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TNAS 系統是一種新型的網絡管理系統,該系統通過以動態網絡管理為基礎,綜合利用空間管理資源,結合實際情況,最終實現網絡通信綜合管理的目標。該系統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大規模工程,需要我們逐步進行實施,充分發揮該系統在實際工作中的輔助作用,以達到全面信息化的目標。一般來講,TNAS 系統由設備管理、光纖檢測和現場作業三個部分組成,下文將對這三個部分進行詳細分析。
一、設備管理部分
設備管理部分是 TNAS 系統的主要部分,該部分形象比較直觀,且操作簡單,大部分功能通過點擊設備按鈕就可以實現。地理信息系統(Geo-Information System,簡稱 GIS)技術是該部分的主要支撐,他可以支持圖數、數圖的雙向信息合成,通過該設備可以實現通信網絡的資源管理。該系統的數據庫、開發工具等都采用了目前最先進的技術手段,其主要特點包括:
1.1 綜合通信網絡模型
TNAS 系統支持通信網絡模型的建立,可以為通信網絡提供方便快捷的圖形編輯工具,可以建立多方面的信息,實現信息的統一綜合化管理,同時還可以對信息進行全面的維護,掌握通信網絡的運行情況。
1.2 查詢資料和分析信源
TNAS 系統可以進行地圖資料檢索查詢,而且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查詢,并通過路由器進行分析,再利用電子地圖找到信源、信宿進行定位,根據這些信息得到相關的技術資料。
1.3 多層次圖形管理
TNAS 系統可以利用圖形縮放、鷹眼燈功能顯示出通信網絡的連接圖,以各種不同的圖符顯示各個不同的物體,通過點擊圖形就可以獲取線路的基本資料,同時對于復雜的現場可以通過視頻方式顯示,以更好地實現提供資料的服務。
1.4 工作流管理
TNAS 系統可以對故障、檢修、巡視等業務進行統一規劃管理,實現角色正確定位、管理流程日志等功能,并且可以與其他模板進行集合。統一規劃管理的業務可以自動進入后臺系統,并按照統一流程實現高效率的工作管理。
1.5 分析統計
分析統計是指 TNAS 系統可以對各項設備資料和故障、檢修、巡視等業務資料進行編輯、統計處理,并按照一定組合生成適當的表格。
通過 TNAS 系統,操作人員可以對復雜的現場進行播映圖像分析,實現對整個網絡情況的一目了然。通過 TNAS 系統也可以實現工作人員對管理信息系統的熟練,從傳統的手工操作轉變為網絡智能操作,使日常工作更具規范化、條理化。當出現網絡故障時,TNAS 系統可以自動響應,這樣可以避免因為不了解設備的基本情況而導致的無法處理故障情況的出現。
目前 TNAS 系統已經可以實現網上查詢,達到了更加開放式的數據庫平臺,充分實現數據庫的可視化分析。設備管理部分與光纖檢測部分進行連接時可以更準確快速的處理故障,并同時從設備的運行中獲取信息,對故障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所以這種可以將故障及時、自動進入處理流程的系統,很好地體現了網絡通信動態化管理的思路。
二、光纖檢測部分
目前在通信系統中,光纖通信逐漸占據主導地位,由于光纖故障造成的系統故障已經達到 90% 以上,并且一旦發生光纖故障就會花費很長時間進行定性、定位,如果還要利用人工檢測光纖就更加增添了工作量,造成工作的被動局面。
光纖檢測主要包括監測站和區域監測中心兩部分組成,主要通過在線檢測和備纖檢測方式對光纖進行檢測和分析,從而掌握光纖的動態信息。通過以上環節實現了通信設備的動態化管理,可以極大地改善通信工作的效率。
光纖的接口方式主要是由區域檢測中心提供控件,嵌入TNAS 系統中,如果發生了意外,會通過控件發出報警信息,并輸出一定的數據。該接口可以提供各種故障提示、故障定位、提供資料等服務,可以將檢測的故障與故障的處理二者進行結合,消除不必要的環節,極大地減少開支,提高處理故障的效率,充分體現了 TNAS 系統動態化的作業思想,發揮了 TNAS 系統的優勢。
三、現場作業部分
現場作業可以實現 TNAS 系統加強對通信網絡管理的目的,但是目前現場作業者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來獲取 TNAS系統中的信息,導致 TNAS 作用受到很大限制。
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措施就是以先進的無線通信技術為基礎,使 TNAS 的外延得以延伸,實現很好的內外溝通,這樣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環境,提升網絡管理水平。
為了 TNAS 系統的擴展性,該系統采用了三層結構模式,包括數據服務器、移動服務器端和移動客戶端。其中移動客戶端主要是為了圖數、數圖的雙向查詢、上傳故障信息等;移動服務器端主要是為了對客戶端的身份進行驗證,對客戶端的請求作出一定的回應等。
結論: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TNAS 系統緩解了通信網運行的壓力,降低了網絡運行成本,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網絡運行的可靠性,使電力通信更好地為廣大用戶服務。但是根據目前技術、經濟水平的限制,TNAS 系統還無法提出滿足所有要求的單一性解決手段,要綜合考慮當地網絡的環境。所以要想在電力通信中全面實現 TNAS 系統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完成。
參 考 文 獻
[1] 袁鶴飛,龔慧卉 . 地理信息系統在國內外應用現狀 [J] 河南測繪,2005,02(21):39-40.
[2] 王海龍,郭清宇 .GIS 的墓本技術和發展趨勢 [J]. 計算機時代,2005,03(10):30-31.
[3] 張靜華 . 一種新的實現鷹眼圖的方法 [J]. 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6,03(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