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撰寫的《基于廣西14市〈小企業會計準則〉執行力的調查研究》一文中,筆者根據收集到的問卷調查進行數據分析,已基本反映了自財政部規定《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時間以來,廣西14市小企業執行準則的情況,整體來看,廣西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并不樂觀,是什么原因影響了準則的有效實施,本文擬結合問卷反饋的情況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變這一局面的建設性意見。
一、影響《小企業會計準則》
執行的因素分析( 一) 會計人才隊伍建設的不理想。
1.廣西小企業會計人才短缺。由于小企業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待遇等各方面與大中型企業無法相比,造成從事小企業會計工作的人員相對較少,無法滿足99%的小企業數量需求。
2.廣西小企業會計人員兼職現象普遍。從調查數據可知,30%以上的小企業存在雇傭兼職人員或者是委托代理記賬機構進行記賬,有的兼職人員同時負責幾家小企業的賬目,精力的分散,使得一些兼職人員在變化了的環境中適應能力較弱,接受新知識的態度較慢,而代理記賬機構在資質上可能存在造假的現象,其實際核算的相關人員可能不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
3.會計人員學歷不高,職稱結構不合理。從調查的數據來看,80%的被調查者是大專及以下的學歷,雖然90%的單位會計人員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但是90%的是初級及以下的專業技術資格。
( 二) 會計職能在小企業中被忽略。
1.企業負責人輕核算、重納稅。由調查數據可知,95%的被調查者認為單位負責人對小企業會計準則的支持和重視程度是“一般”、“可有可無”、“不重要”,他們認為只要按時按量地完成納稅工作,不被稅局等行政部門罰款就可以了,至于采用什么會計標準、怎么核算等這些事情無關緊要。
2.對信息暴露的擔憂。長期以來,由于小企業不用對外公布財務報表,小企業的賬目等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信息被視為是企業的商業秘密。由于準則中對企業的經營成果進一步細化披露的要求,會造成暴露企業經營的信息,對小企業是不利的,難免會引起一些負責人抵觸實施小企業會計準則。
3.企業負責人存在輕會計職能、重企業成本的意識。眾所周知,小企業的資金實力相對較弱,而準則的實施需要小企業增加財務報告的數量、賬簿的更換、會計軟件也需要升級或重新購買,這些轉換需要付出的成本對于小企業來說是捉襟見肘的,而對于轉換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則不明顯。
( 三) 隱性成本的提高。小企業會計準則提高了小企業財務信息的質量,降低了小企業與稅務部門的信息不對稱,提高了稅務部門對小企業進行稅務檢查的工作效率,拒絕了小企業偷漏稅的動機。同時,準則縮小了會計人員職業判斷、操縱會計利潤的空間,這些都是隱性成本的提高。
( 四) 準則區分度不明顯的影響。有近55%的小企業未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而是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制度或行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有些業務準則中沒有明確的,可以參照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條款及規定進行處理。對于一直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或行業會計制度的小企業來講,轉換需要一個學習和接受的過程,這些準則交叉并行的局面,勢必影響準則的有效實施。
( 五) 外部監管力度較弱。
1.稅務部門重稅收,輕監管。長期以來,稅務部門主要關注的是企業稅款申報的三性: 即及時性、完整性和真實性,而對企業是否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重視不夠。
2.財政部門重宣傳,輕監督。財政部門在準則的宣傳上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如果要一對一地監管小企業是否落實準則,受人力資本、資金成本的影響,則難以實施。
3.市場監督缺失。小企業資金的籌資主要是通過親朋好友或者是商業銀行,與社會公眾的關聯不大,因此其會計信息的受眾對象主要是商業銀行、政府主管部門、稅務機關。稅款的繳納方式主要是核定繳納,而商業銀行核定是否需要貸款和貸款的額度,主要是看小企業是否能提供相應的資產抵押,政府一般也只需掌握小企業的宏觀發展狀況。這些因素的存在導致市場對小企業會計信息的監督弱化。
4.法律法規不完善,違法成本低。由調查可知,60%的被調查者認為違規操作的懲罰力度較弱,70%的認為違法成本低。說明現行的會計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較輕,企業的違法成本偏低,如此會造成不執行準則,不遵守準則核算的情況時有發生。
( 六) 準則培訓的相關工作不到位?!缎∑髽I會計準則》變化較大,雖然已經實施3年多,但是對準則的全面貫徹實施仍需加強。目前,廣西的小企業中有80%的企業會計人員沒有參加過培訓學習,即使一些企業組織了有關《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培訓學習,但時間較短,使得小企業會計人員對《小企業會計準則》的掌握程度不高,運用困難。
二、提高準則執行力的對策
( 一) 強化外部執行力的執行標準。
1.準則的宣傳與培訓方式的創新。廣西小企業的會計人員學歷、職稱、綜合業務素質普遍較低,如果完全依賴會計人員自身去學習和操作,難度較大,此時,有效的準則宣傳方法與培訓方式極為重要。在宣傳方法上,除利用常規的講座、經驗交流、報刊雜志等宣傳方式外,還可以采取知識競賽、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新興的媒介交流平臺,不僅便捷快速地解決小企業在執行準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能降低小企業執行準則的成本。另外,準則的要點、重點、難點通過競賽的方式傳達給小企業,更能使執行者對準則的理解和記憶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對小企業進行培訓的計劃中,不僅要包括準則實施前的培訓,更應該包括準則實施中的培訓,利用社會專業中介機構和財會專業的大學生力量深入小企業中進行解答和指導,保證準則的順利實施。
2.稅務部門應發揮業務指導與法規執行的合力作用。稅務部門除了要依法落實對企業的稅收優惠,增加其實施準則的動力外,在稅務檢查過程中,對于執行準則的小企業給予肯定和獎勵,對于不執行準則的小企業,給予批評并責令限期執行,同時將相關情況上報主管財政部門。另外,稅收征管人員不僅要熟悉準則的稅收法規,同時應熟悉小企業的業務與稅法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業務指導,增強準則的執行力。
3.提高小企業會計人員的準入門檻。目前在報考會計從業資格證的人員中,存在著初中、高中畢業的學生,他們在經過幾個月的應試考試訓練后,參加規定的會計科目考試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從而取得入行的資格,這嚴重拉低了行業的水平,再加上目前廣西一年舉行四次的考試次數,使得入行的人員水平良莠不齊,考試的內容涉及到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偏少,因此,應提高會計執業門檻,可以設定具有中專及以上會計類專業學歷的人員,才有資格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 同時,對于考試的內容、設備等要及時更新,以此達到改善小企業會計準則執行現狀的目標。
( 二) 讓企業管理者看到準則帶來的利好。從調查中可知,單位負責人對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態度是不支持的,原因可能是沒有理解準則實施給企業帶來的效益。準則提供了諸多稅收優惠,為小企業帶來了節稅、提供生產經營資金、持續發展等利益; 而準則頒布的目的是規范小企業的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小企業做到了這些,勢必給其在金融機構的貸款提供了有利條件,改變其資金來源的單一性。因此,企業管理者應該看到這些實在的利益,支持并落實準則規定的各項會計核算,達到為企業減稅的效果。
( 三) 加強廣西地區小企業會計人才的培養。廣西作為欠發達地區,小企業的數量眾多,為了提高小企業會計人員的執業水平,廣西教育部門應聯合多方力量,對廣西地區財會專業人才的培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改變會計人才短缺及資歷偏低的現狀; 設置“憑證上崗”的制度,拒絕沒有資格的人員參與會計工作; 堅持終身教育原則,使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不斷更新,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