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當前國內政府績效審計問題探析
【第一章】我國政府績效審計面臨的困境研究緒論
【第二章】績效審計的相關概念
【第三章】我國當前績效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4.1 4.2】績效審計工作情況
【4.3 - 4.5】績效審計評價結論和績效分析
【第五章】推動我國績效審計發展的對策
【結語/參考文獻】完善政府績效審計的措施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四章 績效審計的實踐探索與案例分析
財政公共項目專項資金審計評價是財政專項資金績效審計實務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此項工作對于今后改進和加強財政專項資金預算管理,促進各單位和各部門進一步調整專項資金投資結構、優化專項投資方向、加強專項資金管理,提高專項資金投資效益有著重要作用。
我國開展政府績效審計最早、最有成效的城市是深圳市。作為一個已經發展了三十多年的經濟特區,深圳市堅持了小政府、大社會的行政管理模式,市場經濟較為發達,政府職能較傾向于公共服務。近年來,深圳市政府提出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構建和諧城市的口號,深圳市民目前已經具備一定的民主意識和效益觀念。
深圳市制定的《深圳經濟特區審計監督條例》要求深圳市的審計機關必須加強對本級各部門的政府績效審計程序工作,在每年第四季度提交政府績效審計報告。此外,深圳市制定的《深圳經濟特區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監督條例》進一步明確了政府績效審計程序的內涵、要求、目標、和方法等。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審計監督工作的決定》中要求,市人大常委會要專門聽取政府績效審計工作報告,深圳市政府績效審計目前已經得到廣泛認可。
2002 年,深圳市審計局組織實施了第一個政府績效審計項目--某衛生系統醫療設備采購及大型醫療設備使用管理績效審計。此后,深圳市審計局每年投入政府績效審計的力量不斷增加,2010 年以來每年分領域、分專題的開展績效審計,先后選擇社會建設、公共交通、生態文明、民生建設等領域實施專題審計,近五年來共完成獨立類型的績效審計項目 38 個,審查評價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履行職責時財政資金和公共資源管理使用所達到的經濟、效率和效果程度,開創了深圳市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新局面,掀起了深圳"審計風暴",提高了政府的工作績效。
深圳市的績效審計以組織實施獨立類型的政府績效審計項目為主,根據被審計項目的資源運用目標和績效審計內容的不同,深圳績效審計項目以下面五種類型開展。在預算執行績效審計方面,有深圳市環保部門預算績效審計、深圳大學部門預算績效審計、市教育局直屬所中小學教育經費管理使用績效審計等;在專項資金績效審計方面,有市經濟合作發展基金和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績效審計、科技三項費用績效審計等;在建設項目績效審計方面,有深圳市實施的海上田園風光旅游區績效審計、經濟特區污水處理廠項目績效審計、深圳市婦女兒童大廈項目績效審計等;在公益事業績效審計方面,有深圳大學城績效審計、青少年活動中心績效審計、市電子警察及道路交通設施管理使用績效審計;在資源利用績效審計方面,有高新技術產業帶利用土地經濟價值績效審計調查、大工業區建設與管理績效審計調查等。
在中國政府的支持和最高審計機關的指導下,中國各級審計機關通過努力積極改進績效審計環境,積極探索政府績效審計的實現方式,各地政府績效審計蓬勃發展。 上海借鑒深圳開展績效審計的經驗與收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上海市審計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認真貫徹市人大常委會提出的要求和市政府的部署,把服務改革創新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始終,按照全口徑預算管理的要求,深化財政、政府投資、民生、資源環境等領域的審計,開展了如大氣污染防治財政資金使用、福利彩票資金募集和公益金使用管理、機構養老績效審計等績效審計。繼續加大對重要政策執行、經濟運行質量和績效的關注力度,注重從體制機制和政策等層面提出建議,有效服務于本市改革創新大局,充分發揮了審計監督的"免疫系統"功能和建設性作用。
筆者結合上海對照深圳開展的對上海市衛生計生委 2013 年度設備購置項目績效審計評價的工作,具體研究案例為 A 醫院,分析績效審計評價的主要環節和內容。本次績效評價從項目決策、項目管理和項目績效著手,以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評價,對《2013 年度購置》項目的產出和效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1.項目立項背景及目的。
醫療設備是醫療水平和質量得以提高和改進的外部物質支撐。A 醫院作為上海市干部保健基地,為進一步發展重點科室、提升整體診療水平、創建特色服務項目提供技術設施保障,提高疾病診斷率及康復治療效果,結合 "十二五"發展戰略和影像中心醫療設備更新三年計劃(2012-2014)的要求,在維護、使用好現有設備和提高使用效率的基礎上,2013 年擬更新一批先進醫療設備,以滿足干部保健工作的需求和適宜技術的開展。
2.預算資金來源及使用情況。
本專項資金來源于上海市財政,項目預算 1000 萬元,于 2013 年 2 月獲得市財政批復(滬財預[2013]8 號),實際使用 988.30 萬元,自籌支出 23 萬元,實際支出 1011.30 萬元。
3.實施情況。
2012 年 11 月由 A 醫院向上海市財政局進行專項設備購置申報 1000 萬元財政預算,于 2013 年 2 月獲得上海市財政局正式批復,執行金額為 1000 萬元。此項目計劃安排執行時間為 2013 年 1 月至 2013 年 9 月。
在項目獲得財政批復后,A 醫院即由醫學工程部組織開展相關項目的進口產品論證申報工作,于 2013 年 2 月 23 日,按上海市財政局關于轉發《財政部關于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的通知精神,上報上海市衛生計生委要求對四項涉及 10 臺醫療設備購置項目進行進口產品采購論證、審核;同年 3 月 7日即由市衛計委組織專家論證并同意購置進口產品、3 月 18 日經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審核同意并報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財政局于 2013 年 4 月 17 日批復同意上述設備購置項目采購進口產品。
完成上述政府采購前期工作后,A 醫院即按政府采購相關流程要求,于 2013年 5 月始委托上海機電設備招標有限公司進行國內公開招標采購。經招標公示、接受投標文件、開評標、定標、中標公示與通知、合同簽訂等一系列政府采購流程,完成采購任務,于 2013 年 9 月向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報送分散采購支付申請,并協同《集中采購支付申請表》、《委托代理協議》復印件、《中標(成交)通知書》
復印件、采購合同原件、復印件、貨物交付驗收單、發票復印件、政府采購審批情況告知單、公開招標評標報告、費用報銷匯總單、固定資產入庫單等資料至市衛生計生委辦理審批手續。市衛生計生委審核后報市財政局審批,市財政局審批同意后付款至供應商,完成整個項目執行。
4.組織及管理。
本項目資金撥付單位是上海市財政局,項目主管部門為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具體由 A 醫院組織實施。A 醫院作為本項目的預算執行單位,主要負責項目預算和年度計劃的編制、資金支付的日常工作、招投標管理等。該項目屬于一次性采購項目,涉及財務處、醫學工程科、項目需求臨床科室等。
項目組織實施由財務處牽頭負責統籌管理、協調、督導項目開展,醫學工程科負責組織招投標采購工作的實施,項目各個需求科室,如康復科、檢驗科、放射科等各科負責人負責各具體項目需求文件的編制、進口產品論證資料的編寫、到貨設備的驗收工作等。項目組織架構清晰、各部門職責分工明確,自上而下形成了管理條線,為項目實施提供了保障。
(二)績效目標。
A 醫院"2013 年度設備購置"專項資金的總體績效目標為更新一批先進醫療設備,以滿足干部保健工作的需求和適宜技術的開展。
根據《2013 年度設備購置》項目明細,具體分項目的績效目標如下:
1.隨著上海市人群老齡化的加劇,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顯著增加,其相關的腰椎骨折、髖部骨折、橈骨遠端骨折發病率也明顯上升。骨密度是反映骨質疏松程度,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依據?,F有檢查設備處于滿負荷運行狀態,故障率高,作為三年計劃(2012-2014)內容,2013 年繼續引進雙能 X 線對于進一步提高干保對象骨質疏松的檢出率,及時發現和診斷潛在的骨折風險,更好的為干部保健對象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2.超聲診斷在干部保健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患者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提供了技術保障?,F有 2 臺超聲診斷儀使用年限已 8 年余,圖像質量不穩定。
作為三年計劃(2012-2014)內容,2013 年繼續引進兩臺高檔彩色多普勒全身超聲診斷儀,可進一步提高醫療診斷準確率,降低誤診率,減少療養員等待時間,及時發現和診斷潛在的疾病,更好地為干部保健對象服務。
3.基因檢驗檢測設備的使用可以起到以下作用:分子檢測,包括肝炎、性病、呼吸道、手足口病、遺傳病、腫瘤等方面;個體化健康風險評估,包括個體化疾病風險評估、耐藥性、疾病治療方案等方面;臨床科研,包括疾病基因關聯分析、突變位點篩查、表觀基因組學、指導用藥等方面。
4.醫療保健康復是 A 醫院的服務主體及特色,積極豐富和發展十分必要?,F有康復治療設備已使用十余年,故障頻發,不能滿足療養員的保健需求,更新此三項設備(坐式全自動溫熱牽引設備、激光治療儀及超級神經治療儀),可實現康復治療的多樣化,滿足保健對象康復的多重需求。
二、績效審計工作情況。
(一)績效審計評價目的。
績效審計評價的目的在于加強財政支出的管理,強化支出責任,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體現政府公共服務的目標。本次績效審計評估將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對 A 醫院 2013 年度設備購置項目的產出和效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同時推動項目執行單位規范項目及其資金管理,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的效率,提高產出效益。
(二)績效審計評價工作方案制定過程。
項目審計組根據評價工作規范,針對評價目標,擬定評價工作的具體評價方案,主要內容有:評價對象、評價目的、評價依據、評價指標,評價標準,選取評價方法、工作時間安排、準備評價資料及有關工作要求等。
績效審計評價工作方案設計后,由專家組就《A 醫院 2013 年度設備購置項目財政績效評價工作方案》(簡稱《方案》)的績效評價思路、指標體系、社會調查等內容進行全面評審并提出相應調整建議。本報告依據經專家論證修改后的最終版《方案》(評審后修改稿)要求編制形成。在充分考慮科學性和可行性的基礎下,對指標進行了適當微調。審計組根據專家意見于當月完成《方案》的調整并形成最終版。
(三)績效審計評價原則、評價方法。
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確定遵循相關性、重要性、可比性、系統性和經濟性原則。
相關性是指績效評價指標應與主管部門和單位的績效目標密切相關,與績效的基本內容密切相關,重視評價的初始目的。重要性是指根據績效評價指標在整個評價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設置最具有代表性和最能反映評價要求的評價指標。
可比性是指對相同或類似的評價對象設置共同的績效評價指標,便于評價結果的相互比較與運用。系統性是指績效評價指標的設置應注意指標體系的邏輯關系,將定量與定性指標相結合,系統反映財政支出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等內容。經濟性是指評價數據的獲得應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在合理成本的基礎上收集信息。
根據上述原則,績效評價方法的選用將堅持定量優先、簡便有效的原則。確實不能以客觀的量化指標評價的,將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根據績效情況予以評價,以提高績效評價質量。本次評價,根據評價對象的具體情況,采用比較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社會調查法、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綜合判斷法等方法進行綜合評價。
(四)數據采集方法及過程。
1.政策、文件研究法。
通過研究解讀 A 醫院"十二五"發展戰略和影像中心醫療設備更新三年計劃(2012-2014)、項目申報書、項目自評報告,獲取項目概況、項目目標、績效指標等有用信息。
2.抽查法。
通過對 A 醫院 2013 年度設備購置項目專項資金的財務支出憑證抽查、項目招投標文件、采購合同、委托協議、實施過程中的跟蹤、實施后期匯報材料等資料的抽查,獲取指標體系評分所需依據。
3.社會調查法。
通過對項目相關方開展調查、訪談與實地勘測,進一步獲取項目相關數據與重要信息,并對指標體系評價結果起到進一步論證作用;通過專家論證,不斷完善評價內容。
(五)績效審計評價實施過程。
審計組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明確了評價目的、評價方法、指標體系、評價標準、社會調查方案等。在按照工作方案,經過數據采集、問卷調查、訪談、數據分析和報告撰寫等環節,完成了績效審計評價工作。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準備階段:根據本項目的特點,成立了績效審計評價項目組,審計組成員的專業涉及財務、審計、實驗室管理、儀器招標采購等。在此階段項目組進行實地勘察,與項目實施單位負責人進行訪談,涉及的被訪者有單位及醫學工程科負責人、財務部門負責人、物理診斷科負責人、放射科負責人、檢驗科負責人、康復科負責人。完成了相關政策、文獻和資料的收集,了解了項目立項依據、項目績效目標,初步確定了項目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等,形成了評價方案初稿。
2.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確定階段:項目組以評價方案為基礎,與被評價方經過溝通并開展基礎數據取數工作,再經過專家討論會,修改確定了本項目績效評價的指標、方法和打分標準,最終形成評價方案。
3.收集相關數據和資料,運用指標體系對項目績效進行評價:審計組依據評價方案,對被評價方提供的自評報告、單位相關的規章制度、上海市財政支出項目績效目標申報表、項目預算三級明細表、項目經費支出明細表以及財務審計報告、評價指標基礎數據取數資料等進行了認真細致地審閱后。同時,翻閱了財務支出憑證、招標采購記錄及其相關檔案資料和證據,對照評價指標進行了打分,獲得了該項目的綜合評價指數,撰寫了項目績效評價報告初稿。
4.反饋及專家評審會:將評價結果與被評價方進行反饋后,組織召開專家評審會,根據專家會的修改意見形成最終的評價報告。
(六)績效審計評價的局限性。
1.本次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的設定是根據相關文件和政策的要求,在上海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框架的基礎上,對原有立項申報書制訂的部分不合理績效指標結合本項目的特點進行調整、完善的基礎上制定的,不同的評價機構制定的指標可能會存在差異,也可能不完全反映項目全貌。
2.由于本項目的內容為儀器設備的采購,其效益的產生更多地體現在基于該儀器所開展的項目運用到實際服務項目的效果,遠期效益大于短期效益。因此,僅在儀器購置并開展項目服務一年即開展評估不一定能全面衡量項目實施帶來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