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三農”問題一直都是發展中的重大難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巨大挑戰。農村金融是農村經濟的核心部分,只有在金融的有力支持下才能夠確保農村經濟的發展。
當前,由于農民抗風險能力不強、收入低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金融機構都不愿意向農民提供貸款,這也制約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小額扶貧信貸的出現成為了農村畜牧養殖業、特色種植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發展的強大動力,提高農戶的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從而推進了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進程。
一、小額扶貧信貸概述
(一)小額扶貧信貸的特點
小額扶貧信貸指的是額度較小、放款條件比較寬松的信貸服務,其主要作用是重點用于扶持畜牧養殖業、特色種植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
小額扶貧信貸的服務僅僅限于貸款。
小額扶貧信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主要針對農村缺乏資金的養殖、種植農戶,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原則,按規模確定貸款額度;第二,貸款的額度不高,實行一次借款,一次還本,利隨本清;第三,小額扶貧信貸機構從自身目標出發,注重對發展畜牧養殖業、特色種植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貸款農戶進行培養或者在技術方面提供支持;第四,小額扶貧信貸具有小額短期,??顚S?,注重效益的特點。
(二)小額扶貧信貸的運作機制
對于小額扶貧信貸而言,運作機制是與其他傳統銀行業務之間進行區別的本質特征。準確理解小額扶貧信貸的運作機制就能夠對小額扶貧信貸的本質進行把握。
小額扶貧信貸的運作機制中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目標層面,指的是選擇對象方面的問題;第二,機構組織層面,包含小額扶貧信貸機構的類型、特征等;第三,業務創新安排。
二、小額扶貧信貸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優勢
(一)相對簡單的程序為農民貸款提供了便利
小額扶貧信貸的推行徹底地解決了當前在農村存在的“農民貸款難”的問題。
首先,小額扶貧信貸采用的方法是“一次核定、三年可循環使用”,只要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信譽度好,自愿接受小額扶貧信貸工作站的監督和管理,有生產經營能力和償還能力,有擔保措施,保證按期還款的農戶都能貸款。
小額扶貧貸款的審批在手續、程序等方面都得到了簡化,為農戶的貸款提供了便利。
其次,在進行貸款之前會對所有的農戶都進行信用度認可,從而能夠對農戶的基本情況進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貸款難”的問題。
(二)較廣的適用面使得信貸風險得到了分散
小額扶貧信貸最主要的功能是扶持畜牧養殖業、特色種植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由于其利率比較低,成為了非常適合農村的金融服務行為,其適用面非常的廣。
農村的農戶大都收入比較低,如果想要發展畜牧養殖業、特色種植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產業的話,自身的資金并不充足,因此都需要小額扶貧貸款。
在農戶小額扶貧信貸的過程中,堅持以農戶的養殖、種植規模確定貸款額度的原則,但每戶最高不得超過5萬元,因此能夠惠及到更多的農戶。
單筆貸款的數量較少、貸款的戶數較多,因此小額扶貧信貸與大額貸款相比,具有貸款風險比較分散的特點,能夠使信貸資產的質量從源頭上得到切實地提高。
三、小額扶貧信貸在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作用
(一)利用小額扶貧信貸的優勢促進特色農業的發展
要找到農村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所在,對這些產業進行重點的扶持,要實現每個村都擁有符合自身發展的特色產業。
要通過小額扶貧信貸來促進農民的增收,實現資金與所要扶持的產業、資金與市場、資金與科學技術、資金與干部職責相互結合與掛鉤,從而切實促進地方特色農業的發展,為農戶實現增收創造長效的機制。
要樹立典型,以典型來帶動整體的發展,從而使得小額扶貧信貸資金能夠真正實現其應該帶來的扶持效益。要促進特色的產業向著產業群與產業鏈的方向不斷發展,從而實現農業產業化、現代化,進一步促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
(二)通過小額扶貧信貸改善農戶生產要素
農戶通過獲得小額扶貧信貸能夠對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進行改善,從而實現再生產的擴大化。
農戶可以利用小額扶貧信貸各種科技培訓、經驗交流,還可以請專業人員到當地進行技術指導,從而提高自身的生產技能。
農戶可以利用小額扶貧信貸發展特色農業、畜牧養殖業等,還可以購買更加先進的農業生產設備、生產資料等。
通過這些生產要素方面的豐富來促進當地農業的快速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的實現。
(三)通過小額扶貧信貸改善農戶生產方式
通過小額扶貧信貸可以改變農民靠天吃飯的觀念,利用小額扶貧信貸改善當前較為落后的生產方式。
第一,農民通過小額扶貧信貸可以獲得充足的資金,從而購買種子、農藥、牲畜幼崽、飼料等方面的物資,種植一些高產的農作物,養殖收益較高的畜牧產品,以此來促進特色農業與畜牧養殖業的發展;第二,農戶可以有充足的資金對作物及牲畜的種類等進行改善,種植與養殖一些具有較高經濟效益的項目,拓展收入的來源,增加農戶收入;第三,農戶可以將小額扶貧信貸作為農業與養殖業方面的投入成本,購買各種深加工機械等,調整農業產業地位,通過對農產品、畜牧產品進行深加工來獲得更大的收益;第四,農戶可以利用小額扶貧信貸來購買各種先進的農業生產機械與工具,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實現農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密集型產業的不斷發展。
通過這些方式來促進農戶增產增收,從而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發展。
四、實現小額扶貧信貸發展,進一步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建議
(一)注重小額扶貧信貸管理,用活用好
小額扶貧信貸是政府貼息,扶持農戶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惠民政策,就要把好審批關,切實把資金用在最需要的農戶手中,并由相關人員對貸后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并幫助使用,使貸款資金得到最有效的使用。
(二)提高農戶素質,發揮小額扶貧信貸的作用
農戶的文化水平對農民收入的增加有影響,要注重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對農戶進行素質教育、種養殖等農業專業技術的培訓,從而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業增效的目的。
要在農村加大對小額扶貧信貸的宣傳教育工作,利用較為合適的方式向農戶宣傳小額扶貧信貸的業務與政策。具體的方式包括懸掛條幅、張貼海報、發放傳單等;專業人員下鄉宣講;廣播、電視、黑板報等。
讓農戶提高對小額扶貧信貸的認識,充分發揮小額扶貧信貸的作用,促進農戶增收,從而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進程。
(三)加大對低收入農戶的發放,強化小額扶貧信貸功能
小額扶貧信貸這種金融服務是具有創新性的,一方面要堅持扶貧的最初目標,另一方面要不斷創新,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
當前,小額扶貧信貸業務主要是由農村信用社負責辦理,管理部門要統一協調管理,使小額扶貧貸款覆蓋到一些收入較低,確需要資金扶持創業的農戶。
要對一些弱勢群體給予更多的關注,安排專業人員對這些農戶進行小額扶貧信貸業務與內容的講解,對貸款申請程序進行簡化,農村信用社確保資金到位,使資金發放更加靈活有效。
才能夠惠及到更多的低收入農戶,提高農戶收入,從而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發展。
五、總結
小額扶貧信貸當前已經成為農村、農戶實現生產性貸款的重要來源。
小額扶貧信貸是一些金融部門所不能替代的,能夠對一些正規的金融進行補充,通過小額扶貧信貸能夠使我國當前信貸不平衡的情況得到改善。
發揮小額扶貧信貸作用促進農戶增收,農村經濟和新農村建設的發展,為城鄉一體化進程提供發展的動力與支持。
參考文獻:
[1]周忠明,梁紅.小額扶貧貸款可持續性分析———江蘇省農村信用社小額扶貧信貸的實踐及思考[J].中國金融,2013(12).
[2]羅伯先,覃健文.對武宣縣小額扶貧信貸情況的調查思考[J].廣西農村金融研究,2011(05).
[3]王飛翔.政府重視銀行管好農戶增收———鳳岡縣石徑鄉小額扶貧信貸實現“雙重效益”[J].貴州農村金融,2012(12).
[4]梁東.加快發展小額信貸扶貧探索扶貧開發有效政策機制[J].金融經濟,2010\\(10).
[5]戎宇.清收小額扶貧到戶貸款緣何舉步維艱———對荔波縣小額扶貧到戶貸款情況的調查[J].西南金融,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