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2013年我省經濟增長的判斷
2013年,受煤炭價格下跌的影響,我省經濟和財政收人都從多年來的高速增長轉人中高速增長,增速降低使人們對2014年的形勢產生兩種認識,一種是全國和山西都一樣困難,另一種是危機已過,轉危為安。從2013年我省與全國、周邊省、東部的浙江比較,可以認識到全國的經濟增長有堅實的基礎,而我省將面臨長期的困難,其原因是產業結構的間題。
2013年我省是極其困難的一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下降31.4%\\(見表1\\)。但是,從全國和其他省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實現利潤都明顯好于我省。媒體經常有東部省份的負面報道,但是,從表1可以看到,浙江的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人、實現利潤都是最好的。另外,以溫州為例,2013年溫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營效益較上年明顯好轉。實現利潤同比增長9.0%,較上年提高18.4個百分點。全市34個行業大類中,有30個行業實現盈利。說明全國的經濟增長是有堅實的基礎的,宏觀經濟基本面不錯。國家統計局企業景氣指數2013年各季度為124.4,125.6,120.6,119.5,持續運行在景氣區間。唯有煤炭行業全年低于100,四季度為84.70景氣指數的數值介于0和200之間,越接近200狀態越發好,越接近0狀態越差。100為臨界值,小于100時,表明所處狀況趨于下降或惡化,處于不景氣狀態。一煤獨大的地區產業結構是我省經濟困難的原因。2013年我省煤炭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比重為54.9%,冶金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比重為13.8%,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比重為8.4% 0煤炭工業實現利潤329.6億元,占全省比重為60.2%,為為_年來最低。在中央“穩增長、調結構”的發展戰略下,作為能源原材料基地的我省首當其沖,我省的困難是結構性\\(地區產業結構\\)的間題,而不是全國經濟不好在我省的反映。
二、PPI是解讀我省經濟的關鍵
PPI下降既是我省結構性困難表象,也是原因。表1中,我省的PPI是下降幅度最大的,產品出廠價格下跌,就意味著利潤下降、價格與成本可能倒掛、銷售困難,還意味著下游企業的原材料采購價格下降,成本降低,利潤提高。煤炭價格下降對我省、煤炭行業是利空,對東部、制造業是利好。我省PPI與全國基本同步但波幅較大,高點\\(1993年\\)與低點\\(2009年\\)出現的時間正好一致,但我省高低落差40.5個百分點,明顯大于全國平均水平\\(29.4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全國價格走高時,我省會更高,在全國價格趨緩時,我省則回落的更為明顯。從我省經濟增長與PPI的變化看,現價GDP速度與PPI變化軌跡高度吻合,即PPI較高時,也是現價GDP增長較快的時候,反之,PPI回落,現價GDP士曾速也同步下降。2008年次貸危機之后,我省PPI跌至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新低\\(2009年為92%\\),經歷2010年、2011年的短暫反彈之后,2012年再度回落為負增長\\(94.5%\\),2013年一季度跌至90.7%,為數年來少有,GDP增速也出現了多年少有的現價GDP速度低于不變價GDP速度的現象,與全國形成鮮明對比。2013年一季度我省現價GDP增速僅為4.7%,低于不變價增速4.8個百分點,而全國同期現價增速高于不變價增速2.4個百分點。在2000-2010年的10年間,我省煤炭產量增長2.64倍,而增加值增長了19.15倍,顯然價格上漲對工業增加值的貢獻最大。2001年幾大集團煤炭綜合售價是143.23元/噸,2010年是537.52元/噸,煤炭綜合售價增長3.75倍,價格上漲對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占73.3%。
三、PPI與稅收變化高度吻合
我省稅收以增值稅為主,以煤炭行業為主,價格上漲是增值稅稅收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價格下跌必然使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稅收下降。在表1中,我省是稅收收人增速最低的。2008年我省增值稅達197.1億元,位居各省\\(區市\\)第六位,僅少于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等經濟總量數倍于我省的發達地區\\(2013年1-11月位居全國第15\\), 2001-2008年增值稅年均增長29.1%,大大高于同期GDP現價增速。2012年以來,PPI各季累計增長分別為0.2%,-0.9%,-3.6%,-5.5%和一9.3%,全省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分別增長5.1%、一15.6%,-31.7%,-29.8%和一35.6%,全省國稅各季度收人累計增幅分別為24.83%,16.88%, 6.17%和5.78%、一16.9%。
四、主要研究機構對經濟增長的預測
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7.5%左右,國家信息中心經濟景氣系統顯示,至2013年12月,我國綜合先行指數已連續23個月處于平穩態勢,先行指數一般領先工業等指標約6個月,表明我國經濟2014年上半年仍會延續2013年下半年走勢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需要接受的是,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將會在2013-2017年由之前的10%左右降低到7%左右。社科院的依據是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后期、基本實現工業化的沖刺階段。這是一個我國經濟增長的新階段,一個典型的特征是經濟增速下降,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
2011-2020年,我國工業的潛在增長區間將從1993 2007年的11%-13%下移到8%-10%。北京大學的觀點是:過去經濟高速增長依賴兩個重要因素—房地產市場化和加人WTO的紅利都已接近尾聲;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空間較為有限;產能過剩嚴重;企業負債水平處于高位。
五、煤炭行業形勢預判
總量寬松、結構性過剩依舊是2014年全國煤炭市場呈現出的總態勢。我國煤炭工業協會初步統計,2013年全國煤炭產量完成37億噸左右,煤炭產量由前10年年均增加2億多噸,首次降至5000萬噸左右。2014年全國煤炭市場需求將繼續保持小幅增長,預計全國煤炭供應能力將在40億噸左右,全年產量將在38億噸左右,增速為2.7%左右,全年凈進口將在3億噸左右。全球煤炭市場產能過剩的壓力依然存在,煤炭進口仍將保持較大規模。市場需求增幅回落、產能建設超前、進口煤影響范圍擴大和煤炭企業稅費負擔與歷史包袱較重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煤炭行業經濟效益大幅下降、企業虧損面擴大,多數老礦區煤炭企業經營困難的間題十分突出。企業經營仍將面臨較大的困難和風險,經濟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
六、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及上半年經濟預測
全國1-2月份投資增速下降至17.9%,較上年同期下降3.3個百分點,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創2009年4月以來的新低。作為觀測經濟“冷暖”重要指標的用電量,1月至2月同比增長4.5% ,增速觸及自2010年來同期最低點,與2013年下半年最低月增速7.5%相比,大幅回落三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比增速下降1個百分點,也預示工業生產增速放緩。
1-2月平均,全國PPI同比下降1.8%,已連續同比下降24個月。原因是產能過剩,供大于求。2014年1月我省PPI為一8%,煤炭為一13% 0 2月我省PPI為下降8.9%,降幅較1月份擴大0.9個百分點。1-2月份平均,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8.5%。
2014年1月全國煤炭市場景氣指數為一27.2,比2013年12月份回落25.2個基點,煤炭市場結束了連續6個月的回升,景氣指數再次轉人寒冷區間。2月份全國煤炭市場景氣指數為一37.7點,比1月份回落7.2個基點,比上年12月份回落23.1個基點,3月14日,我國煤炭價格指數\\(全國綜合指數\\)為155.9,比上期下跌0.5個基點。已經從2014年1月4日的161.8開始持續下滑7周。
以上情況說明,從全國情況看,一季度經濟形勢一般,GDP增速將在7.5%以下,而影響我省經濟的PPI和煤炭行業依然慘淡。
PMI發表于每個月的前三個工作日,是每月第一個公布的重要數據,對經濟活動的監測和預測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高于50%反映制造業經濟擴張,低于50%則反映制造業經濟收縮。PMI是領先指標。領先指標最近兩個月連續上升,是經濟回穩的信號。PPI數據是一個滯后指標,綜合反映前幾個時間段的相關因素對生產者價格指數。
當期PMI的變化會在3-12個月后對GDP產生影響,PMI領先于GDP走勢3-12個月,以4個月較為明顯。
1月份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5%,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2月份為50.2%,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但降幅逐月收窄且仍高于50%臨界值。制造業PMI指數,從2013年11月開始即顯示回升乏力,當月為51.4%,結束連續4個月小幅回升,轉為持平。12月回落至51%,今年1, 2月又相繼回落0.5和0.3個百分點,回落到50.2%的較低水平,略高于去年同期0.1個百分點,這種走勢同去年較為相似。聯系到去年上半年,PMI指數在波動中下降,與之相伴經濟增速持續回落。
已經公布的1, 2月份經濟數據已經表明一季度經濟增速是下行的,盡管數據連續回落,但是在政府的意料之中,政府對數據采取去水分態度,一季度經濟增速難保7.5%,會在7.2%到7.5%之間,2季度快速下滑的趨勢會得到遏制,宏觀經濟在底部徘徊并保持穩定。如果一季度GDP增速低于7.2%,大力度的宏觀調控政策將有可能出臺。3月匯豐制造業PMI預覽值為48.1,創八個月最低水平,預期值為48.7,2月終值為48.5。其中,3月匯豐制造業PMI產出預覽值為47.3,創18個月低點。表明我國經濟增長動力繼續放緩。但這個數據依然符合預期,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認為:當前我國宏觀調控模式不同以往,政府不會片面追求GDP增長,而是考慮充分就業、環保、結構調整、防控金融風險等等方面因素。只要經濟尚未顯露系統性風險,政府就不會采取大力度的貨幣放松?;谖覈洕滦袎毫驼咭哉{結構為重的判斷,將2014年GDP增速預測從7.6%下調至7.3%,在季度走勢的判斷上,預計今年季度環比增速將重復過去兩年“前低后高”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