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經濟論文 > >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及其防范(本科論文)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及其防范(本科論文)
>2024-03-28 09:00:01

題目: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及其防范


目錄

摘要(詳見正文)

一、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表現及成因

二、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

三、建立貸款風險預警機制

四、商業銀行可以實施信貸審批人員專職化制度,完善經營人員激勵機制

五、健全和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機制,做好內部防范工作

六、完善對信貸企業的制度建設,實施銀行和企業共擔信貸風險制度,從根本上降低信貸風險

七、完善國家有關法制建設,充分發揮法規在防范信貸風險中的作用,切實保障銀行信貸資產安全

八、加強與政府的溝通,增強政府為銀行創造寬松環境的積極性,減速少因政府行政干預而帶來的信貸風險

參考文獻

以下是論文正文

信貸風險是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經營中的面臨的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也是制約國有商業銀行建立現代金融制度的主要障礙。國家也采取了施工辦法來化解信貸風險,但本文認為國有商業銀行實行經營轉制后應以防范信貸風險為主,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信貸風險防范對策。

關鍵詞:信貸風險 不良資產 信貸資產

經濟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商業銀行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契機,但由于現代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銀行信貸市場是一個典型的信息不對稱市場,信貸風險仍是國有商業銀行最大、最突出的風險。盡管商業銀行采取了許多強化風險管理、優化資產結構的措施,并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對不良資產進行剝離,加強了對信貸風險的控制和防范,但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銀行的不良資產仍居高不下,這使商業銀行的經營面臨較大的困難。解決了這個風險,不僅能夠緩解商業銀行超負荷經營的矛盾,而且還可以降低不良資產的比例,改變負債經營的狀況,提高低御“金融風暴”沖擊的能力,使各大商業銀行有效、有序地營運。為此,我們要深刻地認識和分析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并在此基礎上做好防范工作。

一、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表現及成因

當前,我國有不良資產量多面廣、積累加速。就其原因,主要是產權制度的殘缺、市場機制扭曲、管理體制不順、信用基礎薄弱所造成的。具體表現為:歷史沉積性、政府干預性、市場盲目性、道德困境性、管理失誤性、法律缺陷性。

(一)、歷史沉積性風險。傳統的產品經濟模式和高度集中統一的金融體制下,銀行成為國家的出納,企業沒錢找銀行要,企業虧損有國家承擔,加上企業既不能破產又沒有彌補來源,只好繼續向銀行貸款,實際上風險集中在銀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階段,企業自有資金過少,支撐企業營運的資金大部分由銀行鋪墊,由于經濟結構不合理,市場體系不健全,金融體制不完善,社會信用混亂,企業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問題都造成了銀行不良貸款。且沒有更多的轉化渠道和分散途徑,只有通過企業貸款向銀行集中,使銀行信貸風險具有普遍性和難控性,商業銀行承擔了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成本。

(二)、政府干預性風險。各級政府部門為了本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為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要求企業“大干快上”,盲目擴大生產規模和增加新上項目,或者為了各種“安定團結”之類的政治需要,過多地插手企業經營權、投資權、改制權,迫使銀行發放“政策性”貸款,造成銀行貸款被動受損。有的地方政府部門甚至片面追求任期效績,好大喜功,重長期輕短期利益,重局部輕全局利益,重地方輕中央利益,片面追求產值數量、項目數量、改制數量,結果助推了一次次的經濟過熱,并直接或間接地給銀行實施壓力,迫使銀行貸款,導致貸款質量先天不足。

(三)、市場盲目性風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銀企借貸雙方都要對借貸行為的經濟前景進行預測,只有借貸雙方預計將來均可得到補償,并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借貸行為才會發生。但是由于社會經濟的隨機性和偶然性引發市場經濟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使得銀行借貸資金風險加大。此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息是決策的依據。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不完善,市場法制不健全,信貸項目要素的信息不充分,這必然帶來信貸決策的盲目性。信息粗略、滯后和失真可能與經濟發展前景不一致、不協調而使信貸決策失敗,從而擴大了銀行資產的風險性。

(四)、道德困境性風險。隨著企業經營自主權的不斷擴大,特別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企業和個人的主體地位更加明確,企業以經濟效益為驅動力竭力追求利潤最大化,個人追求收入最大化,精神道德上的約束力就顯得蒼白無力了。同時,由于法制不健全和信用觀念淡薄,企業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通過名目和方法,有意識地逃、廢金融債務。

(五)、管理失誤性風險。從銀行內部環境看,員工風險意識不強,內控機制不全,管理手段不力,特別是防范風險的措施不力,使銀行成為信貸風險的承擔 者。例如,申請(擔保)人資格和資信審查不嚴;對貸款對象和項目以及抵押物沒有進行調查和評估或調查失誤和評估失準;超越權限發貸款;違反規定對客戶評信和授信;發放假名、冒名貸款;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借款(擔保)合同不規范、不合法;未及時發現、報告企業發生重大事項或風險防范措施不落實而導致其貸款償還能力降低、債權落空等。

(六)、法制缺陷性風險。我國的法制建設遠遠落后于形勢發展的需要,一是金融法律體系不健全,部分法規制度缺位,導致某些金融活動無章可循,市場秩序混亂;二是部分法規不盡合理或有效,導致某些金融活動相互矛盾和產生負面影響;三是法律的宣傳、普及力度不夠,金融法律盲區甚多。法制缺陷表現的一系列問題,如企業逃廢債、金融舞弊、地方干預等,有些是無法可依,有些是處于法律的邊緣??梢?,法律缺陷是信貸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

二、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

商業銀行要統一制訂信貸風險的衡量標準,使風險管理逐步實現科學化、規范化。(1)統一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標準。一般說來,銀行必須每一年或半年對現有信貸客戶進行一次信用等級評審,并對照原有評級進行調整。(2)統一信貸資產分類方法。為了實現我國金融業與國際慣例接軌,新的貸款分類方法應盡早制定細則予以實施,使我國的信貸資金分類真實反映其質量狀況。(3)統一銀行貸款方式的選擇。人行應結合不同時期的國家宏觀經濟資料,定期發布行業經營信息,明確哪些產業已經出現風險,在此基礎上提出相對統一的貸款方式建議,以供商業銀行選擇。此外,根據國家宏觀要求,以一些產業的貸款方式可以作硬性規定,以期通過銀行信貸結構的調整,實現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商業銀行統一制訂信貸風險的衡量標準后,商業銀行能更好地進行信貸工作,知道能不能貸,如何貸,貸給誰。商業銀行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正確選擇貸款方式,調整自身信貸結構,消化不良資產,優化資產質量,提高經營層次,切實做到防范信貸風險。

三、建立貸款風險預警機制

一是要拓寬信息來源的渠道,改變單一依靠貸款企業報送報表獲取信息的做法,廣泛收集有關行及相關企業的企業法人代表個人資料,企業的信用狀況及有無違約記錄,企業的償債能力、成長能力、盈利能力,生產經營狀況、資金營 運狀況、企業財務管理狀況及有無違紀記錄,企業經營水平及市場發展前景等資料,并及時進行分析和評價,從而獲取足夠的信息,才能對企業實行有效監測,防范信貸風險。二是發揮銀行同業工會的作用,及時互通信息,共同防范企業利用銀行之間的競爭,采取欺騙的行為。三是加強與財政、審計、稅務等政府職能部門的聯系,及時了解和掌握政府職能部門對企業(或企業法人代表)監督檢查中的信息和資料,再將資料進行分析和判斷,及時發現有可能要出現的風險,并提出防范措施,做好防范工作。

四、商業銀行可以實施信貸審批人員專職化制度,完善經營人員激勵機制

把好貸款審批關,正確選擇貸款投向是防范新增貸款風險的關鍵。要把好這個關口,商業銀行一是實行審批人員專職化。長期以來,國有商業銀行并無專職的信貸審批人員。信貸審批人員往往是由有一定行政職務的行領導或部門領導擔任,審批人員不能將主要精力集中于審核分析,審批工作只是其繁瑣行政事務工作中的一個方面。參考西方一些商業銀行的工作方法,審批工作可由專職人員擔任,其根據自己的判斷,獨立地提出意見,僅對信貸項目負責。這一方式的優點在于,它迫使信貸審批人員把全部精力集中于信貸審批工作,深入分析每一個信貸項目,提出有價值的觀點。審批人員可由專人進行管理,并設審批會議制度對其表現進行評判。對審批人員的任職資格應有所規定,如一定的工作年限,一定的技術水平等等。但更為重要的是專職審批人這一制度本身產生的壓力與動力,可以有效提高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增量信貸資產的質量。二是對信貸經營部門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防范風險并非對銀行信貸業務束手縛腳,而是要激勵為銀行效益努力工作的員工,約束損害銀行利益的做法。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激勵與處罰并重。對國有商業銀行而言,首先強調的是要加強激勵機制,提高開拓市場能力,使責任與利益二者緊密相聯,以增進經營人員在艱苦市場環境中積極開拓的動力,從而更好地防范信貸風險。

五、健全和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機制,做好內部防范工作

完善國有商業銀行內控管理是防范當前信貸風險的根本措施。目前,我國銀行信貸風險在所有的風險中表現最為突出。雖然國有商業銀行經過兩次不良資產 剝離,但不良資產仍然較高,這已成為威脅我國銀行安全的首患。應該說,不良資產剝離后,上至中央領導,下到各級行長對控制不良貸款要求不可謂不嚴,決心不可謂不大,但為什么成效不夠明顯呢?這當然有市場判斷不準、決策水平不高等原因,但關鍵還在于缺乏嚴格、有效的內控管理機制,未能從內部做好防范信貸風險的工作。 完善國有商業銀行的內控管理要從培育內控制度入手,建立事前內控機制,強化過程監控,突出內控重點,逐步實現補救性控制向預防性控制的轉變,切實防范風險,穩健經營。

(一)、立足于防,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內控機制

內部控制要由事后補救向事前防范轉變,必須建立健全一套科學的內控機制。要以加入世貿組織為契機,對現有內控制度進行認真清理,由法規部門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進行充分研究,待討論通過后,統一在全行發布,使預防性控制落實在各業務制度之中。同時,要規范“立法程序”,明確“立法”權限,對內控制度的評價、修改和制定都要在程序上予以明確,以增強“立法”的嚴肅性與統一性。在建立內控機制上,要堅持三項原則:一是體制牽制原則。體制控制是內部控制的基礎,當前,要從體制上著手,重新設計信貸經營與審批、監管三分離的運行機制,業務經營與前臺服務、后臺支撐的協作機制等,以避免各職能部門之間出現不必要的磨擦和控制環節中的漏洞。二是程序牽制的原則。對業務流程的不同環節,應由不同的人員完成,通過業務流程設計使不相容的職務相分離,達到崗位牽制的目的。要堅決杜絕任何個人獨攬業務的全過程,否則必然導致管理失控。三是責任牽制原則。內部控制不僅要規定職能部門和個人處理業務的權限,還要明確規定其承擔的相應責任。

(二)、強化過程監控,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體系

一是加強中央銀行對國有商業銀行內控管理指導監督力度。人民銀行要盡快修訂《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指導原則》等文件,并制定內控建設時間表,促使國有商業銀行加快內控步伐。把內部控制狀況作為央行監管的重點,加大對內控問題較多的分支機構現場檢查頻率,增加現場檢查的深度和力度。二是完善國有商業銀行法人治理結構。盡快把國有商業銀行改造成股份制商業銀行,并加快上 市步伐,構建以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的權力劃分和權力制衡的有效結構,抑制“內部人控制”、“道德風險”的發生。

(三)、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涉及方方面面,當前應突出重點,集中抓好兩個方面的控制

1、內部組織結構的控制。按照業務流程、內控制度的要求,設計商業銀行組 織體系,建立決策層、管理層、經營層、監督層、保障層的組織結構。制定明確、成文的決策程序;各級經營管理機構應在各自職責和權限范圍內辦理業務、行使職權;建立內部控制的檢查評價機制和處罰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強化稽核部門在組織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工作直接對總行長負責,促進內部稽核從合規性稽核向風險性稽核轉變,從單一的事后稽核向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稽核轉變。

2、會計系統控制。一是運用科技手段,強化會計監督。如建行湖北省分行正在投入使用的會計柜面綜合系統,從程序上對各會計業務環節的風險進行了控制,基層網點業務交易數據均可集中到省分行,會計核算上移至省分行,基本上杜絕了“三假”現象。二是進一步完善會計管理體制,對基層網點會計主管實行委派制和定期崗位輪換制,有利于會計人員抵制網點負責人對會計工作的不正當干預;三是建立柜員、綜合員、會計主管三線監控體系。柜員只負責交易,綜合員負責復核和大額交易審批,會計主管負責對綜合柜員的監督、柜員重要空白憑證領用檢查。四是加強重要單證、現金及重要物品的管理。

六、完善對信貸企業的制度建設,實施銀行和企業共擔信貸風險制度,從根本上降低信貸風險

(一)、繼續堅持“區別對待,擇優抉擇”的原則,盤活貸款存量,優化貨款增量。國有商業銀行對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出現的信貸風險要有一個認真、清醒、全面的認識,不能談虎色變,實行一刀切。以前由于銀行企業之間沒有形成整體合力,沒有建立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相關機制,不僅為企業拖欠債務和相互占用資金培植了土壤,而且加劇了銀行間、銀企間的矛盾?,F在要主動改進服務,主動送貸上門,大力支持和傾斜;對轉制后扭虧有望的企業,要積極推行“支幫促”活動,實行“一廠一策”;對資不抵債,長期虧損或扭虧無望的企業,鼓勵 和促進其改制,把債務落實到新的經濟主體,明確承貸主體?,F在,商業銀行要想方設法盤活現有信貸資產質量,嚴把新增信貸資產質量關,多渠道多方式提高資產質量,降低經營風險。

(二)、實行企業與銀行信貸風險共擔制度,間接地防范銀行信貸風險。(1)實行企業新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自籌資本金制度。凡企業新上固定資產項目,必須自籌30%——50%的資本金,并存入主辦銀行賬戶,實行監督。凡企業自籌資金未落實到位,有關部門不予立項,銀行不予申報項目,不予發放貸款支持。(2)實行企業貸款預交風險保證金制度。凡是企業從銀行取得貸款,應扣除10%——20%的補償性余額留存銀行。所謂補償性余額,即企業貸款時,銀行要求借款企業在銀行中保持按貸款限額或實際借款額一定百分比計算的最低存款額。通過補償性余額的留存,從企業角度來講,可以增進其信用意識及積極主動還款意識,提高償債能力;從銀行角度來講,可以預防信貸風險,并且補償可能透支的貸款損失。

(三)、進一步完善貸款證制度建設。貸款證是企業法人向金融機構申請借款的資格證明書。貸款證的實施,增加了企業負債的透明度,有助于國有商業銀行信貸決策,提高貸款的科學性,優化貸款結構。目前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入手:一是擴大發證對象,將目前單一的貸款證形式加以豐富;二是制定統一簡化的領證手續,延長貸款證使用年限;三是盡快實現貸款證管理的電子化。

七、完善國家有關法制建設,充分發揮法規在防范信貸風險中的作用,切實保障銀行信貸資產安全

銀行如果沒有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就給企業逃廢債、 轉賬提供了可乘之機。為了盡快適應市場調節機制,要加強法制建設,規范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信用關系,把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納入法制軌道,保障銀行貸款的安全性。要加快制定《信貸法》,《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管理法》等與之相關的法規。通過金融法規,界定市場調節的程度,規范財政與銀行、企業與銀行的信用關系,保證銀行信貸向合理化、科學化方向發展,有效地防范銀行信貸風險,提高銀行經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制定了這些法規后,商業銀行可以將風險防范方式由事后向事前轉移,從根本上消滅產生風險的含糊地帶、空白地帶;有了 法律的規范后,企業愛到法律、法規的約制,企業不敢輕易地逃廢債、轉帳,因為這樣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那么企業只有到期還本付息,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自然會減少,從而較好地防范信貸風險。

八、加強與政府的溝通,增強政府為銀行創造寬松環境的積極性,減速少因政府行政干預而帶來的信貸風險

針對不正當行政干預對國有商業銀行產生的種種不利影響,國有商業銀行應 加強宣傳,統一認識,理順地方政府和銀行的關系。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標是發展地方經濟,而銀行資金也是用來支持國家與地方經濟建設的,二者的最終目標應該是一致的。但是劃清資金性質,保障商業銀行的自主經營;劃清信貸資金與財政資金的界限,堅持商業性資金的有償性、流動性、盈利性原則,減少和停止各級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對金融機構經營活動的不當干預,保證金融機構的經營自主權,也是防范信貸風險的重要措施。同時銀行應加強宣傳,做好對地方政府的解釋工作,互相體諒,共同發展地方經濟。地方政府更要大力促使企業改革創新,增強企業自身活力和競爭實力,以保證償還貸款本息,真正減輕銀行負擔,為銀行創造寬松、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條件。當然,銀行在資金寬裕,不違背信貸政策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對地方予以信貸傾斜,扶植一些地方優勢項目,促進地方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水挺:《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及其管理與防范》《金融論壇》2001年11 月
2.劉 全,林孝術:《對建立信貸風險監控防范機制的思考》 《現代商業銀行導論》2002年2月
3.喬紀法:《商業銀行信貸經營管理工作的改進建議》《濟南金融》2001年3月
4.曾文生:《構建國有商業銀行防范和化解信貨風險體系》 《金融科學》2001年3月
5.吳之間,史建平:《銀行信貸管理學》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6年
6.楊 力:《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1998年
7.王 峰:《商業銀行信貸管理改革思考》 《金融理論與實踐》 2001年7月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