績效評估,達到國際標準的中上水平。2012年將社會績效管理提到公司戰略層面,2013年更是繼續改進績效管理方法KPI以提升專業和合作的平衡性。表5是其小額信貸項目2011年到2012年度實行社會績效的基本情況。
中國扶貧基金會社會績效評價具體分析如下:
1.目標定位和內部政策行為得分為13.81分(表6)。其始終旨在通過無需抵押、方便快捷的小額信貸服務幫助中低收入者脫貧致富。中和農信的服務對象和重點扶持區域有很明確的定義,99.5%的客戶是農戶,92%的項目縣是貧困地區,65.6%的貸款用于種養殖業,貸款用途的主要分布如圖2。2014年2月底,農戶比例更是達到98.07%。且在基金會和董事會領導下,將社會績效管理提到公司戰略層面,董事會下設社會績效管理委員會。
2012年開展一系列社會績效專題活動,如全體員工在責任金融、客戶保護等方面加強職業素養,社會績效理念是入職培訓的必修課程,每月定期接受社會績效知識教育、定期接受其知識測試、開展社會績效主題征文等,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員工的社會績效意識。據調查,100%的員工明確公司的使命和價值觀,且90%以上的員工均認為公司發展有效率,且自身發展能有很好的機會和保障。
2.中和農信小額信貸項目客戶滿意度為25.894分。它以全面服務客戶為核心,為客戶提供眾多的非金融服務以及全方位的客戶關愛,如農技培訓,金融、健康、法律教育,免費保險等。且主要是農村中低收入者的家庭婦女,有效客戶13.1萬,54.9%是新增客戶,婦女比例從2006年的41.9%到2012年的93%。2014年2月底有效客戶數增長到18.84萬,女性占比93.42%。
中和農信擁有一支年輕有活力、開拓創新以及高學歷的專業團隊為百姓提供信貸服務。
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和農信的平均單戶貸款額度為6552元,平均單筆貸款額度為9859元,其放款額度基本集中在5000-10000萬元,這能讓大多數人獲取貸款(圖3)。據調查,71%的貸款客戶表示以前未從金融機構獲過貸款,而中信的貸款便利快捷。95%的客戶如果有貸款需求會考慮選擇中和農信,96%的客戶能夠承受中和農信的貸款利率,能為他們提供很大的幫助。其中48%認為幫助他們開始了新的生意或擴大了生產規模,其他則認為改善了他們的生活,包括住房、子女教育等??傮w上客戶對中和農信的滿意度相當高,他們的社會地位明顯有提高,36.666的社會目標得分是很好的一個體現。
3.中國扶貧基金會在注重實現社會目標的同時,也不忽視其可持續性發展。資產收益率不高但穩步提升,標志著中和農信趨向成熟。目前機構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和風險報告體系,風險貸款率一直控制在1%以下,2014年2月底的風險貸款率大于一天的為0.79%,大于30天的為0.72%。且一直加強貸后分類管理,細化貸后處理方法。放款量增長率從2010年的105.93%到2012年的26.20%,體現機構對于貸款者越來越嚴謹,貸后服務意識不斷提高。
此外,中國扶貧基金會小額信貸項目的信貸資產在貸款余額中的比例處于中等水平,趨于合理范圍。捐贈或捐助比率從2006年的12.39%降到2009年的3.52%,這意味著機構以來外來資助的程度降低,自立能力加強。但是其在財務可持續性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成本收入比比銀行業同期平均水平高20個百分點,已經達到了53.65%。相比較前幾年有所下降,但成本管理費用還是相當高,這會影響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二)商業化小額貸款公司社會績效評價———以X小額貸款公司為例
我們設計了關于小額信貸機構社會績效與財務績效的情況分析問卷,直接與機構工作人員聯系填寫相關項目,并針對C1、C2、C3、C5、C6、C12六個定性指標讓其機構多個工作人員獨自進行打分,再綜合得分評價這六個指標。這種打分方法中一個弊端就是缺乏機構相應客戶的評價。
X小額貸款公司社會績效總評分為71.052分,具體得分見表9。
1.X小額貸款公司對目標客戶有明確定義,三農貸款比有70%以上,但與政府建立小額信貸機構初衷有所不同。例如,某小額貸款公司客戶群如表10,他們也會把客戶群適當的擴展到個體工商戶和一些發展較好的企業,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比例達到84%。X小額貸款公司也是如此,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三農”和自然人,對農戶、個體工商戶和糧食收購企業、花木種植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食品加工企業、房地產開發等多種類的微小企業提供過信貸服務。此外,更是可以依據客戶自身情況及其所處的行業給予50萬元以內的多樣化資金支持。X小額貸款公司雖走商業化路線,但也開始注重社會績效,只是表現不是很明顯,管理者、信貸者和投資者每年接受社會績效培訓時間均為7天。
2.作為小額貸款公司,他自然也會主動扶持弱勢群體和自主創業者,80%的以信用和保證為主貸款方式和靈活多變的還貸方式得到許多貸款者的支持和認可,同時會依據客戶需求調整一些抵押物和擔保方式,為農戶、中小微企業解決了融資難困境。截止2013年1月,該公司累計為445戶個人和企業發放貸款56708萬元,發放涉農貸款36065萬元,占各項貸款發放額的63.60﹪,收回本金46882.1萬元,實現利息收入2658.18萬元,不良率為零。機構采用“責、權、利”相匹配的工作機制有效防范風險,對于三個月及以上的貸款更是至少每月一次的現場檢查,及時跟蹤貸后服務。2013年10月更是打通了小額信貸業務征信調查的官方渠道,更利于機構控制風險、縮短調查時間和節省開支。對于30萬元以下的農戶、個人創業貸款實行差別化利率,客戶對其服務十分滿意。但創新產品和服務力度不夠,只是在客戶貸款上門時才考慮是否要開發新產品,而不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實現開發創新產品。此外,客戶數并不是很多,貸款額度比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要大很多。女性客戶比例相當低,只有3.7%,無法做到普惠金融。
3.最后,商業化路線的小額貸款公司財務狀況一般較好。15%的總資產收益率和8%的凈資產收益率在小額信貸機構來說處于中上水平。不良貸款率為零更是說明機構的還貸率相當高,且在選擇貸款者方面機構做的很好,有較完善的貸款程序。信貸資產占比比較高,總資產中貸款力度比較大。這也提醒機構管理者需要保持資金的流動性,隨時留意貸款者的貸后行動。
總體上說,該小額貸款公司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商業化趨勢出現目標偏離現象,對于社會目標的實現沒有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般重視。
(三)結論
基于本文構建的社會績效指標評價體系,小額信貸機構從四個大塊進行評價(圖4)。根據層次分析法判斷的權重,財務可持續性所占比例將近20%。在這個評價中,小額信貸機構的財務可持續性的發展與機構本身特點有關。商業性的機構財務可持續性發展較好,而社會績效方面的開展工作剛開始不久,且不太重視;公益性的機構社會扶貧的工作做得相對較好,就分析的這家機構而言財務可持續性發展逐漸變好,但總體上的公益性機構財務可持續發展均存在一定的問題。
上述分析中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和農信小額信貸項目發展整體而言較好,社會績效與財務可持續二者盡可能向協調方向發展,但其2012年覆蓋全國貧困人口比例僅為27.06%,受資金困境限制,他們的服務范圍十分有限。其財務可持續性發展良好的同時,扶貧力度卻出現下降趨勢。此外,X小額貸款公司社會績效評分并不高,但就機構的行為來說,他也正積極向實現雙重目標方向發展。但整體上機構過分追求財務可持續性,服務人群早已轉向。
兩種類型的小額信貸機構在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經常表現出一種矛盾的關系。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建立以扶貧為目的,但不追求自身經濟效益,機構也難以有后續發展。而商業性小額信貸機構過分注重財務績效,忽視政府初衷。兩種機構都面臨本身發展的后續問題,只能被動接受外部和內部環境對其的制約以及影響,被動的適應環境以發展。為更好的扶貧,機構注重財務績效,對于社會績效出現一定程度的忽視。等到機構發展逐漸良好時,開始注重社會績效,且關注度不斷增加。只有在整個市場環境和機構內部環境均完善的情況下,社會績效與財務績效才會實現協調,到達一個均衡發展的狀態。這種均衡實現的條件就目前來說十分困難,這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兩種類型的小額信貸機構雖發展路徑有所不一,但初衷相同,影響制約因素相同。完全均衡狀態達不到,但我們可以盡可能的實現一種近似協調發展狀態。
小額信貸機構的初衷是為中低收入者提供服務,改變他們的地位和生活。其若是改變了初衷,那財務可持續發展也失去意義。我們要明白小額信貸機構的目標和手段是什么。在發展過程中不能以犧牲社會績效目標為代價而過分注重財務績效。二者需要同時重視,且不等同。在二者之間取舍時,優先社會績效才更加符合小額信貸機構建立的意義。一般而言,兩種機構的社會績效與財務可持續性呈現一種正相關的關系。社會績效通過機構本身的行為特征而對小額信貸機構生存環境產生影響,從而促使社會對其社會績效目標產生新期望,以影響機構的社會績效行為。另外就是通過社會績效帶來一定的財務績效以改變機構自身的行為,內部反饋以更好促使財務可持續性發展,讓機構管理人員為其真正可持續發展考慮多方面影響因素。只有分析社會績效,注重財務績效,才能盡可能實現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淑芳,彭馨漫.微型金融機構使命偏移問題研究[J].經濟學家,2013,\\(5\\):86-94.
[2]周孟亮.我國小額信貸社會績效評價指標設計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2011,\\(2\\):53-58.
[3]王冬吾.我國小額信貸社會績效管理研究———基于普惠金融視角[J].浙江金融,2011,\\(10\\):69-70.
[4]杜曉山,孫同全,張群.公益性及商業性信貸社會績效管理比較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1,\\(5\\):42-47.
[5]張正平,梁毅菲.小額貸款公司社會績效評估體系的構建———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實證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3,\\(8\\):111-120.
[6]周孟亮,李姣.國際小額信貸社會績效:動態及其啟示[J].農村金融研究,2013,\\(11:\\)66-71.
[7]王娟.我國國有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改進探討———基于湖南省2006-2010年國企統計數據的實證分析[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2,\\(2\\):120-124.
[8]王軍棟.層次分析法在小額貸款信用風險評估中的應用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1\\):58-60.
[9]孫江.河南省農村小額信貸社會績效評價———以滎陽市農村信用聯社為例[D].河南:河南農業大學,2012:25-26.
[10]謝金樓,張慶鵬.江蘇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48-51.
[11]趙天榮.農村小型金融組織的信用制度:演化與構建[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