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吉林省鄉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成因研究
【引言 第一章】收入分配文獻綜述
【第二章】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三章】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關聯因素分析
【第四章】農村收入分配政策即期效應的微觀模擬
【結論/參考文獻】農村居民收入中公共政策的作用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內容提要
隨著我國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斷增長,但城鄉之間和農村內部收入差距在逐漸擴大,農村居民收入分配問題已經成為經濟學界和社會學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國外研究工作已經證實,微觀經濟計量方法和微觀模擬方法是分析居民收入分配狀況和評價公共政策作用效果的有效工具。
但由于微觀數據的匱乏,我國農村居民收入分配狀況和影響因素的定量分析、公共政策的定量評價等起步較晚,迫切需要定量模型的支持。
依據 2005 年和 2007 年吉林省農戶微觀抽樣調查數據,本文應用擴展 Mincer方程來考察農村居民收入的決定因素,應用基于回歸方程的收入不平等分解方法(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分析吉林省農村收入不平等的成因,應用 Fields 和 Yoo(2000)方法對收入不平等成因的變化進行分解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勞動力數量、年齡、工資性收入者和地區虛擬變量都是解釋 2005 年和 2007 年吉林省農村收入不平等水平的重要變量。同時解釋收入水平不平等變化的是耕地、工資性收入者和勞動力數量,其中耕地占 51.60%,超過一半的解釋能力。
針對我國現行的一些農業政策,依據 2006 年和 2007 年吉林省農戶微觀抽樣調查數據,本文應用微觀模擬方法分析了公共政策改革的即期收入分配效應。
研究結果表明,吉林省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政策和農村低保政策都起到了正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戶的收入水平,縮小了收入不平等水平,緩和了農村貧困居民的貧困程度。
本文的研究對于理解農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成因和公共政策的作用效果具有借鑒價值。
目 錄
引 言
第 1 章 文獻綜述
1.1 我國收入分配狀況
1.2 收入不平等計量方法
1.3 微觀模擬方法
第 2 章 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因素分析
2.1 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數據統計描述
2.2 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方程
2.3 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第 3 章 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響因素分析
3.1 收入不平等計量模型
3.2 吉林省農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實證分析
3.3 小 結
第 4 章 農村收入分配政策即期效應的微觀模擬
4.1 微觀模擬模型
4.2 吉林省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制度改革即期效應評價
4.3 吉林省農村低保政策的即期效應
4.4 小 結
結 論
參考文獻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