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國政府績效審計的評價標準問題探析
【引言 第一章】政府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引言
【第二章】政府績效審計評價的理論基礎與相關概念界定
【第三章】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考評標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第四章】構建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評價標準
【第四章 第四節】審計評價標準中具體指標的選取
【第五章】政府績效審計評判標準的保障體系
【總結/參考文獻】政府績效審計的評估指標研究總結與參考文獻
6 總結與展望
自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政府績效審計在世界范圍內廣泛的開展了起來,已經成為了國際政府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世界審計發展的先進水平。在我國,政府績效審計雖然仍處于起步的階段,但是,隨著政府重視程度的加深,政府績效審計勢必會在我國更大范圍內迅速發展。而政府績效審計的發展又需要有較為規范和系統的評價標準,這也正是我國目前所缺乏的。
本文以受托責任理論、新公共管理理論、科學發展觀理論以及平衡計分卡理論作為理論基礎,對政府績效審計及其評價標準進行了相關的概念界定。通過對國外的政府績效審計的四個發展階段的概括,分析了績效審計發展的必要性和評價標準的重要意義,為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發展找到可鑒之處。同時列舉了審計署發布的一些推動政府績效審計在我國的發展的規劃,以及我國學者關于政府績效審計的評價標準的研究。闡述了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發展現狀,指出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問題和不足產生的原因。
在闡述了政府績效審計評價標準選擇的原則之后,對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審計對象進行了設定,分別是對政府機構進行整體層面績效審計、對公共投資項目進行的重點層面的績效審計以及對公共資源進行的單項層面的績效審計,希望能夠使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評價標準更加具有針對性,從而建立一個較為系統的政府績效審計的評價標準。最后是對于評價標準中具體指標的選取。
首先,引入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作為一級的評價標準,并對這四個維度進行了適用于政府績效審計評價標準的解讀,使之能夠適用于政府績效審計;其次,將政府績效審計的內容作為二級的基礎性的標準,并將政府績效審計的內容由原來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的"3E"層面,擴展為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環境性和公平性的"5E"層面,從而使其能夠更加適應現在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求;最后,將這兩級的標準相結合,建立一個兩級的標準體系,從而完善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評價標準,使之更加系統。在文章的最后,筆者還列示了一些其他的保障體系,希望能在這些保障體系的共同作用下,促進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評價標準建立。
參考文獻:
[1] Ali,G.N.Operational auditing practices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Implications for governmentaudit in the state of Kuwait.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Ph.D.1986.
[2] Basset,R.D.A critical study of operations auditing.The American University.Ph.D.1972.
[3] Funkhouser. The spread of performance auditing among American cities.The University ofMissouri-Kansas City.Ph.D.2000.
[4] John, D.H., S.J.Luda,&W.K., Judith. Performance auditing in Municipal fovernments. The GovernmentAccountants Journal ,1993.
[5] Knight, L.M.The performance post audit in state government:An analysis of its nature,itspurpose,and itspossibility.MSU Business Studies.EastLansing: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1967.
[6] Malan,M.R. performance auditing in local government Chicago. Government Finance OfficersAssociation,1984.
[7] Ron Kluvers. Accountability for Performance in Local Government,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Administration,2003,(3)。
[8] 白景明。如何構建政府績效評價體系[J].財經論叢,2005,(3):37‐41.
[9] 白憲生。關于績效審計評價標準體系的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7):137‐139.
[10] 陳宋生。政府績效審計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11] 陳文新。淺談經濟效益審計的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J].經濟教育研究,1996,(12):51‐54.
[12] 陳希暉,周方舒??冃徲嬂碚撆c實踐研討會綜述[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3,(6):110‐112.
[13] 程鳴,李衛斌。經濟刺激背景下政府績效審計評價標準探討[J].財會月刊,2009,(10):62‐63.
[14] 程新生,陶能虹。中、美、法政府績效審計環境比較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0,(12):9‐12.
[15] 馮敬轅。"公共受托責任"視野下的我國政府績效審計[J].經營管理者,2013,(10):288‐289.
[16] 顧蕓。略論經濟效益審計的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標準[J].天津財經學院學報,1999,(6):32‐36.
[17]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財政局課題組。建立公共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的基本思路[J].經濟研究參考,2010,(4),33‐42.
[18] 胡慧娟。政府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初探[J].財會月刊,2006,(7):45‐46.
[19] 李然。環境審計評價標準思考-基于績效審計的視角[J].財會通訊,2010,(3):93‐94.
[20] 李四能。建立我國績效審計評價標準的研究[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0,(4):97‐103.
[21] 李永奇。地方政府行政部門績效審計評價標準的構建[J].現代審計與經濟,2006(2):20‐21.
[22] 梁星,王風華。政府績效審計模糊綜合評價模型探析[J].會計之友,2007,(11):83‐84.
[23] 劉愛東,趙金玲。? 政府投資公共工程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研究‐‐來自問卷調查的經驗證據[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5):31‐38.
[24] 劉秋明。國際政府績效審計研究:一個文獻綜述[J].審計研究,2007,(1): 15‐85.
[25] 劉勇。循環經濟視角下的績效審計評價標準[J].會計之友,2009,(6):82‐83.
[26] 劉勇。循環經濟下政府績效審計評價標準探析[J].審計月刊,2008,(10):28‐30.
[27] 婁祝坤,張川。政府績效審計理論基礎及評價體系構建[J].財會月刊,2013,(3):93‐95.
[28] 羅文潔。我國政府績效審計指標體系探討[J].學術論壇,2006,(9):69‐72.
[29] 孟焰,孫永軍。服務型政府責任要素及國家審計鑒證指標體系框架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4,(2):14‐21.
[30] 潘茂英。? 平衡計分卡下政府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研究[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3):87‐88.
[31] 彭磊。? 基于平衡計分卡下的財政扶貧資金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 現代商業,
2012,(7):168‐169.
[32] 戚振東,吳清華。政府績效審計:國際演進及啟示[J].會計研究,2008,(2):76‐96.
[33] 祁敦芳,葉鵬飛,葉忠明等。政府績效審計[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8.
[34] 邱立全。探經濟效益審計中的幾個問題[J].審計與經濟研究,1994,(2):29‐31.
[35] 審計署哈爾濱特派辦理論研究會課題組。中國特色績效審計方法體系探討[J].審計研究,2013,(4):49‐56.
[36] 宋常。中國特色績效審計制度體系探索[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11):3‐9.
[37] 宋夏云。我國政府績效審計人員的能力框架研究[J].會計研究,2013,(4):89‐94.
[38] 田冠軍,潘松劍。政府績效審計評價體系構建[J].財會通訊,2012,(3):24‐26.
[39] 王昌銳。論我國全面實施政府績效審計的四個基本前提[J].審計月刊,2007,(1):4‐6.
[40] 王惠,歐陽日輝。公共工程投資績效審計評價研究-基于多層次灰色模糊評判法的分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1,(3):23‐30.
[41] 王金會。國外政府績效審計評析與我國績效審計戰略[J].會計研究,2010,(5):75‐82.
[42] 王琦。中外政府績效審計評價的比較研究[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0,(4):22‐23.
[43] 王素梅。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發展的國際比較研究[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1,(3):115‐119.
[44] 吳明芳,吳華萍。從案例看"3E"審計評價標準的選擇。會計之友,2010,(12):79‐81.
[45] 吳秋生。制約我國績效審計快速發展的原因分析[J].會計研究,2008,(7):4‐6.
[46] 吳雯雯。? 平衡計分卡理念在政府績效審計評價中的應用設想[J]. 現代商業,2013,(12):87‐88.
[47] 謝志華,孟麗榮,余應敏。政府績效審計職能之二維層面:解除受托責任與實現決策有用[J].審計研究,2006,(3):28‐32.
[48] 于志平。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發展緩慢的原因分析與對策建議[D].山西,山西財經大學,2009.
[49] 張定安?;谄胶庥嫹挚ǖ墓膊块T績效管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50] 張曦。政府建設項目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基于平衡積分卡[J].經營管理者,2013,(11):15‐17.
[51] 張學軍,劉胥雯。? 政府績效審計標準分析_基于 2008 年至 2010 年審計署政府績效審計項目[J].財會通訊,2012,(12):34‐36.
[52] 趙愛玲,李順鳳?;鶎诱顿Y項目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4,(1):86‐87.
[53] 趙彩霞,張立民,曹麗梅。制度環境對政府績效審計發展的影響研究[J].審計研究,2010,(4):22‐28.
[54] 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最高審計機關第十二屆國際會議關于績效審計、公營企業審計和審計機關質量的總聲明"[C].審計研究,1986,(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