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現今存在的大部分事業單位,主要是以履行政府職能、提供公益服務為主要工作內容。部分事業單位直接參與社會事務管理,主要對我國的教育事業、科技發展、文化管理、衛生監督保障等方面進行管理。
我國事業單位的資金主要來源自國家財政部門。管理者使用內部控制制度監督和控制事業單位中的各種活動,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以保護事業單位財產、確保會計記錄的可靠性、提高運營效率和保證事業單位制定的政策貫徹執行。我國存在大量的事業單位,其中絕大多數的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已經得到了初步完善,但是就其現在的內部控制制度而言不夠完善,內控制政策和程序都存在局限。
1、我國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制度中表現出的明顯問題
1.1 內部控制制度沒有發揮實際效用
內部控制制度可以預防可避免的損失、幫助事業單位領導制定單位的工作計劃、監督事業單位工作情況和員表現。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浮于形式,沒有使事業單位中的工作人員的工作得以規范,也就是說內部控制制度在實際管理中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部分事業單位在內控制中沒有對業務程序進行明確,導致在一些業務在辦理時其具體程序通常因人而異,甚至在會計處理程序上沒有做到標準化處理、符合會計原則。有的事業單位的會計處理程序的處理標準甚至也經常變動,出現工作效率低下的情況。另一方面是會計處理的合法性控制差問題。事業單位中由于收入來源存在復雜性且支出項目繁多,事業單位的某些支出擠占其規定的??钪С龅那闆r嚴重。而絕大對數的事業單位只是將已出臺的內部控制制度印在紙上、掛在墻上,來應付上級部門、領導的檢查審計。而非真正關心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另外還存在部分領導對于內部控制制度中遇到具體問題強調事務處理的靈活性而不遵守內部控制制度等原因,使得事業單位中內部控制制度浮于形式,失去了其應有的對管理進行約束功能。
1.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
在我國,大部分教育與培訓都沒有強調內部控制制度對于管理的重要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制度是一種能有效的防止貪污、侵吞資產、弄虛作假等現象的發生的管理手段。而部分工作人員即使對內部控制制度有合理的認識,但是由于加強內部控制制度,會引起單位中一些企圖中飽私囊的工作人員在情緒上的抵制,因此也不能一味地加強內部控制。
2、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設計中應遵循的原則
2.1 合法性原則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必須嚴格符合國家法律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提出的要求。這是內控制制度設計中應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則。
2.2 監督牽制原則
事業單位的日常業務工作不是單單一個部門或一位人員就能完成的。因此,針對其業務辦理必須制定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內部控制環節。當業務辦理需要不同部門的不同人員共同完成一個業務時,例如事業單位中的執行部門與記錄部門,既要相互分離又要相互牽制。單位上下級之間要建立監督牽制制度。使其事業單位中的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對自己的權力負責。
2.3 權責明確原則
良好的內部控制意味著將個工作任務的的職責劃分清楚并指派給適當的員工,否則發生錯誤時將很難確定是誰的責任。為了避免出現責任不清相互推卸的問題,必須明確制定工作細則,將工作細則作為內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加以監督,有保證實施。明確責任,權責分明。
2.4 記錄原則
良好的記錄是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一環。它有助于保護資產安全并確保員工遵循固定所需的程序??煽康挠涗涍€能為事業單位的領導階層提供監控單位活動提供信息。
3、 關于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議
3.1增強事業單位整體的內部控制意識
一個單位的管理階層是否具有強烈的內部控制意識對于以的單位的經營與發展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而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是否符合本單位實際、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由于其領導的內部控制意識息息相關。因此可見,增強單位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是一個單位能否發展能否做到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出發點。要加強單位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對單位管理人員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方法上的有關的培訓,要求其掌握關于內部控制的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提高其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監督和完善。二是要加強單位具體工作操作人員對內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其自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水平,必須達到能夠配合并自覺遵守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標準。
在事業單位內部可以形成一種“人人遵守內部控制,個個了解內部控制”的良好氛圍。
3.2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
現今,我國在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方面還存在盲區,還并沒有出臺具體的要求和法律文件,因此,事業單位就必須要從單位內部管理結構、業務的具體內容、工作實際,來制定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要盡最大可能發揮內部控制制度在規避風險方面的作用,并且要求制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內部控制制度并主要在于對潛在的風險能夠有所預見并能夠在其造成后果前對其進行有效地控制。在建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時,要將事業單位內部的各個部門、環節以及工作人員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根據權責分明的原則,對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進一步調整,盡最大的努力是內部控制原則在事業單位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3.3 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監督
能否對內部控制制度經有效的監督,直接影響其內部控制制度的效果。對于存在內審機構的事業單位要加強獨立第三者審計,他們能夠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評價內部控制制度運行的效率和效果。而對于沒有設立內審機構的事業單位,必須加強對其審計人員的監督工作,確保不因為人為舞弊而導致內部控制制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得內部控制制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3.4 加強會計系統的運用
運用技術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先進的技術系統可以減少信息處理中的錯誤,不斷對所有系統進行檢測和監測是相當重要的。同時應該意識到,沒有一套內部控制制度是完美無缺的,隨著事業單位內部的人事變動、時間推移和科技進步,系統將暴露出缺點和偏差。
為此定期檢查內部控制制度也是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
4、結 語
我國現階段存在著大量的事業單位,而對事業單位的管理卻缺乏統一的標準和制度。事業單位也沒有具體的管理辦法和措施,這造成了我國經濟資源及人力資源的浪費。因此,事業單位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利國利民。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加強不在一朝一夕,但一定要有內部控制意識,意識到內部控制對于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性,一點一滴的改變內部管理模式,這樣才能逐步完善我國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
參考文獻:
[1] 楊毅.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若干建議[J].現代商業,2012,\\(4\\).
[2] 錢鈺.試論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商界,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