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民群眾也有了更多的錢存到銀行等金融機構里面去。但是,由于我國人民群眾自古以來的“存錢”思想,導致我國的金錢存儲總量雖然上去了,但卻產生了數額巨大的存差問題。除此之外,我國的存差問題在我國的不同地區也存在著較大差異。
一、從數字上看我國的金融機構巨額存差現象
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各個金融機構的經營規模和存儲現金總額不斷擴大,金融機構規模的擴大也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事業的發展,對我國政府部門有效的規劃經濟市場、擴大社會生產力規模等方面的不斷進步。但是,由于我國的金融機構的各方面體制機制并沒有與時俱進的和時代的要求相接軌,這也就導致我國的金融機構在向市場化金融模式轉變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與矛盾,這也就使得我國的各個金融機構在促進我國經濟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為我國經濟事業的發展帶來了一些制約性的因素,近些年來,金融存差的不斷上升就表明了我國金融機構目前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文中圖表為我國 2000-2012 年的金融存差情況,單位為億元)?!颈?】
從列表中,不難看出,我國人民群眾向金融機構存儲的金額和貸款的金額都在持續增長,但是貸款金額的增長比起來存儲的金額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也就導致了我國的金融機構的存差總額不斷增加,在 2012 年已經達到了 73149 億元,存差所占的比重也不斷上升,其所占據的比重在 2012 年已經達到了26.73%。從區域性方面看,金融機構巨額存差問題并不是每一個區域都存在。
二、簡要分析我國的存差數量和區域性結構
1、簡要分析我國的巨額存差總量的產生原因
1.1 我國資金的流動性儲存率遠遠超出 M2 數字的增長率產生了巨額存差
金融機構的貨幣資金的停滯性存儲指的是在金融機構把貨幣資金投入到市場當中去的時候,由于流動的資金的很大一部分留存在了我國的各個家庭之中,這就導致我國的金融機構的流動資金的貨幣流動的頻率和效率降低。當一個國家的總體上所有的實體經濟還做不到完全貨幣化的要求的時候,總體的貨幣發行數量是要略微的高出經濟增產速度,這樣的金融手段就會導致那些并沒有被貨幣化的經濟金額會存在一定數量的金錢貨幣的對應,因此,經濟學定義上的貨幣供應量(即 M2)就會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我國的各個家庭和銀行等金融機構里面不能流動出去。因此,就導致一系列存差問題的產生。
1.2 我國的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工作效率過于低下
針對我國巨額存差現象,一部分專家認為與我國銀行等金融機構工作效率低下有關。由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導致我國的國有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外國的商業銀行類的金融機構存在本質上的差別。在我國,國有銀行有雄厚國家資本在背后撐腰,幾乎可以不必考慮資本金額的虧損,這就使得我國的各個國有銀行都大幅度的吸引并留存下很大一部分金額來保證自己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貨幣金額數目,這種行為就導致我國的國有銀行吸引了大部分的貨幣資金。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各個國有銀行也在面臨越來越多的金融風險,這就需要我國的國有銀行采取相應措施來保證國家貨幣資金的有效流動性,這種行為極大地促進了我國金融機構巨額存差現象的產生。
雖然金融專家提出的這種我國金融機構產生巨額存差的理論可以從我國的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制度特殊性方面解釋我國的巨額存差問題不斷增長的原因,但這個理論成立的基礎卻是根據我國國有銀行的壞賬問題假設,這就導致這個理論缺乏有效的論據。
1.3 我國的金融機構的深化改革導致存差總量的增加
對于我國的巨額存差現象,我國還有一部分金融專家認為是由于我國過于銀行改革深化而使得我國的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產產生多元化現象而造成的巨額存差問題。但是,筆者認為這種看法僅僅看到了中國金融企業從單一的國有經濟體制向多元化市場經濟轉變的方面,并沒有想到我國國有銀行所面臨的一系列金融風險。
這些金融風險包含有大型企業貸款的壞賬問題,這就是典型的高風險無收益問題,這種問題就導致銀行進一步高度審查信貸制度,導致銀行難以選擇出合適的貸款對象。其次,當前中國的一系列的資本市場尤其是中國的股票市場是一種高風險無收益的項目,這也就導致在金融機構的深化過程中還存在一系列的風險和問題。
2、簡要分析我國存差的區域性結構
在上文中,筆者指出,在我國的一些落后的區域尚存在貸差問題,在這些地區,金融機構所提供的貸款金額大部分都是政策性貸款,其目的是為了促進這些落后貧困地區的經濟增長,而隨著這些貧困地區的經濟增長,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金融機構也會收回很多的存款回報,這也表明,這種以政策性貸款為主的金融舉措并不會導致巨額存差問題的產生。
與此同時,在我國的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例如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這些地區的存款總額的數目每年都有增長,但不是特別明顯,其貸款的金額也在明顯的增長。而在經濟不是太發達的地區,例如我國的中部地區,居民的存款金額在明顯增長,但是貸款的數額卻增長很少,這就很有可能導致金融資本在我國各個區域之間的流動,這就表明較為發達地區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不夠發達地區的一部分金融存差,根據古典的經濟學理論以及金融資本的邊際遞減的經濟規律,金融資本很有可能會從經濟發達的地區流向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地區。但是,在實際的情況下,很多一部分的經濟落后地區由于其經濟基礎比較差,經濟制度不成熟,導致在資金流入的過程中出現一定的問題,導致資本逆流回到發達地區,這就需要完善各個區域的經濟制度,合理規劃各個區域的經濟格局,促進各個區域均衡發展。
三、結語
目前,我國的金融機構存在巨額的存差問題,巨額存差導致我國的貨幣流動經濟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從四個方面對金融機構巨額存差的區域結構進行深度分析。
參考文獻:
[1] 何田;銀行存差:去向解析與問題探討[J];金融研究;2013,(4).
[2] 孫國峰;關于當前“存差”問題的思考[J];財貿經濟;2012;(10).
[3] 伍志文等;我國銀行存差擴大成因的實證分析[J];財經研究;2013;(4).
[4] 郭浩;我國存款貨幣銀行的存貸差問題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