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績效審計的理論基礎
充分了解政府績效審計的理論基礎是審計人員必備的理論知識,能夠有效的緩解和規避政府績效審計工作中的風險和失誤,提高審計的效率和效果,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筆者就政府績效審計的內涵、內容以及特征等理論基礎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研究。政府績效審計是國家審計機關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對政府及其部門、其他組織所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進行客觀的審計和評價,并提出相關的指導意見的過程。從政府績效審計的評價層次分析和研究發現,現階段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內容主要分為公共部門績效審計,即對政府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整體的分析和評價;公共項目績效審計,即重點層面的評價,主要審計內容為政府的職責履行情況,也可以理解為對政府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績效審計;公共資源績效審計三個層面,公共資源績效審計是指單項層面的績效審計,即主要對政府使用的公共資源的合理性、經濟性、效益性進行績效審計。而就政府績效審計的特點來看,主要表現為審計范圍的廣泛性、審計標準和方法的多樣性、審計過程的延續性、審計結論的建設性幾個方面。
二、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現狀及創新與發現政府審計工作的必要性
據調查,雖然現階段國家的審計機構逐漸意識到了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一些歷史因素、人為因素、制度因素、經濟因素等一些主客觀因素使得我國的政府績效審計工作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對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理論研究不夠深入,大多研究的還是國外績效審計的先進經驗及做法,尚未形成基于國情的理論體系;第二,隨著政府經濟活動和資金使用范圍的不斷拓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績效審計的工作量,同時政府績效審計評價體系建立相對滯后,導致績效審計開展難度大、評價無標準的現狀;第三,現階段審計部門的工作人員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還有待提高,政府績效審計人才還比較匱乏,此外,一些審計人員的職業素養不夠,進而給政府績效審計工作埋下了潛在的風險。而創新與發展政府績效審計工作不僅能夠有效的解決現階段我國政府績效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而且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需要,是促進政府形成廉潔、高效的工作氛圍的需要,同時能夠有效的提高政府財政支出的績效,在確保政府相關職能正常發揮并實現價值最大化的基礎上促進國民經濟和民眾事業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三、政府績效審計創新與發展的途徑研究
由上述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發現,創新與發展政府績效審計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務,所以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和所學習的理論知識提出了幾點切實可行的創新與發展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途徑,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1.創新政府績效審計的理念。創新政府績效審計的理念是創新與發展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所以需要從以下四點出發,第一,要明確政府績效審計工作開展的終極目標,即以提高國家治理水平、優化國家治理結構、改善國家治理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和進步為政府績效審計的終極目標;第二,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障人民群眾利益為根本的績效監督和審計原則;第三,要改變被審計人員對績效審計工作的認識程度,從被動的接受績效審計轉變為配合和重視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第四,審計人員要把政府績效審計的重點放在公共資金、公共資源、公共項目的審計上,使其能夠切實的發揮既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而使得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率都得到穩步的提高。
2.創新政府績效審計的計劃管理工作。計劃管理工作是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核心內容,所以創新計劃管理工作對于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創新和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而計劃管理工作的創新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要完善計劃管理機制,即在充分的掌握和了解我國經濟結構轉型中最需要解決問題的基礎上,以穩增長、惠民生為根本原則確定政府績效審計的重點項目和資金,以做好政府政策實施效益的審計工作;第二,要優化審計項目立項機制,也就是說在確定審計立項的項目庫時要做好立項前的分析和調查工作,充分調查公共衛生、科技教育、社會保障等各個領域重點關注的問題,以確保審計工作的高效開展;第三要完善項目計劃執行和控制機制,即政府績效審計工作開展時要確保審前調查、編制方案、現場審計、草擬報告以及出具報告等各個環節的嚴格開展,確保每個環節的有效性和應有價值的發揮。
3.創新政府績效審計的方法。政府績效審計工作方法的創新是創新與發展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關鍵,所以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以優化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模式和思路,提高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優化和擴充政府績效審計工作既有的方法,政府審計工作的開展除了使用財政財務收支審計中廣泛使用的審閱、觀察、計算、分析等審計方法之外,還可以使用調查研究法、統計分析法、經濟分析法等方法,將審計學、管理學、經濟學等方面的知識進行有機的統一和結合;二是要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力度,推進政府績效審計的信息技術體系的建設和實施,通過現代化的信息系統和聯網跟蹤審計等方法在減少審計人員壓力的基礎上提高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引進現代化的績效審計方法,例如平衡積分卡等方式,從不同的維度對政府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的審計和分析,利用量化的數據充分的展現績效審計的結果。
4.提高審計人員的創新意識。眾所周知,21世紀是人才的競爭,所以要想創新與發展政府績效審計工作就必須提高審計人員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所以審計部門一方面可以引進更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比較高,創新能力比較強的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對既有人才的培養力度,鼓勵其數據終身學習的意識,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政府績效評價方法,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與此同時,要完善相關的獎懲機制和激勵機制,將其與相關工作人員的績效直接掛鉤,以提高政府績效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工作積極性。
四、結語
通過上述的分析和研究發現,相比國外發達國家的政府績效審計工作,我國的政府績效審計工作還處于一個探索和發展的階段,其未來的發展任重而道遠,但政府績效審計的創新與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相關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和研究,所以業內人士一定要以提高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績效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掌握我國的國情和現階段政府績效審計的現狀,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及時的提出創新和發展的建議,這樣一來能夠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基礎上促進我國政府績效審計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高,進而為國民經濟的進步和民眾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康海新。關于績效審計研究的新思考。[J].《經濟視野》。2014(02)
[2]張玉杰 .政府公共財政績效審計研究。[D].《河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