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闊的柏油馬路,漂亮的人才公寓。在杭州城西,一座人才引領、科技支撐、宜居宜業的未來之城正拔地而起。
從 2010 年初破土動工,到 2011 年4 月成為全國 4 個未來科技城之一,2013 年實現技工貿總收入 600 億元、完成稅收 46.9 億元,浙江杭州未來科技城的發展速度讓人驚嘆。
是什么給未來科技城的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在采訪中,金融改革和科技金融被創業人才頻繁提及。
2011 年,余杭區被列為全省首批省級金融創新示范區。作為該區金融改革創新重點區域的未來科技城,正是得益于科技金融杠桿的撬動,踏上了快速發展之路。
體系打造:破解科技金融難題任宇航是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
2009 年 12 月,他率領一個 25 人的專業團隊,帶著“柔性納米級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在未來科技城創辦了尚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他有一個雄偉的計劃:將尚越光電發展成全球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研發中心和產業化基地。
短短 5 年間,任宇航的夢想已經觸手可及。除了在未來科技城內建成占地43 畝的辦公樓和研發中心,還在臨平經濟開發區建設占地 135 畝的廠房,目前廠房建設已經通過工程驗收,主體設備基本安裝完畢。項目全面投產后,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 100億元人民幣以上。
任宇航說,公司的快速成長離不開科技金融的“雪中送炭”。公司面臨資金短缺時,經余杭區財政、金融部門和未來科技城管委會的大力引薦,他們得到了中科招商的創業投資,渡過了難關;今年 3 月底,公司資金周轉遇上困難,余杭區政府又多方斡旋,最終在區科技擔保公司的擔保下,籌措到足夠的資金。
類似的故事在未來科技城常有發生。浙江創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田元說,創業初期從未來科技城金融風險池中獲得了 500 萬元貸款;浙江鈦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晶說,余杭區提供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幫企業走上了正軌……在未來科技城的建設初期,一批海歸創業人才以“人腦 + 電腦”的輕資產模式設立的科技型企業,由于缺乏“值錢”抵押物,而不能從銀行貸款。緩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為科技成果產業化提供資金支撐,正是未來科技城在推進金融改革示范區建設中努力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邀請專家會診把脈,趕赴外地學習經驗……經過不懈努力,未來科技城金融改革的目標和思路逐漸清晰:打造“股權投資基地”和“科技金融高地”,大力吸引和培育創新型金融機構,實現金融資源的高度集聚,構建較為完善的適應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促進金融與科技良性互動。
在此基礎上,余杭金融改革創新三年行動計劃經區政府批準下發,一系列金融創新舉措正在有序推進,效果逐漸顯現。
2013 年下半年,規模達 5000 萬元的未來科技城金融風險池組建完成,標志著以政府為主導、擔保機構和銀行共同參與的信貸風險分擔機制正式設立,授信規??蛇_ 4 億元,能較好解決科技型企業抵押物不足等問題。也就是說,在科技城落戶的企業只要憑“國千”、“省千”人才的身份,就能方便地拿到一定額度的信用貸款。目前已有龍旗科技等 6 個項目獲得信貸資金 1700 萬元。
與此同時,余杭區政府出資 1 億元組建區科技擔保公司,授信規模達 8 億元,以低門檻、低成本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浦發銀行、余杭農村商業銀行等的科技信貸專營機構紛紛落戶在未來科技城,將為科技型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信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