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及現狀保險是人們在應對危機和風險下的一種創造
境外保險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在經濟全球化和金融混業經營背景下,境外金融管制較松,資本市場發展成熟,保險市場創新力強.
其次,境外行業混合經營,多行業相互競爭和合作.國外保險的諸多優勢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相反,新時代中國保險業才恢復20 多年,針對中國國情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中國市場創新性和安全性相對較低,保險業不能以人為本而包含過多商業元素.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境內保險集團控股公司 10 家,再保險公司10 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11 家,其中外資保險公司 124 家,外資保險代表處177 處,人們越來越喜歡購買外資企業的保險產品。
二、關于儲蓄保險的實例分析
本文以兩支著名國內外儲蓄保險為例,比較了境內外保險制度、政策、管理等具體方面,用以探究中外保險的一些差異,探究民眾更傾向于國外保險的原因.儲蓄保險能給投保人以信心,能抵抗大規模金融競爭和分享,有利于營造良好金融環境.
(一)英 國保 誠 “雋升 ”儲蓄保障計劃
根據官方說明,該儲蓄保險計劃是一種靈活且具有紅利功能的多功能保險.可以一次性繳清保費也可以通過3 年、5 年或者 10 年供款期繳納保費,且貨幣金額不限.在保險期內有紅利累積滾存,客戶可靈活按需取用紅利,還可按需添加一系列附加保障計劃,如醫療保障等.該儲蓄保險計劃是一種集合教育基金、人壽保險、退休保險功能于一身的保險計劃.
其具體投?;貓髮嵗缦卤?.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孩子在 1 歲時投保額 100 萬元人民幣,選擇 3年供款,平均每年 145200 元,則 3 年后本金為 435600 元人民幣 . 3 年后可以提取出一部分教育基金,并重新計算復利.到了30 歲時,預計可以累積現金1682319 元,到 60 歲時可累計現金 158312674 元。
(二)中國人壽國壽福祿滿堂養老基金計劃該計劃
是一種分紅型保險,主要為人們提供養老金、紅利、意外保障等服務,可以紅利累積生息,享受養老金可一直持續到85 周歲。 例如,某人每年交保費1 萬元,交 10 年后從 60 歲開始領取養老金,持續20 年, 則這人從 60 到 79 歲平均每年可領 10260 元,20 年共領 205200元.
紅利收益如表2.
根據計劃,如果在領取養老金前投保人死亡,合同將終止,當然也會賠償一部分錢款.有一系列詳細的條款限制合同終止情況和收益情況,靈活性和人性化程度大大降低。據我們了解, 大部分中外保險在一定時間和環境條件下的收益相當.但是,中國公司優先考慮降低自身風險而把收益最大化.和中國保險公司相比,外國公司“以人為本”,客戶隨時可以提取收益,一份保單涵蓋生活的多個方面,可長期獲取收益,讓客戶省心.
三、中國保險業劣勢分析
國際保險市場逐漸擴大規模,業務量增大,還有增值服務讓客戶投保省時省力;得利于詳細而明確的法律法規,國家能對公司進行有效監管,公司的行業自律性也很高,對于客戶來說是一種有力的保障.從業務運營來看,國外公司有專門的保險經紀公司進行業務運營,保險公司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開發和服務上.外國保險大都根據投保人的需求添加附加業務,而在國內往往是業務員告訴投保人應該買哪種保險.從管理方式來看,國外公司將投保、 賠付等多個環節拆開 , 相互沒有利益影響,能有效保證每一環節高效運轉; 而在國內 , 大部分環節相互影響, 為了最終利益最大化, 難免中間環節會運行不暢 、客戶要求難以達到.隨之而來的各種條款,雖然減輕公司風險,但給客戶造成很大壓力.從保險理念看,國外公司的保險計劃更加以人為本;而國內的保險計劃限制條款過多,大大降低了計劃的靈活性且讓實際客戶收益降低,客戶反而會反感這些條條框框.再加上國內保險行業并不規范,法律法規還不完善,都給保險運營帶來困難。
四、總結與展望針對國內保險劣勢,我們對保險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首先,完善國內法律法規,只有可靠的經營環境才能給客戶安全感和可信任感.其次, 將保險公司的部門獨立開來, 例如建立獨立的代理公司和經濟公司,保證不同職能的子公司能獨立運轉.然后,建立組織管理部門,既可以輸送專業保險人才又能規范保險環境,建立共同發展的和諧格局.第四,要以人為本,多開發切實符合民眾生活需求的產品并不斷改進業務結構,公司首先想到的不要是巨大的經濟利益,而是如何切實發揮“保險”的作用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相信在未來國內的保險企業有更能符合中國國情的好產品推出,將原本的缺點改掉,將劣勢轉變為優勢,形成和國外保險業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形成保險業和其他各行業和平、有序共同發展的新秩序.
參考文獻:
[1]顧紅。我國再 保險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方向[N].保險職 業學院學報,2007,03:29-31
[2] 陶紅 . 中外保 險文化比較與中國保險文化發展 [J]. 上海保 險 ,2006,11:57-60
[3]黃英君,江先學。 中外保險制度比較研究 :基于制度變遷的視角[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7,05:53-60
[4] 李變花 . 從國際實踐談我國儲蓄保險制度的建立 [J]. 經濟界 ,2001,03:70-73
[5]毛宏。 國內外 保險投資和保險定價研究的發展評述 [N].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2012,03:161-165
[6]蔣偉,張琳。國內外保險經紀市場比較分析[J].中國保險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03:8-10
[7]劉冬姣。人身保險(第二版)[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2010
[8]黃素。人身保險實務[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3
[9]蔣虹。人身保險[M]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