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
【題目】會計職業道德中誠信缺失探究
【導論】會計行業中誠信問題研究導論
【1.1】誠信的倫理內涵及其理論特點
【1.2 1.3】誠信在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核心地位與作用
【第二章】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及其危害
【第三章】解決會計職業道德中誠信問題的途徑
【結語/參考文獻】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誠信的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二、誠信中的三個基本問題:個體誠信、群體誠信與社會誠信
傳統誠信側重于個體誠信,但由于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誠信的認識逐步發展到主體誠信,依據主體區分為個人主體、群體主體和社會主體,人們對誠信的認識也就區分出個體誠信、群體誠信與社會誠信。
(一)個體誠信。
個體,通常是數字的名稱,或者是某個物體的計量單位。一般性我們對個體的理解是一個人,而且這個人必須是社會的人,處于某個群體之中,在這個群體中有區別于他人的身份和地位,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個體的作用和力量一直被人們忽略著。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個人必須服從集體,但在大多數時候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是一致的,只有個人的利益和價值實現了,集體的利益和價值才能實現。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注重個人的利益和價值,把個體的力量和價值提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高度,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思想觀念。個體是獨立的,只要他肯努力,也一樣會得到成功。也許在大多數人的概念中,也認為個體就指個人。馬克思曾這樣定義人的概念,他說,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也明確的突出了人在社會中的重要性和價值。不管是個人還是群體中特定的主體,都是組成社會關系總和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個體誠信被當做誠信的一個基本問題來討論。中國古人非常重視個體誠信,把它作為一個人能否在社會上立足的最基本的品格,比起現代人他們更注重把自身誠信當成是修身養心,完善自身最重要的品格,例如望梅止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還有很多典故都可以證明這一點,也許在現代人眼里,中國古人是有些迂腐的,他們的言論早就過時了,向他們一般行事在這個到處充滿利益誘惑的時代是不能生存的。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是選擇利益還是選擇道德,亞當斯密認為,一手抓利益,一手抓道德。但在現實生活中利益與道德往往是沖突的,這就給我們做一個誠信的人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一個人不講誠信了,兩個人不講誠信了,百個人不講誠信了,也許社會就亂套了。
(二)群體誠信。
群體,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結合到一起,彼此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聯系的兩人以上的人群。
是相對于個體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幾個人就能構成群體。群體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以一定的方式聯系在一起進行活動的人群。如家庭、單位、企業等,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體中,在這個群體中我們能否找到安全感和歸屬感,是我們能否幸福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拿一個企業來說,員工之間是否能以誠相待,是否能遵守一定的職業道德,是否能為了共同的目標去團結奮斗,當個體利益與群體利益相沖突時,該怎樣抉擇,都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和每個個體的自身利益。所以該怎樣維系群體誠信,使個體利益和群體利益達到統一,顯得尤為重要。企業的誠信與企業在社會上能否承擔道德責任等緊密相關。
(三)社會誠信。
社會指由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構成的整體。社會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構建而成社群,占據一定領土,并且逐漸形成其獨特文化和風俗習慣。社會分為人類社會和自然社會,但由于社會一般被認為是人類所特有的,所以社會和人類社會一般具有相同的含義。進行社會誠信的相關研究,對當代中國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是理論意義。如前所述,誠信具有普遍性,它是我國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重要道德規范之一,它在生活中既表現為社會公共道德,又表現為群體品德,還表現為個體道德,它存在于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行為發揮著道德規范的約束作用。在過去的社會生活中,人們只重視個人的自身道德品格,很少從宏觀的角度把它放社會生活中較集中和系統的來研究,所以對誠信的論述難免有不足之處,需要我們來完善它。怎樣運用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的指導,用最客觀的方式重新詮釋誠信的理論思想,倫理特點和倫理價值,對建立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我國剛剛步入正軌,加入世貿組織,給我國的市場經濟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我們該怎樣來應對這種挑戰呢?從實質上來講,市場經濟就是契約經濟,就是信用經濟,也就是要求我們講誠信,在全球化經濟的挑戰中能立足,最好的規則就是講誠信。在中國建立社會誠信體系,是時代的需要,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我國要繼往開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使人們的生活更上一個臺階,建立誠信中國,是社會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誠信在會計職業道德中的核心地位與作用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指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對會計職業行為及職業活動的系統要求或明文規定。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會計人員在會計職業活動中必須要遵守的職業道德?;跁嫻ぷ鞯奶厥庑院臀覈鴷嬋藛T誠信缺失的真實狀況,我們在借鑒西方建設會計職業道德中的先進經驗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對公民道德約束的道德規則。
筆者非常認同把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依法辦事和保守秘密等十項內容作為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從事會計工作的主體主要有企業或單位的會計人員和會計中介機構的注冊會計師,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正是針對它們二者的,要求它們以真實的會計信息為基礎從事會計工作。會計人員必須按照我國現行的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現行的會計準則,以真實的會計原始資料,進行記賬,核算、做賬等幾個重要階段,為會計資料的使用者提供合準則、合法律、完整準確和真實的會計信息。注冊會計師其實對企業或單位的會計工作起著監督的作用,因為他比一般的會計人員更有獨立性,他可以對企業或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運用獨立的審計準則進行社會監督,所以會計人員和注冊會計師都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內容的規范對象,會計人員和注冊會計師都要積極地去遵循它,為會計行業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形象,以提高全社會的會計職業道德。
在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十項主要內容中,愛崗敬業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前提條件,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基礎。誠信是做好會計工作的根本,是會計職業道德的精髓,關系到會計信息質量和會計職業的社會聲譽。廉潔自律就是將一定的具體標準作為具體行為或言行的參照物,進行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用道德觀念自覺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陀^公正就是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真實地記錄和反映實際經濟業務事項,使所有數據真實、可靠。堅持準則,要求會計人員在處理業務過程中,嚴格按照會計法律制度辦事,不為主觀或他人意志左右。提高技能,要求會計人員提高職業技能和專業勝任能力,以適應工作需要。參與管理是會計核算職能的延伸,是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強化服務是做好會計工作,提高會計職業聲譽的重要途徑。依法辦事是對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對會計人員履行職務職責的基本要求。保守秘密是指會計人員對在執行業務過程中直接或間接所獲悉的有關企業和國家的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進行保密,不得傳播或指使他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