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保險業在服務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增強農民群眾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促進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更好地實現強農惠農財政投入政策的放大效應,改善農村信用環境,保障和鼓勵農民對農業生產的投入,推動新農村建設.筆者以包頭市土右旗為例進行了調查.
1、"三農"保險發展基本情況
安華農業保險土右旗營銷服務部是包頭市土右旗唯一一家以專業化農業保險服務為主的,為土右旗廣大農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快捷的專業化農業保險機構,目前開辦的險種有種植業保險、養殖業保險、溫室大棚保險、財產險及人身意外保險等多項險種.截止2012年末,安華農業保險營銷部全年實現保費收入4 731.5萬元.其中,農業保險保費收入4 542.7萬元,機動車保險保費收入133.62萬元,人身意外保險保費收入11.17萬元,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占總保費收入的97%.
1.1種植業保險種植業保險于2012年5月25日正式啟動,在開辦業務過程中,安華保險營銷部本著"五公開、三到戶"的原則,在積極做好風險管控的前提下做到"見苗承保、見費出單",把好承保業務的關口.截至5月末,土右旗轄內累計完成種植業保險承保面積約7.77萬hm2,較去年同期增長12.02%;簽訂種植業保險保單730筆,實現保費收入3 875.74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75%.其中玉米承保面積約6.39萬hm2,保費收入3 452.41萬元;葵花承保面積約1.13萬hm2,保費收入317.34萬元;小麥承保面積約0.25萬hm2,保費收入42.39萬元.為8個鄉鎮、278個行政村、45個合作社,52 772戶次提供了風險保障.
1.2 養殖業保險安華農業保險在開辦政策性養殖業保險方面,承辦了土右旗的奶牛保險,截止到2012年末,共計承保奶牛8 686頭,實現保費收入347.44萬元.
2013年,土右旗新建萬只肉羊養殖園區3個、千只肉羊養殖小區5個,發展肉羊養殖專業村10個、養殖示范戶1 000戶以上,需要保險公司盡快制定新的保險條款,為土右旗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提供風險保障.
2、主要工作舉措
2.1 建立健全農業保險服務體系
為了適應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發展的需要,逐步健全農業保險服務網絡,積極開展農村保險服務站的建設工作.目前,土右旗共建成7個農村保險服務站,進一步擴大了農業保險的輻射范圍,同時增強了保險業扎根農村、服務三農的能力.
2.2 積極組織業務培訓
為了保證種植業承保工作的時效性,安華農業保險積極組織農村協保員進行業務培訓.同時,由村級協保員負責動員農戶投保、宣傳政策性農業保險知識、組織農戶填寫種植業投保單明細表和發放告知單,收繳參保農戶的自繳保費.
2.3 落實種植業保險理賠,幫助受災農戶渡過難關
2012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以來,包頭地區持續出現強對流、強降雨天氣,造成了包頭地區大范圍的雨澇災情,土右旗的災情尤為嚴重.災情發生后,保險公司及時成立了6個勘查組進行了實地勘查,根據初步核查結果,確定明沙淖鄉、海子鄉、將軍堯鎮、雙龍鎮等4個鄉鎮葵花全面受災,安華農業保險公司對受災后確認絕產的農戶給予快速理賠,幫助受災農戶渡過難關.
3、對加強"三農"服務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
3.1 積極發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農業保險
"十二五"時期,農業保險工作應以滿足農業、農村、農民風險保障需求為首要任務,因地制宜、尊重實踐、創新發展,使農業保險的發展符合農村實際,滿足農業所需,順應農民所愿.針對農民主要的生產生活資料,積極開展農房保險、農機保險、農民工意外傷害等保險.探索有效的基層服務網絡建設形式,鼓勵基層農林服務部門參與農業保險服務,力爭所有鄉鎮都設立"三農"保險服務網點,實現農業保險的"面對面"服務.
3.2 健全農業保險制度,促進農業保險科學發展
要進一步推進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明確保險監管部門、保險經辦機構、農戶等相關參與主體在推進農業保險發展中的權責.要建立健全農業巨災風險分散機制,考慮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建立農業巨災風險保障基金,形成由財政支持的農業巨災風險轉移分擔機制,實現農業巨災風險在全國范圍內的分散化解,提高保險業抗御農業巨災風險的能力.
3.3 健全服務網絡,加強信息化建設
一方面,要健全服務網絡,強化基層服務網點建設.基層工作的成效是農業保險工作的"晴雨表",基層服務能力的高低是農業保險服務水平的重要體現.另一方面,要強化信息建設,夯實基礎數據,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信息化建設是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農業保險相對于其他險種,數據信息量更加龐雜,相關行業的數據基礎更加薄弱,保險公司的投入也相對不足.
3.4 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業保險家喻戶曉
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視等新聞媒體宣傳保險知識和"三農"保險政策,讓農民了解農業保險業務,通過召開村民農業保險座談會、編印張貼墻報、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深入宣傳推廣農業保險.提高建立"三農"保險基層服務體系的重要性,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同時,要結合實際,細化方案,為農業保險及農業保險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政策支持,形成"鄉鎮有網點、村村有人員"的"三農"保險服務網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