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反傾銷調查中成本會計探究
【前言 第一章】應對國外反傾銷的成本問題研究導論
【第二章】傾銷的相關概念及判定規則
【3.1 3.2】美國反傾銷中對成本調查的要求
【3.3】歐盟反傾銷中對成本調查的要求
【第四章】我國針對反傾銷訴訟的成本會計應對策略
【結論/參考文獻】出口企業反傾銷會計處理探析結論與參考文獻
前 言
反傾銷是近年來我國在對外開放中關注的熱點問題,特別是針對我國外貿企業的反傾銷訴訟更是愈演愈烈。最近幾年,我國出口商品遭受外國反傾銷調查的絕對數目和相對數目都有驚人的增長,并且呈現出新的特點,即被提起反傾銷訴訟的頻率越來越大,涉案產品的品種越來越多,對我國提起反傾銷訴訟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反傾銷勝訴的直接后果就是對我國企業征收高額的反傾銷稅。目前,中國已成為國際反傾銷的最大受害國。
筆者通過對反傾銷會計中成本會計的研究,探索應對反傾銷訴訟的成本會計學方法;總結我國企業應對反傾銷訴訟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研究如何進行成本會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分析國外反傾銷調查機構對我國企業成本的調查內容和調查目的,找出與國際慣例相協調的成本應對策略。
本篇論文在明確了相關概念和判定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對相關理論問題(即成本會計的核算體系、會計準則的協調等等)進行了闡述,并適當列舉實例來進一步加深論證,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研究結論,即應對策略。
反傾銷成本會計的研究是反傾銷會計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應對反傾銷訴訟的關鍵點之一,我國理論界在這方面起步較晚。因此反傾銷成本會計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進一步探索,本篇文章就是在此基礎上展開研究與討論的。
第一章 導論
本章主要介紹當前我國企業面臨的反傾銷國際形勢,并說明本篇論文的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重點,介紹當前國內針對反傾銷會計,特別是反傾銷成本會計研究的理論成果,闡述本篇論文所運用的研究方法和論文結構。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大,對外貿易與日俱增,我國商品因其物美價廉而大量涌入國外,出口創匯極大的提高了我國的外匯儲備。由于我國出口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因此在對外貿易中,我國連年處于貿易順差的狀態。2005 年全年我國外貿總量達 14000 億美元1,外貿規模在全球排名第三,外貿直接提供就業崗位 8000 多萬個。我國的對外貿易穩定增長。
在這種喜人形勢的背后,對外貿易戰也越演越烈。由于我國在國際貿易中常常處于順差地位,某些商品在國外市場占有率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國外相關的競爭者,他們頻頻利用國際反傾銷法則,指控我國外貿企業傾銷商品。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反傾銷訴訟的案件越來越多。最近幾年,我國出口商品遭受外國反傾銷調查的絕對數目和相對數目都有驚人的增長,并且呈現出新的特點,即被提起反傾銷訴訟的頻率越來越大,涉案產品的品種越來越多,對我國提起反傾銷訴訟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反傾銷勝訴的直接后果就是對我國企業征收高額的反傾銷稅,使我國產品不再具有競爭力,出口減少,市場萎縮,產業效益下滑,企業停產,工人失業下崗。目前,中國已成為國際反傾銷的最大受害國。
面對國外的反傾銷訴訟,我國企業從起初的茫然不知所措、置之不理到對其他企業的應訴持觀望態度、坐享其成,再到運用法律、會計等武器積極應訴、保護自己,國內企業漸漸摸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有效策略,來積極應對反傾銷訴訟。無論是在反傾銷提起,反傾銷調查,還是在反傾銷應訴過程中成本會計的信息都至關重要,它與產品的價格相掛鉤,直接決定了傾銷是否存在,也是確定傾銷幅度大小的一個重要計量依據。因此,中國企業迎戰反傾銷戰爭需要會計特別是成本會計的參與,它能夠給我們提供充足的戰備物資并供應武器,使我們能夠有準備的應對戰爭,取得最終的勝利。運用會計武器應對反傾銷訴訟,實際上就是“定成本”、“講證據”、“驗價格”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辯護的過程。
在國際傾銷與反傾銷的斗爭中,西方國家已經建立了反傾銷的會計保護機制,并將其運用到國際反傾銷訴訟之中,他們所擁有的會計優勢與人才優勢,是我們無法比擬的。我國的反傾銷會計尤其是成本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晚,理論探討尚不成熟,在應對反傾銷訴訟中,常常是會計基礎工作不到位、會計資料不完整、會計信息披露不全面、成本資料混亂、成本核算違規并無從追溯……再加上嚴峻的國際形勢,因此,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的建立勢在必行。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國外對華的反傾銷訴訟,是一個涉及面廣、極其復雜的問題,是內因與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主要指的是經濟的原因、政治的原因等等,而內因主要指法律方面的原因、企業自身原因以及會計的原因等等。
本文側重于從企業的內因出發,從反傾銷會計,更具體的是從反傾銷會計中的成本問題入手,全面的介紹成本會計在反傾銷訴訟中的重要作用、成本核算的內容與方法、成本的還原、成本對于價格的影響等等,并在這些方面做進一步的研究。
第三節 文獻回顧
當前,理論界在反傾銷會計領域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理論體系。會計與反傾銷相結合的理論成果,為贏得反傾銷戰爭的勝利提供了依據、爭取了時間、挽回了損失。近年來,我國應對反傾銷勝訴的案例越來越多,這與學術界的理論研究成果是分不開的。在反傾銷成本會計研究領域,經常會有一些優秀的學術成果出現在文獻著作、期刊和網絡之中,各家的觀點鮮明,論據充分,角度各異。
近幾年反傾銷會計,特別是反傾銷成本會計領域中研究成果比較突出的有:2005 年 11月“反傾銷與會計”論壇2:本次論壇以“反傾銷與會計”為主題,政府部門、高等院校、行業組織、中介機構和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全方位、多角度研究探討反傾銷與會計問題,目的是促進建立應對反傾銷的會計保護機制,從而更好地維護我國企業的利益。這次全國范圍內第一次的“反傾銷與會計”論壇,對于加深各方面對反傾銷會計的認識,促進企業做好基礎性的會計工作,科學合理的進行成本核算,從而建立起應對反傾銷的會計基礎,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周有梅,系南京財經大學教授,他指出了在應對反傾銷訴訟過程中,我國會計所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并指出,由于我國的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在計算產品成本過程中會產生差異,影響到訴訟判決的結果。
袁磊,目前為寶鋼股份公司財務副經理、安徽工業大學碩士生導師,她在《反傾銷會計》一書中,對反傾銷的成本會計學方法作了一定的研究,她的觀點是,成本會計核算方法的連貫性與該企業的行業特點的適應性應該能反映其會計報表的誠信度和真實性。成本分配決策應當考慮因果關系、受益程度以及承擔能力三項標準,同時要與被調查產品的具體情況相契合,能夠公允的反映被調查產品的成本。同時指出,由于反傾銷調查的主要目標集中在被調查產品特定的工藝和路徑中產品本身的制造成本上,因此,作業成本法具有方法上的優勢,同時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系統工程。
孫鳳英的《反傾銷的會計學研究》一書中提到:“價格問題是反傾銷法律條文中的核心問題。反傾銷及反傾銷應訴的中心環節實際上就是圍繞價格的真實性、可靠性、可比性而展開的。會計工作的主要成果,歸根到底也就是在對生產成本進行如實記錄、準確核算的基礎上,制定出合理的價格來。二者以”價格信息“為媒介,筑起了互通共融、彼此契合的橋梁?!碧岢隽顺杀拘畔⒃趦r格計算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孫錚、劉浩,其中孫錚是上海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他們指出,反傾銷調查中的成本追溯程序是難度較高也是日常比較生疏的,他們對反傾銷調查中的成本追溯、企業日常的成本核算、外部審計中的生產循環審計三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了分析。同時指出,成本性態的分析在反傾銷的結構價格計算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反傾銷結構成本核算的基礎。因此,在反傾銷調查中,劃分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意義巨大,不僅能夠有利于核查清楚結構成本是否合理,還有利于對該企業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和市場化水平進行綜合考慮。
理論界對于反傾銷會計學的研究涉及了會計基礎工作、會計資料及會計信息質量、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體系的建設、成本核算內容與方法、會計中介機構及反傾銷會計人才的培養等內容,從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進行了剖析和探討,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然而,反傾銷會計中成本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尤其是在應對反傾銷調查過程中,結合反傾銷調查問卷對涉案產品成本的分析力度還不夠,沒有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成本控制,本篇論文力爭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和分析,設計并建立起產品成本管理的整套系統。
第四節 研究方法和論文結構
本篇論文在運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采用規范研究的方法,并結合案例和圖表,以及運用一系列對比的分析,對反傾銷會計中的成本問題進行全面并細致的探討,并提出研究結論。
本篇論文共分四章,章與章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系。具體框架結構為:第一章:導論。包括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研究目的、文獻回顧、研究方法和論文結構。第二章:傾銷的相關概念和判定規則。包括正常價值的概念及計算、出口價格、結構價格、傾銷的概念及判定、市場經濟地位和非市場經濟地位的介紹。第三章:反傾銷調查中對產品成本調查的要求。該章重點分析了美國和歐盟反傾銷調查機構展開的反傾銷調查。包括反傾銷調查問卷中對產品成本的調查要點和調查目地的分析,并舉例說明。第四章:我國針對反傾銷訴訟的成本會計應對策略。 包括從成本會計核算制度、建立反傾銷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其他相關成本支出的角度來討論應對策略。最后提出了本篇論文的研究結論和研究不足以及今后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