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國政府績效審計的評價標準問題探析
【引言 第一章】政府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引言
【第二章】政府績效審計評價的理論基礎與相關概念界定
【第三章】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考評標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第四章】構建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評價標準
【第四章 第四節】審計評價標準中具體指標的選取
【第五章】政府績效審計評判標準的保障體系
【總結/參考文獻】政府績效審計的評估指標研究總結與參考文獻
5 政府績效審計評價標準的保障體系
政府績效審計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并不是僅僅構建一個評價標準體系就能夠使其很好的運行的,還需要其他方面的保障,這樣才能使政府績效審計真正的運行于我們的政府審計機關,才能真正的使我們建立的評價標準運用于實處。
5.1 加快促進政府職能實質性轉變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演進,一個國家面對的社會主要矛盾以及管理的環境等都會發生變化,因此,政府的職能也要隨之變化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政府審計是審計機關代表國家行使審計監督的權利,是完善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強化經濟管理的重要部分。政府審計的發展與政府職能的變化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那么,作為政府審計的一個方面的政府績效審計,要想在更大范圍內開展起來也需要相應的政府職能的轉變的推動。
我國從十六大以來一直在不斷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尤其是十八大上明確提出了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立服務型政府。建立服務型政府也是世界范圍內政府改革的一個趨勢,促進了政府審計由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向績效審計的轉變,推動了政府績效審計的發展。在服務型政府下,政府的職能由"管制型"轉變為"服務型",由"細職能、大政府"轉變為"寬職能、小政府",由"權力型"轉變為"責任型".
5.2 建立科學合理的預算機制
一個科學合理的政府預算,在以后的預算項目需要調整時,可以直接經過法定的程序進行申報,對于政府的審計機關來說,可以只就被審計單位的預算執行的過程及結果進行績效審計,這不僅減少了審計機關的工作量,而且可以保證審計結果更加的有實用意義。但是就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雖然國家出臺了《預算法》,規定由全國人大對中央和地方的預算草案進行審查,可是這項規定仍舊難以落實。
一方面,我國目前各部門編制的預算都太過于簡陋,很多都是只有總體的數字而缺乏一些詳盡的預算,不僅普通的百姓看不懂,就連一些專業的人士也不明白。另一方面,我們的預算在執行中彈性過大,一些部門在預算之外還留有許多臨時性的支出,這就使我們的預算制度名存實亡,達不到應有的作用。
因此,一定要強化我們的預算編制制度,要對預算編制建立起科學合理嚴格的審議與批準制度,并且要對預算在執行過程中的建立一定的監督機制以及在預算違規后建立起糾錯與問責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強化我國的預算管理制度,為我們進行績效審計提供好的制度環境。
5.3 健全相關準則與法律法規體系
明確的立法保障體系是在我國全面推進政府績效審計工作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通過對一些績效審計發展的好的國家的研究發現這些國家無一不是擁有明確的立法,使績效審計能夠依法開展,這樣就使得績效審計有章可循了。前文曾介紹過,在 1972 年美國就已經制定了與績效審計相關的準則,并在此后又對該準則進行了多次的修訂,使其更加完善;與美國相同的還有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這些國家績效審計的迅速發展也警示著我們,我們應該建立起相關的準則或者明確的法律法規體系。
在我國的深圳以及青島等先行進行績效審計的地區,在實施之初,也曾進行相關的"小立法",有相關的規定,從而推動了當地的政府績效審計的發展,這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因此,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出發,健全我國的政府績效審計相關的規范體系。第一,立法層面,制定關于政府績效審計的審計法,以從法律層面上維護績效審計的權威性;第二,準則層面,要制定相關的《政府績效審計準則》,從而更加細致的規范政府績效審計實施的程序;第三,職業規范層面,制定相關的《政府績效審計職業規則》,從而加強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與職業道德,提高整體的水平。
相信通過以上三個層面就能建立起屬于我國的與政府績效審計相關的法律規范,從而為我國全面推行政府績效審計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5.4 加強政府績效審計隊伍建設
現階段,我國急需培養一批擁有相關的績效審計專業知識的審計人員,因為無論我們的指標設置的多么完善,立法建立的多么嚴苛,審計人員不會用,也是無濟于事的。
只有使我們的審計人員充分認識到政府績效審計的重要意義,愿意并且有能力進行績效審計,這才是政府績效審計發展最關鍵的因素。因此,我們的審計機關可以專門采用培訓的方式,對我們的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向他們詳細的介紹我們的政府績效審計,宣傳一些相關的績效審計的經驗和做法,使他們能夠真正的了解政府績效審計,提高審計機關開展績效審計的能力。同時,我們還可以嚴格我們的準入機制,對于新進的工作人員,要有相關方面的實踐經驗或者理論經驗,以此來充盈我們的審計隊伍。當然了,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建立起適當的關于績效審計成果利用或者業績考核的機制,以解決審計工作導向性的問題,充分調動審計機關工作人員規范的開展績效審計,同時積極的提高其績效審計工作水平。
最后,我們的審計機關還應當結合相應的績效審計的實踐活動,積極的開展技術方面的研發工作,為提高政府績效審計的質量提供技術上的支持。相信加強了我國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審計隊伍的綜合素質,就能為我國績效審計的持續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