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收款項和存貨識別法。
資產負債表(the Balance Sheet)為一 靜態報表 ,也稱財務狀況表 ,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通常為各會計期末)所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所承擔的現時義務以及所有者對凈資產的要求權。 一些公司利用虛開購貨發票的方法增加公司收入,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一方面在虛增銷售商品收入的同時,另一方面也虛增商品銷售成本,至使存貨的周轉率急速降低,存貨表現異常并增加,而這些虛增的利潤和收入長時間表現在應收賬款項目上,進而致使應收賬款的周轉率急速下降。 出于不讓異常的財務指標引起他人懷疑的目的,企業用一些間接的方式將應收賬款向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的方向轉移。 比如將資金按照一定的程序打出,然后讓資金通過收款人匯回,通過預付賬款或其他應收款科目將資金匯出,再由貨款項目將其回籠,最終將其確認為企業的營業收入。因此,進行審核時,如果預付賬款及其他應收款余額過高,特別要注意是否存在虛假銷售情況。實際中,主要可采取查看購銷合同、采用積極式函證方式給重要客戶寄發詢證函的方式,虛假銷售一目了然。
2收付實現制驗證識別法。
與收付實現制相對應的一種會計基礎是權責發生制,對一筆費用或收入, 權責發生制所描述的是費用的支付或收入的收取權利義務(責任)已經形成 ,而不以款項是否收取或支付 ,這表示的是費用或收入真正的經濟含義所在,并且這是從其根本內容上定義的,顯然,這也與具體的會計期間相關;而收付實現制是以款項的實際收取或支付為標準來處理經濟業務(不論經濟權利是否屬于本期),確定本期費用和收入,只是確認其表面形式,沒有真正體現費用或收入的含義所在。但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之間并非完全對立,而是辯證統一的,在解決了費用和收入的比例的問題上權責發生制可以較好地處理,在計算利潤和損失的時候也更為準確清晰。 凡事有利有弊,此方法也有其自身的缺陷,譬如已確認的某些資產含義具有風險性,收入確認時不夠真實、分攤費用方法的隨意性和可選擇性,都有致使虛假的成本利潤和費用的可能性。 因此,出于防止與杜絕虛假的權責發生制會計報表現象的發生,收入及資產等科目可用收付實現制來確保準確性,并為報表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且能客觀地評價企業在以后所產生的各項能力的會計信息。
3審計報告及報表附注識別法。
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根據《審計準則》的規定,對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是否真實地反映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資金變動情況等發表的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 遵循普遍接受的會計標準、依據審計程序出具的審計報告,清楚地表達對財務報表的意見,可對公司的財務狀況作出兩種含義各異的結論(積極和消極的結論)。 這樣為我們判斷被分析公司財務報表真實程度提供重要依據。然而就投資人員來講最具風險的是注冊會計師所出示的無保留審計報告意見。在很大程度上, 由注冊會計師出具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可信度不夠,因為現今大多企業的作假手段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會計師有時也很難發現,此外,更有甚者直接幫助其作假。 由此可見,仔細審核注冊會計師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并加以分析,是識別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相當重要方法。
會計報表附注也是會計報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對會計報表本身難以或無法充分表達的項目和內容所作的詳細注釋與補充說明。附注對報表資料而言,既是為財務報表做了更好的補充,可以很好地向企業財務報告的使用者詮釋并有助于提供經濟決策信息,加強會計信息的可理解性;也是為企業拓展財務信息的內容,展示企業(因為附注內容是會計報表數據所不能表達的); 再是能提高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通過不同行業或同一行業不同企業的會計信息的差異進行對比,揭示會計政策的變更原因及事后的影響,可以使報表使用者對同一行業不同企業的經營績效進行對比分析;也往往使我們從附注中就能發現企業利用了特殊經濟業務或者違背常規會計處理的線索。 因此,在分析財務報表之前,會計信息使用者應當先閱讀和分析報表附注,很有必要,首先閱讀附注是發現辨別虛假財務報表的分析重點。
4現金流量識別法。
企業的現金流量是由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以及投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構成。而現金流量分析法主要是將這三部分分別和凈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及投資收益作分析對比,并且及時斷定后三者的質量。 注重企業經營活動所 產生的凈現金流量與其實現的會計利潤兩者的對比分析。利用以上的對比分析可以較好地披露出企業會計利潤中相關的信息質量問題。
現金流量表所反映的是企業在某一個會計期內所有的現金以及現金等價物的流出和流入信息的情況報表。它在衡量企業的收益質量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且它的結構及各項指標的顯示,讓我們充分地利用此方法去識別財務會計報告及其舞弊的情況。相對經營現金流的指標而言,分析現金流量表的結構更有代表性。 在運轉正常的企業中,它的利潤增長一定會與現金流量成正相關聯系,若企業出現了舞弊的現象或銷售相關政策面臨了問題,則體現這種正相關聯系不復存在了。 要是企業的利潤長時間的高于它的現金凈流量,那么從某種意義上就暗示了已經確認的利潤相應地資產具有虛擬性并且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同樣企業的利潤和現金凈流量相差甚遠或長時間呈現反差情況, 那么一定反應企業在利潤這一項目上存在虛擬或掛賬的嫌疑。如每股經營性現金凈流量,如果其每股收益很高,而每股經營現金流量是負的,這樣的上市公司往往在造假。
5表外融資監管及現場調查識別法。
資產負債表外融資情況,企業一般不需列入資產負債表的融資方式, 即該項融資既不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表現為某項資產的增加,也不在資產負債表的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方表現為負債的增加。表外籌資隱匿了企業負債的真實狀況,既達到了相關法律法規所規定的資產負債率,又規避了會計慣例及制度的限定。 遺憾的是這種籌資方式實則是一種負債行為, 而這種巨額的隱性債務很有可能會引起惡性循環,陷進財務困境以致給企業造成損害。因此,報表使用者一定得仔細分析表外籌資,進一步監督,以保障自身的權益。
6基本面識別法。
基本面分析方法包括分析宏觀經濟、 分析企業前景和行業現狀、分析公司在行業的位置、分析公司高層管理者的經營管理能力、分析公司的經營戰略以及分析公司的市場份額和聲譽等。如果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嚴重脫離了基本面,那么可以從對外部環境分析、內部環境分析以及趨勢分析來進行重點調查分析。
6.1 外部環境分析。
外部環境分析包括經營環境和宏觀環境層次。 經營環境因素包括:政府、投資者、銀行、供應商、顧客、競爭對手和社會公眾等;宏觀環境因素包括:政治、法律、經濟、技術、社會和文化因素;一般來說,這些因素是不受企業控制的因素,所以在審計過程中一般較少關注。然而,新的會計造假手段涉及面比較廣,使得其中的部分因素由不可控變為可控,例如:由于利益關系,企業可以利用供應商或顧客成為其費用或利潤的調節手段。 另外,有的外部因素會間接地影響企業的財務報告的真實性,比如:法律的某些規定會影響企業財務報告的動機,進而影響企業采取相應的對策。因此外部環境分析在先進財務報告偵查中應該作為一個重要的程序。
6.2 內部環境分析。
企業可以控制的因素是內部環境所主要包括的, 比如企業的戰略、體制、企業文化、技術、組織結構和人員。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者財務報告真實性,所以對這些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審計人員對企業的過去、現狀和發展趨勢的充分認識, 進而正確的評估出企業的審計風險,同時也為分析性復核提供更為準確的對比標準。
在虛假財務報告調查中一個尤為關鍵的程序是內部環境分析。而內部環境分析主要是采用傳統審計的手段對企業內部控制進行全面的評價和分析,分析更廣泛,不局限于那些直接對財務信息產生影響的因素。例如,對當期的財務會計報告企業的發展戰略可能不起作用,但對未來財務報告的虛假而言則起者關鍵性、決定性作用。再如,企業不同崗位的人事變動、企業人員關系的沖突也往往可以為審計提供有利的線索。因此,在識別虛假財務會計報告中,對內部控制的評級和全面分析更應該注重內部環境中不可控因素。
6.3 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又稱動態分析法,是基于企業連續若干會計期間(至少三期或五期)的分析數據,計算動態比率或指數,研究、比較不同會計期間相關項目的發展趨勢和變動情況的一種財務分析方法。這種分析方法適用于對財務會計報表的全面分析,即對某一時期財務會計報表所有項目變動趨勢的研究, 也適用于重點分析主要指標的發展趨勢。 對于分析結果而,財務報表使用者應考慮意外性或偶然性因素的影響對數據的影響。 一些穩定健康發展的企業,它的發展規律一般情況下是呈現穩步上升或下降的趨勢,但有時可能受一些意外性或偶然性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在某一分析期間出現脫離整個發展趨勢的現象。 因此,財務報表使用者應該深入并全面分析財務報表是否受意外性或偶然性因素的影響, 從而合理判斷出企業該項目的真實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通過對虛假財務報表的分析研究,了解其常見作假手段,掌握相應識別方法,實則為一項亡羊補牢的好作用??烨袑ふ夜疽幈茱L險的線索和問題產生區域,使得企業帳與帳、帳與表、帳與實和帳與證核對相符,最終使得公司會計報表所反映的現金流量、經營成果及財務狀況的真實性,使得報表使用者的利益得到維護,促進市場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轉。
【參考文獻】
[1]白麗艷。虛假會計報表識別及防范方法探討[J].財經從橫,2011,2:83.
[2]陳成維。論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陷阱、識別與防范[J].當代經濟研究,2011,6:6-11.
[3]董麗英。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2010.
[4]周峙陽。財務報表粉飾問題分析及防范[J].中外企業家,2015,6(14)。
[5]劉電廣。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手段及防范措施[J].商業會計,2013(23)。
[6]鄧紅平。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