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
【題目】會計職業道德中誠信缺失探究
【導論】會計行業中誠信問題研究導論
【1.1】誠信的倫理內涵及其理論特點
【1.2 1.3】誠信在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核心地位與作用
【第二章】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及其危害
【第三章】解決會計職業道德中誠信問題的途徑
【結語/參考文獻】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誠信的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摘 要
誠信問題是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過程中備受大家關注的核心問題。誠實守信是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價值取向。然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中,由于歷史、現實等多種因素綜合的影響,會計行業不斷地出現誠信缺失現象,致使會計職業道德滑坡現象愈來愈嚴重。
誠信是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核心問題。誠信中的"誠"即"實","內誠于心",指道德主體的道德品質,強調主體的自我修養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個人內在的道德品格;"信"則是"誠"的外化,"外信于人",是通過主體的實踐,一個主體對另一個主體的相信或信任。"誠"與"信"是內在與外在統一的關系。誠信的倫理特點表明,"誠"與"信"是兩個相通的德目;誠信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穩定性;誠信是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誠信是內在性和相互性的統一。誠信倫理的現代意義主要表現在:誠信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倫理基礎;誠信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基石;誠信是開展正常人際交往的道德支點。誠信依據道德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個體誠信、群體誠信和社會誠信。在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十項主要內容中,筆者認為,愛崗敬業是前提,誠實守信是核心,其余方面包括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依法辦事和保守秘密等內容都是誠實守信在不同方面的具體體現。如果沒有誠實守信,其余方面都是空話,無法落到實處。
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及其危害。在我國實行市場經濟以來,會計誠信先后出現過三次危機,第一次為深圳原野,第二次為東鍋案件,第三次為"銀廣夏",一次比一次嚴重,到第三次達到了會計誠信危機的頂峰。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政府誠信不足,市場內在缺陷,會計制度缺失,誠信意識淡薄,缺乏有效的監督,違法成本過低等。會計誠信缺失的危害主要表現在:擾亂經濟秩序,損害股東利益,降低政府權威,增加金融風險,惡化社會環境,侵害會計行業等。
如何解決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缺失,首先,要加強政府誠信建設,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政府誠信建設是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的關鍵。其次,要強化會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如開展一些以誠信為主題的職業道德教育,強化企業內部積分問責制度等。最后,要強化誠信意識形成的道德心理機制和道德文化基礎的研究,促進會計人員的道德自律。
關鍵詞:誠信 會計職業道德 主體 道德自律
目錄
摘要
導論
一、會計職業道德中誠信問題研究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二、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問題研究的現狀
(一)國際學術界的研究現狀
(二)國內學術界的研究現狀
三、會計職業道德中誠信問題研究存在的問題
(一)對誠信的倫理內涵理解不夠明確和深入
(二)對誠信問題在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充分
(三)對策研究過于強調外部因素的作用
四、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問題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誠信是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核心問題
一、誠信的倫理內涵及其理論特點
(一)誠信的倫理內涵
(二)誠信的倫理特點
(三)誠信倫理的現代意義
二、誠信中的三個基本問題:個體誠信、群體誠信與社會誠信
(一)個體誠信
(二)群體誠信
(三)社會誠信
三、誠信在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核心地位與作用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
(二)誠信在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核心地位
(三)誠信在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核心作用
第二章 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及其危害
一、會計誠信缺失面面觀
(一)第一次會計誠信危機:深圳原野
(二)第二次誠信危機:東鍋案件
(三)第三次會計誠信危機:"銀廣夏" 會計誠信危機的頂峰
二、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
(一)政府誠信不足
(二)市場內在缺陷
(三)會計制度缺失
(四)誠信意識淡薄
(五)缺乏有效的監督
(六)違法成本過低
三、會計誠信缺失的危害
(一)擾亂經濟秩序
(二)損害股東利益
(三)降低政府權威
(四)增加金融風險
(五)惡化社會環境
(六)侵害會計行業
第三章 解決會計職業道德中誠信問題的途徑
一、加強政府誠信建設,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
(一)加強政策誠信建設
(二)加強法制誠信建設
(三)加強行政誠信建設
(四)加強經濟行為誠信建設
(五)加強公務員誠信建設
二、強化會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
(一)強化會計職業道德
(二)強化企業內部積分問責制度
(三)強化會計關鍵人的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
三、強化誠信意識形成的道德心理機制和道德文化基礎的研究促進會計人員的道德自律
(一)強化誠信意識形成的道德心理機制研究
(二)強化誠信意識形成的道德文化基礎的研究
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