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農業業發展銀行對新農村經濟的促進研究
【第1章】農業政策性銀行促進農村經濟繁榮的探究導論
【第2章】農業政策性銀行的一般理論
【第3章】農業政策性銀行的發展狀況
【第4章】新農村建設的基礎理論和現狀
【第5章】斗門農發行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情況和實證分析
【第6章】基層農業政策性銀行對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致謝】斗門農發行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致謝及參考文獻
第6章 研究結論和政策建議
6.1 研究結論
農業政策性銀行是我國支持"三農"建設,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是我國唯一的政策性銀行,它肩負著建設新農村的歷史使命。通過參考國外政策性金融管理的先進經驗,我國應該完善金融體系、改變運行機制、改善配套設施、加大優惠力度和加強內部管理等,進一步發展我國的農業政策性金融體系。
我國城鄉的二元結構導致農村經濟落后,城鄉差異巨大,農村經濟發展對金融的需求量極大。通過農業政策性銀行對農村經濟的作用機制分析可見,我國農業政策性金融通過低息貸款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進行支持,間接引導商業金融入資農村相關產業,發揮了乘數效應。
通過 2005 年至 2014 年斗門農發行的貸款余額和斗門區經濟發展的相關數據,及對數據進行多元回歸實證分析,可得出斗門農村 GDP 與斗門農發行的貸款金額是正相關關系,說明斗門農發行對斗門農村的經濟建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6.2 對基層農業政策性銀行支持新農村建設及自身持續發展的建議
6.2.1 拓闊融資渠道,保證資金充足
2014 年,農發行各項經營指標向好,歷年來困擾農發行的資金問題得到緩解,數據顯示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全年發行金融債券 6600 億元,資金自給率達90.20%,(中國金融新聞網,《農發行 2014 年不良貸款繼續"雙降"》 2015.01)比 2004 年的 16%高出超過 5 倍。雖然目前農發行依然在中央銀行再貸款,但籌資渠道已經比建行之初更多樣化。要進一步提高農發行在市場化經濟下的生存能力,減少對央行基礎貨幣的需求,農發行就需要進一步擴大金融債券的發行,不斷探索新的融資渠道,繼續籌措低成本的資金。
作為基層農發行,既要為促進農發行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同時也要考慮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積極開展組織單位存款是基礎。一是以貸促存。農發行的貸款資金是全程監管的,發放的貸款也需要審批才能支付,當一筆貸款資金支付超過貸款金額的 5%或者 500 萬時,就需要進行受托支付,即直接把該筆資金支付到交易對手中。因此,所有與貸款客戶相關聯的企業和公司都是農發行的潛在客戶。
二是加強與地方財政的合作。農發行由于自身的政策性特質,與地方財政的接觸尤其密切,可把地方財政的與農業和基建等相關的資金吸收進來。三是吸收活期及同業存款。積極與企業客戶和同業銀行進行溝通,引導他們在我行開戶和存款。
四是吸收長期的定期存款??赏ㄟ^為客戶作出全面詳細的業務解析和咨詢服務,協助客戶合理制定用款計劃,把一部分的活期存款轉為中長期的定期存款或者協定存款。
6.2.2 拓展業務范圍,創新發展思路
對于基層行而言,拓展業務范圍,就是在總行界定的貸款范圍內,因地制宜,積極尋找符合業務范圍或者資金缺口較大的新農村建設貸款業務,積極拓展且不限于原來就有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如斗門農發行根據當地常年雨水多發導致"水浸街"的情況,2014 年底發放的防洪排澇綜合整治工程貸款。又如重慶市分行實施的"一圈兩翼"和"五大功能區"戰略,創新發展思路并拓展業務,貸款連年增長的同時為當地建設新農村作出重要貢獻。
此外,除了貸款業務的范圍拓展,還有中間業務的開展。目前斗門農發行的中間業務基本上是咨詢費、手續費和保險費,在中間業務上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例如可以利用自身貼近農業農村的優勢,為農村企業提供農業和金融相關的各個方面的專業咨詢,在獲取利潤的同時使農村企業也得到更好的發展;還可以適當開展票據貼現和再擔保等中間業務,吸引更多社會本進入農業領域的同時,與商業性銀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6.2.3 深入農村服務,加強銀企合作
以斗門農發行為例,現階段的支持新農村建設的信貸業務以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水利建設為主,截至 2014 年,以上兩種貸款占斗門農發行所有信貸資金余額比重達 88%.新農村建設的涵義中,除了改善農業產業的基礎環境之外,還要以人為本,促進農村企業和農民的創收。因此,要更進一步深入農村服務,就要加大對糧油收購儲和對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斗門區的蓮江村近年來開始了創新的"企業+合作社+經濟聯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整治村容的同時惠及了廣大的村民,讓全村擺脫了貧窮的舊貌。斗門農發行也可在業務范圍內參考該經營模式,加強與農村企業進行合作。為了更好地與企業進行信息互動,還可針對自身的金融服務進行改進,利用互聯網建立銀企信息平臺。銀企信息平臺可記錄各個企業的基本信息,信貸誠信記錄,方便銀行開展調查評估等工作;還可把國家最新的農業政策,農發行的新動態和通知通告等在平臺上進行公告,拉近銀行與企業的距離,實現信息的及時互動。
6.2.4 重構信貸流程,提高辦貸效率
目前農發行的信貸準入門檻較高,且辦貸流程十分繁瑣,一筆貸款從可行性研究到貸款規模的發放,短則幾個月,長則達一年。由于這兩個原因,很多優良項目因此夭折,優質客戶也逐漸流失。而基層農發行業務范圍本來就窄,面向客戶也不多,就更應該從這兩個方面進行改進,尋找突破。重構信貸流程,要在總行和省行的規定之下,針對自身的業務操作,以合規、簡潔為目標,簡化手續,降低信貸營運成本。一是把貸款流程清晰化,貸前調查記錄詳細,避免工作多次重復;二是對新客戶的重要資料進行實時整理,減少調查環節的重復取材和重復審批;三是對再次合作的貸款客戶開通綠色通道,實行快速辦貸流程;四是科學配置人力資源,針對具有農發行特色的客戶經理負責制,挑選綜合素質高和業務能力強的人來擔任客戶經理。
6.2.5 加強風險管理,完善內控制度
基層農發行由于人員配置較少,一般都沒有成立專門的風險部門。因此,要加強基層農發行的風險管理,就要完善內控制度,制定風險管理流程、定期開展風險排查、設置風險管理人員和加大考核力度。第一是信貸風險管理方面。要根據信貸風險管理的相關文件和原則,不斷完善基層行自身的信貸風險制度,堅持對貸款業務全過程的進行細節管理,以"統一標準、動態管理"的原則建立客戶信用評級流程,完善貸款審批與授權機制、貸款前后臺有效分離的制衡機制等。
第二是財會條線的風險管理。要按照財務管理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合法、合規做好費用的使用和管理,保證用于業務上的正常費用開支,從嚴控制非業務資金支出。根據財務管理規定,在堅持財務費用"一支筆"審批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總務及營業柜面對費用開支票據的審核和把關,嚴格操作規程,保證每一筆款項都用到實處,每一筆開支都合法合規。同時要加強對系統內借款資金的使用和管理,配合客戶業務部根據業務需要測算頭寸資金的最佳額度,減少閑置資金占用;加強對貸款利息的收入管理,通過認真測算,準確核算、實時分析,做到應收盡收;加強對手續費收入、中間業務收入等的管理,確保各項收入及時納入帳內核算。第三是柜面風險管理。增強柜面相關制度執行的剛性,提高約束力。
要嚴格按照業務系統的要求實行事權劃分,不相容崗位嚴禁混崗和兼崗。規范業務操作的流程,著重加強銀行結算賬戶開、銷戶的管理,大額支付業務和信貸資金支付業務的授權管理,規范會計印章和空白重要憑證的使用和保管。進一步強化重要環節和重要崗位的內控外防,做好反洗錢大額和可疑交易數據的監測和上報,為差錯和隱患建立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