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采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或信用量的方法和手段的總稱。而貨幣政策理論則是關于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中介目標、政策工具、傳導機制以及有效性等諸多方面的理論集合。
從二十世紀初到現在,貨幣政策理論從無到有,不斷發展、不斷完善,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貨幣政策理論一直是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重點,它關系到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梳理了近年來貨幣政策理論各方面的發展狀況,討論了這些新發展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貨幣政策理論作為宏觀經濟理論的一部分,與宏觀經濟理論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本文首先在引文部分中介紹了凱恩斯以來與貨幣理論相關的宏觀經濟理論的發展歷程,簡要描述了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新凱恩斯主義和新新古典綜合學派貨幣理論的主要內容。為后文中有關貨幣政策理論的討論做鋪墊。
本文在第一章中敘述了二十世紀初期以來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發展歷程,以及貨幣政策目標包含的內容,一般來說,貨幣政策最終目標包括充分就業、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利率穩定、金融市場穩定和外匯市場穩定六項內容。本章的第二部分介紹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概念以及理論界關于如何選擇中介目標的爭論,并討論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兩種貨幣政策框架--通貨膨脹目標制和建立在泰勒規則基礎上的"中性"貨幣政策。
第二章討論貨幣政策工具,我們將貨幣政策工具分為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和在本次金融危機中出現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傳統貨幣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再貼現、法定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操作三方面的內容,我們將在文中逐一探討這些工具的內涵、效果和發展。本章后半部分將會介紹本次金融危機中出現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我們先考察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的內涵,然后一一列舉本次金融危機中使用的各種類型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介紹這些工具的主要內容、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最后我們將探究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問題。
本文第三章主要研究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我們根據傳導渠道的不同把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分為四個類型,分別為:利率渠道、匯率渠道、資產價格渠道以及信貸渠道。我們分別介紹了這四種傳導機制的主要內容。利率渠道和匯率渠道分別強調了利率和匯率在貨幣政策傳導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資產價格渠道則強調資產價格的變動對經濟主體行為的影響,資產價格渠道的核心是托賓 q 理論和財富效應,托賓 q 理論描述了資產價格對企業行為的影響機制,而財富效應則描述了資產價格對家庭行為的作用機理。信貸渠道分為廣義信貸渠道和狹義信貸渠道,狹義的信貸渠道把銀行的資產負債狀況作為分析的核心,而廣義信貸渠道則把企業的資產負債狀況置于核心地位。
第四章是關于貨幣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本章從兩方面討論了貨幣政策有效性這一問題。一方面我們從宏觀經濟理論的角度出發,討論貨幣政策的理論有效性,并簡要介紹了貨幣經濟周期模型、真實經濟周期模型等三種經濟模型,分別討論在這三種模型下貨幣政策是否能夠對經濟中的真實變量產生影響。另一方面,我們從實證的角度出發,介紹了一些經濟學家的關于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最新研究成果。然而這些研究結論并不是一致的,一些經濟學家認為貨幣政策能夠對經濟運行產生實際的影響,但是另一些經濟學家的研究卻顯示貨幣政策對經濟的沖擊效果并不顯著。
第五章從政策目標、中介目標、政策工具、傳導機制及有效性五個方面總結了本文的主要內容,并對貨幣政策理論各個方面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給出了一些作者的個人觀點。
關鍵字:貨幣政策理論 貨幣政策目標 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貨幣政策有效性
目錄
引言
第1章 貨幣政策目標、中介目標
1.1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1.2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1.2.1關于中介目標選擇問題的爭論
1.2.2"中性"貨幣政策與泰勒規則
1.2.3通貨膨脹目標制
第2章 貨幣政策工具
2.1傳統貨幣政策工具
2.1.1再貼現
2.1.2法定存款準備金
2.1.3公開市場操作
2.2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
2.2.1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定義
2.2.2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的種類
2.2.3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的效果
第3章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3.1利率渠道
3.2匯率渠道
3.3資產價格渠道
3.4信貸渠道
第4章 貨幣政策有效性
4.1貨幣政策有效性的理論依據
4.1.1貨幣經濟周期模型
4.1.2真實經濟周期模型
4.1.3新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模型
4.2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實證研究
第五章結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