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航運業市場愈加激烈,水運企業提供的服務產品根本無法對多樣化及差異化進行有效實現,進而導致貨源緊張及經濟效益下滑等現象的發生。為達到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目標,相關部門必須以成本理論為依據,根據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對水運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才能從根本上對其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幫助水運企業走出困境,獲取最大經濟效益。
1 水運企業成本控制現狀
在經營管理方面水運企業和其他企業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主要表現為水運企業具有較為廣闊的生產經營空間,同時具有較強的分散性及流動性。水運企業在成本控制中具有較強的變動性,如大部分企業在遠洋運輸過程中會航行到世界各個港口,在航行途中常常會產生船舶燃料、潤料、淡水費、港口費及修理費等費用,而這些費用往往無法確定在哪個港口進行。因為水運企業存在的這些特點,致使隨意性粗放性在水運企業成本核算中大量存在?,F階段我國水運企業普遍選用的成本核算方式還較為傳統,對成本的真實水平不能進行準確反映,也不能對資源浪費現象進行有效遏制,同時還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難度。
2 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對成本構成認識不足
成本費用在水運企業經營中主要包括人工費用、燃料費用、輔助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外購動力費用、維護修理費用、保險費用、租費、港口費、航道費、稅費和其他支出。從以上費用中可以顯示出,各個成本費用的分界線都不明顯,在實際支出中費用很可能出現重復及交織的情況。在人工費中也包含職工人身保險費,在保險費中同樣也包含這項費用,
2.2 企業成本控制模式落后
在大部分水運企業成本控制中普遍選用較為傳統的成本控制模式,這種模式對成本進行控制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減少成本及開支費用方面,大部分水運企業對事前成本控制及成本管理方面重視程度較低,只重視事后核算。在普及信息技術方面也沒有做到全面性,在成本管理中大多數水運企業根本沒有對先進技術系統進行有效引進,這樣就無法做到精確控制。致使水運企業成本管理根本不能起到成本降低的作用。
2.3 經營責任制不夠完善
我國大部分水運企業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主要運用財務部門進行預測及核算,在成本管理中其他部門意識十分薄弱,進而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成本控制及管理體系。因管理者對水運成本管理重視程度不足,經營責任制度不夠完善,在水運企業經營中將對其正常運行造成極大影響,甚至危害到企業的經濟利益,給企業的長遠發展造成極大的阻礙。
2.4 企業成本控制與企業戰略相脫離
企業發展戰略是對企業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宏觀謀略,在企業發展戰略中企業成本控制為其順利實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只有和企業戰略緊密結合的成本控制,才能實現其科學性及可行性。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水運企業的成本控制管理并沒有與企業戰略目標進行充分結合,更多地傾向于企業發展現狀和對未來市場的預期,這種成本控制方式根本無法達到水運企業發展的長期目標,只能實現短期及眼前利益,進而失去了成本控制執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