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
【題目】會計職業道德中誠信缺失探究
【導論】會計行業中誠信問題研究導論
【1.1】誠信的倫理內涵及其理論特點
【1.2 1.3】誠信在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核心地位與作用
【第二章】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及其危害
【第三章】解決會計職業道德中誠信問題的途徑
【結語/參考文獻】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誠信的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導論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個體的立足之本,是我們國家的興國之本。然而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中,由于歷史、現實等多種因素綜合的影響,生活的各個領域出現了不誠信的現象。特別是經濟生活中的背信棄義、弄虛作假、行騙欺詐等不誠信行為日益凸顯,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問題,使會計職業道德滑坡現象愈來愈嚴重。因此,針對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缺失現象開展會計誠信研究、提高會計誠信水平,不僅有著十分重要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更有著十分強烈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一、會計職業道德中誠信問題研究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研究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是建立誠信社會的需要。當前,中國正面臨著嚴重的社會誠信缺失,而會計誠信危機是社會誠信缺失的一個重要表現,所以會計誠信研究對誠信社會的建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誠信是一個重要的普遍性的道德品格范疇 ,它既表現為個人品德 ,也表現為群體品德 ,還表現為社會公德。在人們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它都存在并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從大的方面來分,整個社會誠信可以分為三大領域,即經濟誠信、政治誠信和思想文化誠信。其中經濟的誠信是基礎,是第一位的。而會計誠信又是經濟誠信的重中之重,在會計職業道德中占核心地位,起核心作用。必將影響經濟誠信、政治誠信和思想文化誠信,制約整個社會的誠信水平,所以要解決社會誠信問題,建立誠信社會,首先必須解決經濟領域里,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問題。
研究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是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的需要。我國著名科學家潘序倫先生認為,"誠信"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他終生倡導:"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所成",并將其作為立信會計學校的校訓。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在職業活動中講求信用,保守秘密,對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真實、完整的會計核算。朱镕基總理在 2001 年視察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時,為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題詞:"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可見,做人要講誠信,社會需要"誠信",會計職業更要講"誠信",誠實守信是會計職業活動和職業道德的精髓,更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主要內容的核心內容,突出表現為以誠實守信作為輻射中心向其他內容擴散,并滲透到其他主要內容里面。正是因為非誠信行為嚴重的影響了會計人員遵守其他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進而使會計職業道德水平嚴重下滑,進而影響其他執業者的從業水平。因此要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必須首先解決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問題。
研究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是發展市場經濟的需要?,F代市場經濟從本質上講是一種"契約經濟"、"信用經濟",它與誠信道德有著一種天然的聯系。在市場經濟中,人們之間的交易活動一般都是通過一定的合同或契約來確定和維護的,而誠信則是契約的基礎。會計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任何一個單位,包括贏利組織(各類企業)和非贏利組織(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均設有相應的會計部門或會計人員。20 世紀 90 年代初,我國共有 1200 萬會計人員。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證劵市場的完善,會計在資源配置中的重要性日益顯著,資源配置在市場經濟調節中占有重要地位,資源是否能得到合理的利用,讓市場的每個主體都能有對等的機會,必須在資源配置過程中對資源的合理使用采取積極的監督和控制,會計人員就成了這一責任的承擔者。隨著企業的合理發展,企業的經營權和所有權早已分離,會計人員的職能不再是簡單的算賬、登記賬薄,已變成了企業的管理者。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行不過短短幾十年,許多舊的規則已經不能適應人們的需要,已經形成的一些有效的新規則還不完善。
人們在思想觀念上對市場經濟的認識不夠充分,難免存在偏差。不擇手段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成了單位和個人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這就導致會計人員迷失自己,把做假賬當成行之有效的方法,會計不誠信現象到處蔓延。因此,要想使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作為維系市場交易關系紐帶的契約絕對離不開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的支撐。
研究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是塑造有道德主體的需要。"要創造與建設一個新時代、新社會,就必須有具備新的人格精神氣質的新人作為歷史的現實承擔者。
沒有這樣一種具有不同于既有人格特征和社會精神氣質類型的主體,一個新社會的出現是不可思議的。
"我國實行市場經濟的時間尙短,許多舊的規則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已經形成的一些有效的新規則還不完善,我們拿什么來建設一個新的和諧的社會呢?當然需要有誠信之德的社會主體作為現實的承擔者。
這樣的承擔者包括會計執業者,會計執業者是所有社會主體中最重要的主體之一?,F在會計職業道德滑坡現象愈來愈嚴重,就其外部原因,是由于社會風氣不好,法律不夠完善,執法力度不夠,懲罰太輕,誘導人們在經濟生活中發生無法約束自己不道德的行為;會計職業道德滑坡的根本原因是新的道德體系尚未形成,舊的道德體系已被破壞,善與惡,美與丑,是與非的界限變得模糊,人們無法辨別好壞,歸根結底是人們道德標準的下滑,無法從良心上對他們產生束縛,從而導致一些會計不誠信的行為發生。正如 2002 年 8 月 26 日在北京,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前總干事 John.Gurner 在"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研討會"上所說的"我們所有的人都已經意識到會計這個職業現在正處在相當大的壓力之下。
最近的財務危機始于美國,但是其影響卻是全球性的。它使我們受到了很多譴責-缺乏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會計和審計準則的不足、無效的企業模式以及會計師和審計師自身的問題等等。然而,我經常想,最終的罪魁禍首不正是職業道德的淪喪嗎?".在他看來會計誠信危機的根本原因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滑坡。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不道德的行為并不一定是違法的,法律只能制裁違法行為,管不到人們的內心,在現實中老人跌倒沒有人扶的現象時有發生,醫生見死不救的現象屢見不鮮。從這些現象中我們可以看出執法不嚴僅僅只是誠信缺失的外因,而人們道德標準下滑,才是誠信缺失的內因,只有從根本上對人們進行道德教育,使誠信觀念深入人心,并且轉換為自己的內在品格,自發的去做合乎道德的事??偠灾?,光靠法律是不行的,只有依靠道德才能約束人們的內心,做到從根本上清除不誠信的現象。
二、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問題研究的現狀。
國內外學者都非常重視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問題研究,一致將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問題看做是社會道德體系以及個人道德素質要求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國際學術界的研究現狀。
1、對國際會計職業道德研究現狀的概述。
國外會計職業界十分重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大多數會計著作和發行量較大的會計教材都有相當大篇幅的會計職業道德知識的論述,尤其在誠信守信原則方面花費了大量的筆墨。國際會計師聯合會職業道德委員會1988 年擬訂了《國際會計職業道德準則》并于同年 7 月經國際會計師總理事會批準后公布。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其會計的發展也位于世界前沿。
近些年來,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制度不斷的深入,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研究也在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而國際會計職業道德作為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發展的一個重要指導者,它的研究現狀對于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目前,國際會計職業道德的研究現狀大致可以分析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國際會計職業道德的研究隊伍及其成果逐年上升,研究隊伍是進行國際會計研究必不可少的的因素,它直接關系到研究的效益等問題。近些年來,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和推動下,國際會計加大了對于會計隊伍的建設,一大批的會計人才涌現出來了,他們通過不斷的努力和細心的研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第二、全球性研究與國際經濟業務的研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要求各國加強國際會計職業道德的研究,近些年來,國際會計合作研究的比例有不斷上升趨勢。國際會計新準則推動了國家會計職業道德全球性的研究,也帶動了國際經濟業務的研究的發展。第三、驗證研究方法正日益取代規范研究方法近些年來,國際會計高層次研究方法發展迅速,理論發展與專題研究代表了較高層次的研究。雖然一開始,高層次的研究方法發展受到了多個方面因素的制約,但從后期來看有迅速的發展。
這也帶動了驗證研究方法的發展,目前驗證研究方法已經取代規范研究方法,極大程度推動國際會計的發展。
勞倫斯·A·波尼蒙(美)《會計職業道德研究》涉及會計職業道德的多個方面的多個問題,通過調查問卷、實證研究、邏輯推理等多種方法展開研究,并設置開放式的結論,為讀者提供進一步的思考和研究空間。近年來,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討論一直都是業內外的熱點,本書集結了國外豐碩的相關研究成果。本書特別強調會計學課程中的倫理教育,這對中國的會計學教育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