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缺失探析
【第一章】注冊會計師從業道德問題探究緒論
【第二章】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發展概述
【第三章】注冊會計師道德構建的現狀
【第四章】注會職業道德缺失的影響及案例分析
【第五章】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
【第六章】提高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對策
【總結/參考文獻】CPA職業道德的建設研究總結與參考文獻
第 4 章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的影響及案例分析
4.1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的影響
4.1.1 造成投資者經濟損失
在美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會導致審計報告失真,無法真實的反應被審企業的財務狀況。上市公司利用這一點,夸大公司虛假財務信息,維持公司良好的市場形象,導致投資者搶購,抬高公司的股價,從而使得投資者財富被操縱者轉移。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安達信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違背職業道德,出具虛假審計報告,致使安然公司財務舞弊案未能得以披露。這導致的直接經濟后果是 660 億美元的市值損失,當公司股票從 90 美元跌到不足 1 美元時,投資者的財富因為股票大跌損失達 400多億元[38].2002 年,由于安達信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違背職業道德,導致出具的審計報表未能揭示世通公司的財務舞弊行為,給投資者帶來了數以千億美元的財物損失。
1999 年 6 月 24 日,世通公司市值為 1150 億美元,在丑聞公開恢復交易的 2002 年 7月 1 日,市值縮水為 3 億美元以下,3 年內近 1150 億美元蒸發一空。僅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等 10 家機構投資者損失的財富就達到 30 億美元[39].在我國,借助注冊會計師違背職業道德出具虛假審計報告,上市公司同樣可以實現融資,包括首次發行(IPO)和配股、增發和發行可轉債等再次融資。上市公司利用虛假的財務指標使得原來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達到上市的要求,成功上市;使得根據原來的財務指標只能融較少資金的公司獲得更多的資金。在典型的審計失敗案件中,紅光實業、藍田股份、東方鍋爐、麥科特等就屬于這種情況。另外,上市公司通過財務報告舞弊來實現操縱股價的目的,如瓊民源公司利用虛假的財務報告操縱市場,使得控股股東在二級市場中獲得非法的收益。所有這些財務報告造假,注冊會計師都沒有加以揭示,導致了審計失敗的發生,使得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如 2001 年 9 月 5 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銀廣夏的違規事實,9 月 10 日至 9 月 28 日,公司股票連續跌停 14 個交易日。股價從 30.77 元跌到 7.05 元。瓊民源因為利用虛假財務信息操縱股價于 1997 年 2 月被查停牌,10 萬多股民在焦急與等待中度過漫長的兩年。證券市場就是以流動性為特點,長達兩年的停止交易,使得股票失去了流動性,給投資者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4.1.2 損害行業誠信度
國務院辦公廳曾經發文強調,誠信是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安家之本,是注冊會計師行業長期生存的基石。注冊會計師行業要想健康發展,就必須堅持把誠信制度作為行業生存的生命線;把保護公眾利益作為行業的根本宗旨;把職業道德建設作為核心工作,同時堅定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立場。只有這樣,注冊會計師行業才能使公眾信服,受公眾尊重,從而健康、長久的生存發展。作為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微觀個體,注冊會計師在承擔審計業務時,不僅僅要向委托單位承擔審計責任,而且還要對社會公眾負責。注冊會計師要堅持把大眾利益放在首位,不得受外界的影響,做出損害社會公眾利益的執業行為。然而,注冊會計師在實際執業過程中卻并非如此。
根據中注協發布的 2013 年年報審計情況快報(第十三期)可以發現,35 家會計師事務所共為 321 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審計報告。其中,滬市主板 121 家,深市主板 56家,中小企業板 89 家,創業板 55 家。而從審計報告意見類型來看,313 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標準審計報告,5 家上市公司(海德股份、*ST 南化、攀鋼釩鈦、黑化股份和ST 獅頭)被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僅有 3 家上市公司(錢江摩托、*ST 景谷和大有能源)被出具了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被出具非標準無保留審計報告的審計費用都較低,而被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審計費用卻很高。
這就使得社會大眾認為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是一種"風險低、收益高"的經濟活動[40].不少注冊會計師為了追求自身利益,違背職業道德守則,對財務造假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近些年發生的諸如銀廣夏、綠大地、萬福生科等審計造假案件,其影響力之大以致于會計師事務所失去了社會公信力[41].
縱觀這些審計造假案件,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的行為,不僅僅導致會計師事務所遭遇相應的處罰,更為糟糕的是損害了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名譽,使得社會大眾不信任注冊會計師行業。在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的問題,極大的傷害了人們對于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信任,阻礙了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健康發展。
4.1.3 沖擊證券市場
證券市場是一個陌生人之間的交易市場,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這就需要一些獨立的中介機構來降低信息不對稱,于是會計師事務所應運而生,注冊會計師承擔了這份使命。注冊會計師的根本任務就是保證交易者之間的公開、公平和公正,進而保證市場的效率。當交易者之間存在虛假欺詐,會增加交易成本,使得正常的交易無法進行,只能縮小交易范圍,降低交易頻率,甚至停止交易。
注冊會計師違背職業道德,出具虛假審計報告的行為,極大的損害了行業的社會公信力,破壞了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信心和對上市公司的信任。證券市場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信用基礎和"公開、公平和公正"原則受到極大的腐蝕,證券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有所下降。如 2001 年國內發生了銀廣夏財務報告舞弊事件和負責主審的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失敗遭到處罰事件。據證監會統計,2002 年 1-4 月共有 26 家公司發行 A股,同比下降 39.53%;證券市場共計籌資 288.4 億元,同比下降 56.55%;股票成交金額同比減少 29.48%;證券投資基金成交金額同比下降 42.33% .這些數據顯示,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導致證券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發生了較大的下降。
4.2 案例分析
4.2.1 相關背景介紹
從前文的論述中可以看出,職業道德缺失確實會導致一些負面影響的發生。為了更好的說明這些負面影響,本文試圖通過分析"綠大地"審計造假案,來具體探討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所帶來的影響。
所謂的"綠大地"公司,全稱是云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創立于 1996年 6 月,主要經營特色苗木的種植與銷售、綠化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是近些年剛起步的新興苗木行業。2001 年 3 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于 2007 年 12 月 21 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功募集資金 3.46 億元。上市不僅使得綠大地一舉成為了云南省首家民營上市公司,而且還使得綠大地掌門人何學葵以 11 億身家榮登胡潤富豪榜。然而,好景不長。2010 年開始,綠大地就因涉嫌財務造假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中間歷時四年多,直到 2013 年 3 月,調查才結束。"綠大地"案也被稱為繼"銀廣夏"之后中國 A 股市場中小板審計失敗第一案4.2.2 "綠大地"事件發生進程。
2010 年 3 月,因涉嫌財務造假,"綠大地"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10 年 9 月,證監會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正式立案調查。
2011 年 3 月 17 日,董事長何學葵因涉嫌欺詐發行股票罪被公安機關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