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信息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工業企業中更加需要做好財務信息的處理和統計工作,對于工業企業來說如果能夠及時的獲取較為準確有效的財務會計信息那么必將會使得企業更好的了解自身的發展狀況以便于盡快的做好改變使得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進而確保公司能夠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強的競爭力,使得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但就目前的現狀來看,當前工業企業中對于會計信息的統計和處理存在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失真現象極為嚴重,這就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 如何有效的避免工業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 確保企業獲得有效的會計信息成為當前工業企業會計所關注的主要問題,并且極具現實意義。
一、工業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當前工業企業中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是較為普遍的, 而我們如果想改變這一現狀就不得不先分析存在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哪,只有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規避, 工業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體制不合理的問題和監督機制缺位的問題。
\\(一\\)體制不合理
體制問題是導致所有問題出現的最根本原因, 在工業企業會計信息失真中也是如此。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的開放性越來越強,尤其是企業對于自身管理的權力越來越大了,相對而言,國家對于企業的管理力度就小了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相當多的企業管理人員就會存在以權謀私的現象,因此,財務管理上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弄虛作假現象屢見不鮮,會計信息也就會出現大量的失真現象,并且在這種會計信息上的造假行為極為簡單,不需要進行任何的成本投入,只需要更改一些數據就可以為自身撈取大量的利益, 這也進一步促使了更多的企業管理人員爭相效仿以更改會計信息。 具體的弄虛作假的方式有以下幾種:認為更改企業成本價格,在企業成本上做文章,人為的少計成本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現象;開假發票,企業還可以通過開出假發票的方式來對于會計信息造假;對于增值稅進行造假,這種造假方式是最為惡劣的,這種造假方式不僅僅會虛增收入 ,還會因為不額外收取稅收而造成更多的資金損失。這些造假行為的存在都會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
\\(二\\)監督機制的缺位
體制不合理導致出現的各種造假現象以造成的會計信息的失真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還因為監督機制的缺位,正是因為得不到有效的監督才使得工業企業中會計失真現象的大量存在。
雖然在《會計法》中很久前就有了明確的規定指出相關部門要針對工業企業會計信息進行有效的監督,但是正是因為現在關于監督制度的不健全使得這種監督機制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落實,即使是有些部門做到了一些監督工作也很不全面,沒有很好的把監督工作做全面,監督檢查的力度也不夠,尤其是隨著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企業管理的自主化也正在逐漸增強,這就進一步造成了當前企業獲得監督的可能性更低了。
二、有效規避工業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具體措施
針對當前導致工業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措施進行會計信息失真的有效規避。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企業管理機制 ,尤其是業績評價考核機制
對于工業企業內部管理來說,合理有效的評價機制是尤為重要的,針對當前的企業業績評價考核機制來說, 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過多的注重了結果的呈現而忽視了在業績獲得過程中付出的努力, 這種做法是很不可取的,因為往往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也更有利于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這就是當前我們在企業內部需要進行整改的首要內容。
\\(二\\)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監督體系
的建立能夠在極大程度上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杜絕弄虛作假現象的出現。 對于當前的監督機制來說,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職責不夠明確,具體的工作落實程度不細致,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就需要根據不同的職能部門確保其不同的監管內容,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監督體系,確保會計信息監督工作的有效合理的運行,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三\\)提高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
對于工業企業來說,還應該從具體的會計人員入手,不僅僅要加強企業會計人員的具體工作能力, 還應該在極大程度上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道德素質培訓,盡力提高其職業道德,確保規范工作,杜絕弄虛作假和以權謀私等現象的存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工業企業中會計信息的失真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我們當前需要努力改變的, 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深入的整改,建立科學有效的監督機制,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參考文獻:
[1]朱虹.會計信息失真探源及其治理措施[J].財會通信,2009
[2]陳紹新.構建會計誠信體系應實行 “ 三結合”[J].財會通訊,2010
[3]秦好東.會計舞弊的經濟解釋[J].會計研究,2011
[4]杜漢英.工業企 業會計信息真實性問題研究[J].中小企 業管理與科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