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我國的市場經濟還處于發展不完善的階段當中,因此事業單位的會計成本核算也相應的被拖累了發展前進的腳步;無法及時的反應企業問題以及信息缺乏,沒有相比性,這些都成為了我國當前局勢下事業單位會計成本核算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何加強和改善這些缺陷,成了我們業內人士當前所面臨的一項挑戰。
一、會計成本核算在事業單位當中所面臨的問題
(一)當前的會計成本核算在反射單位實際信息時具有局限性
由于收付實現制度的施行,因此導致了在這一制度下,事業單位的資金和盈虧利潤無法得以客觀真實的體現;這對于事業單位的會計進行信息提供產生了較大的阻礙性,由于對于信息的實時提供比較片面,因此事業單位對于具體的盈虧情況也就會被局限化、模糊化,從而也就導致了信息的不真實性發生,不利于管理者施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
(二)事業單位會計信息體制缺少對比性
伴隨著社會主體的進步以及社會經濟的穩固提升,我們國家的各大事業單位的主體機能也在進行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改革,從最早的對政府撥錢支援的依賴,到現在進行主動投資和多元技術的引進,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體制也逐漸的趨向于透明化和準確化了,然而,與優勢一同而來的會計信息缺失情況,也更加明顯,更加缺少比較性。
(三)收付實現制度對事業單位核算情況的影響
在收付實現制度的影響下,很多事業單位不能客觀的展現出單位的績效和實際核算的具體情況,款費項目的實際收付被當做是確認利潤和支出的基礎環節,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向會計和管理人員反映具體的會計核算過程以及資產的來源、運用和上報實時資金余額等等;其根本作用就是將事業上的開支與經營的利潤進行量對量之間的比較,這種比較方式往往無法直接的反應出單位的績效和預算實際情況。
二、會計成本核算是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環節
在當前的事業單位規定建設的背景下,會計核算成本都必須要得到增強,我們國家的有關法律已經明確的指出了事業單位會計成本的核算增強方案,并且,從目前來看,們國家對于這項計劃的實施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完善。同時,管理者們也真正的認識到了事業單位對自身定位的合理性與必然性,任何單位都需要依賴于自身的成本的核算體系來維持下去,因此,我們只有加強會計成本的核算,單位才能獲得長足發展。
事業單位機構一旦失去了成本核算,那么很多的數據就沒有辦法上報,單位也沒有辦法根據數據進行計算和籌劃。同時,事業單位的收入分配系統,想要進行合理的分配和改變,也必須要求該單位具備成本的核算能力;我們國家的單位收入與分配系統基本上是按照多勞多得的分配標準進行分配的,而單位的收入想要進行真正的合理劃分,就必須先具備成本核算的能力。
三、會計成本核算對事業單位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一)資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成本核算的科學與準確
任何一個企業或者單位,都具備其獨立的一個發展壯大的過程,一切的單位或企業都要經歷由弱到強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的,在發展的途中,對于資源的分配也就成了該單位的主要任務;能夠對資源進行妥善配發的單位,能夠真正的積累下來財富資產,而事業單位的成本核算正是推進企業進行合理資源配置的有利因素。
(二)事業單位具有雙重性
但凡是事業單位,都具有兩面性,也就是說事業單位既具備了社會性,同時又具備了經濟性,這二者對于成本的核算,以及單位的資源分配,都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同時,事業單位本身也能夠通過這種自身的兩面性實現企業整體的有機一體化建設。
四、事業單位降低會計成本核算的有效措施
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是事業單位業務活動的主要目的,國家財政撥款是事業單位的主要資金來源。這些單位往往不生產產品、不產生利潤,因此往往不存在成本核算和經濟效益的考核。長期以來,我國事業單位業務活動中往往沒有成本效益的觀念,相對企業來說,節約資金的意識比較差。
眾所周知,經濟效益是投入與產出的比,事業單位的業務活動需要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的使用效率就體現著經濟效益?,F就加強事業單位會計成本核算的對策闡述如下:
(一)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
會計人員素質的參差不齊是導致各類問題出現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改變事業單位會計成本核算的現狀,首先需要從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入手,比如,可以通過加強會計人員的管理來降低會計成本的核算,首先要對相關人員進行職業培訓和職業道德建設,由于大部分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并不是會計專業畢業,他們對會計工作根本就不精通或不了解,這就會直接影響工作的正常有序進行,因此,事業單位應該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讓會計人員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深入了解,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職業,其次要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建設,讓他們明白會計工作是一項神圣的工作。會計的工作直接關系到事業單位的資金問題和單位的運營情況,因此,對他們進行職業道德培訓可以有效的避免不負責任的情況和腐敗,對提高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和避免財務工作混亂有很好的作用。
(二)事業單位降低會計成本核算應制定有效的方案
首先,我們應該增強對事業單位當中的流動資產的監管,使資金被使用到該使用的地方去,不進行多余支出,事業單位部門應該盡可能的降低庫存資金的外借,穩固自身的資金,以此來降低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成本;其次,事業單位要適當的削減人員的不必要性支出,在降低人員不必要支出的同時增加人員工作效率;在事業單位當中,人員開支問題往往是一項比較繁瑣而又相對重要的環節,因此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必須要建立一種比較合理并且森嚴的相關用人制度規范,逐漸的降低人員不必要費用開銷和浪費,以達到降低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的最終目的。
(三)逐步完善事業單位的相關成本管理制度
在事業單位機構系統中,如果沒有一個完整且具體的成本管理規劃制度,那么整個機構就有可能出現很多的問題和漏洞,事業單位的資產和其它資源就有可能被隨便劃分,而這樣的行為將直接導致單位整體系統的資金分配不均勻以及會計成本的核算不準確,嚴重的時候將會直接阻礙事業單位的建設和未來發展;因此,想要真正的降低事業單位的會計成本核算,就需要我們的事業單位管理者盡可能的完善相關的資源監管制度,并加以嚴格細致的審查。
(四)合理進行會計成本核算節約支出
事業單位想要節約會計成本核算,就必須在方方面面進行有效合理的計劃,要將一切的支出都進行有明確規定的合理規劃,對于不一樣的支出項目,應該分別用不同的核算方式來計算,此外,在采購問題上,應該選用先進貨后支出的采購方式,避免資金因其它原因造成浪費,在不對整個事業單位發展產生影響的前提下,合理的節約開銷和支出,才能真正的促進事業單位的有效發展。
(五)采用折中的辦法降低事業單位會計成本核算
對于事業單位的會計成本核算而言,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生產質量是事業單位所關心的最大問題。如果一味的只是降低成本,而因此拖累了事業單位生產項目的質量,不但會使得單位的名聲受損,同時也十分不利于事業單位以后的長遠規劃,最好的節約成本的辦法就是找到折中點,在不損害單位利益的前提下合理的節約會計成本核算才是上上之策。
五、結束語
伴隨著市場的經濟化趨勢不斷趨于成熟,以及我國的事業單位的發展不斷進入創新化、多元化的時代,因此也同樣的帶動了國內外的市場進行同步的進化與發展,世界的經濟格局每天都在發生改變,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經濟時代為背景的大環境之下,事業單位如果想要得到有效長遠的發展和前進,首先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能夠在經濟市場當中安身立命,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需要我們增強自己單位或企業的核算成本,通過成本的核算,我們能夠準確的找出本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和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這樣單位才能夠真正去發揮自己本身具有的競爭力;通過成本的核算增加單位內部管理的體制變化,從而為事業單位的未來規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田王春。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叮[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12)
[2]張麗。事業單位改革中的會計問題初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2(08)
[3]譚芹。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問題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06)
[4]李恩,路軍偉。事業單位會計改革思考與建議[J].財會月刊,2013(09)
[5]吳勇勤,論如何解決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若干問題[J].企業導報,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