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在線旅游網創業管理探析
【第一章】旅行網創業發展戰略研究緒論
【第二章】創業管理相關基本理論
【第三章】旅行佳商旅網創業過程及現狀
【4.1 4.2】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在線旅游環境分析
【4.3 4.4】基于SWOT的旅游網戰略選擇分析
【第五章】旅行佳商旅網戰略與管理模式優化方案
【第六章】旅行佳商旅網優化方案實施配套措施
【結論/參考文獻】旅行佳商旅網創業模式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 7 章 結論與展望
7.1 結論
誠如筆者前文所述,其中的網絡和旅游發展前景都是不可估量的,因為它們擁有大量的資源可以進行開發,如果可以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弄成一個旅游電子商務那就會更受社會的廣泛歡迎,也能夠預示著其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行業前景的考量,筆者選擇了以旅行佳這一企業進行案例分析,從而實現從案例層面對在線旅游行業的發展進行分析與展望。
在本文中,筆者以旅行佳商旅網為例,通過 PEST 宏觀環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的行業環境分析和主要競爭對手分析,要注重對企業環境的調查,找出同行之間的威脅和朋友;利用價值體系幫忙找出公司目前存在的優勢和可以彌補的劣勢;通過對企業發展戰略進行分析和調查,對公司整體的發展進行戰略指導,最后制定出一份可以對于同行有攻有守的發展戰略,這也是目前公司最需要的發展指導。也正是在這些理論模型的幫助下,筆者對在線旅游行業和旅行佳的運營優勢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從而得出了如下結論:
首先,在線旅游這一行業的發展本身是互聯網時代下旅游業發展模式的轉型和深化,是一種嶄新的商業運營模式。這一模式在克服舊有的以旅行社和純粹線下模式的弊端基礎上,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多樣化、個性化及價格低廉的旅游服務,并且實現了旅游行業在互聯網線上的再生。同時,鑒于互聯網行業對消費者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線上旅游模式的推出也為旅游企業提供了全新的盈利點,從而使得旅游企業有動力持續進入這一領域進行深耕,并實現企業和行業的協同發展。
其次,對于一些熱愛旅游的年輕人來說,如果能有公司把網絡和旅游結合在一起的話,這不僅會降低了旅游的成本,也提高了旅游企業的發展效率,這不僅對消費者來說是一件省錢的好事也可以幫助旅游企業的加速發展,這在未來也會帶給旅行者們更多的便利。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旅行佳商旅網利用自主開發的線上差旅管理系統和線下呼叫中心進行有效對接,為顧客提供一條龍的服務項目;也會幫助游客整理此行所需的費用,給他們一些合理的旅游建議,降低他們的旅游成本這也會幫助一些旅游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正是這種符合行業發展規律的運營模式,使得旅行佳網可以在旅游行業中持續盈利,并不斷擴容自身的市場規模。
在這篇文章中,筆者最主要的結論就是鑒于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消費方式和市場環境的改變,只有像旅行佳網這樣的基于互聯網平臺和互聯網思維的旅游企業才可能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且獲得持續的盈利,取得市場的領導權。這種對市場環境的適應能力和運行模式的持續創新,才是企業最大的競爭力。
7.2 展望
隨著互聯網革命的深入,現代社會正在經歷一場重構,由此帶來的商業模式革命剛剛興起。參照前三次工業革命所呈現的歷史圖像,這一輪經由互聯網革命所帶來的經濟變遷將更廣泛地影響著人們的消費行為。旅游作為一種體驗性消費,正在逐漸成為大眾消費的一個熱點,這也將帶動整個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作為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龐大經濟體,中國的旅游市場將迎來持續性的市場擴張和發展機遇。與此同時,隨著 30 多年持續的經濟高速增長,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保障。龐大的人口數量和持續增長的經濟水平與消費能力,成為支撐這一行業井噴式發展的基本經濟面。
但是,旅游行業在整體上并沒有完全跟上這一輪互聯網浪潮。在消費品等行業深耕互聯網的同時,旅游行業與互聯網的結合還處于起步階段,完全沒有充分利用互聯網所帶來的模式紅利。盡管諸如攜程、去哪網等品牌已經開始耕耘這片處女地,但是其開發深度、廣度和模式的創新程度都有待進一步提高。
本文正是通過對在線旅游這一新興產業的研究來開辟行業深挖的可能性,從而從案例的層面上來對互聯網時代線上旅游模式的發展進行了一個簡要的展望。
在筆者看來,以旅行佳商旅網為代表的基于互聯網平臺的線上旅游模式,將成為未來旅游行業發展的一個標桿性模式,值得進一步的研究。
致謝
本論文能夠成功的論述主要是感謝南昌大學對我們的關心和指導,才能使我們順利的完成該項目和課程。同時我要感謝蘇海濤教授,作為我的導師,悉心指導我的論文。他對待工作一絲不茍的態度將是我今后工作中的榜樣。另外,要我要感謝 MBA 課程的各位授課老師,使我在短短兩年時間里不僅在管理知識上得到了提高,也充分領略了思想的魅力。
我還要感謝我公司的合伙人鄭曉冰和曲濤,他們在公司的業務和管理上對我論文的指導,對于拿出此論文作為案例分析,他們也給予了充分的理解。
我必須感謝我的父母,我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他們的支持。
最后,我還要感謝兩年同窗的同學們,在你們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受益匪淺!
雖然本論文中夾雜許多人士的觀點,但是本文所有的言論都歸屬于本人。
參考文獻
[1] C.K.Prahalad,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Review, May-June:79-90. 1990.
[2] Quinn,James B.Stategies for Change-Logical Incrementalism[M],Homewood,1L:Irwin. 1980.
[3] 譚勁松,張陽。戰略管理[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
[4] 金碚。論企業競爭力的性質[J].中國工業經濟, 2001 (10):5-10.
[5] 李海艦,聶輝華。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及其戰略選擇[J].中國工業經濟,2002 (9):8-9.
[6] 陳清泰。公司戰略聯盟組織與運作[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1999.
[7] 管益忻。論企業核心競爭力[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0.
[8] 杰弗里?蒂蒙斯(Jeffry A. Timmons)。蒂蒙斯創業學譯叢[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9] William.B.Gartner.“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venturecreation.”1985[10] 威廉?A?薩爾曼。創業管理[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11] 彭鋼。創業教育學[M]. 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12] 錢肇基 . 戰略管理。[M ]. 北京: 中國電力出版社 , 1999[13] 朱炎。創業管理[M ].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14] 張朝枝。 互聯網對旅游分銷渠道的影響[J]. 旅游學刊, 2012,27(8)。
[15] 郭凡生。 中國模式[M] .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6] 侯建娜, 李仙德。 旅游模式[J ]. 世界地理研究。 2011(1)。
[17] Helge Berglann, Es PenR. Moen,Knut Roed, etal. Entre PreneurshiP:Originsand returns.Labour Eeonomies, 2011,18:180-193.
[18] 牛長松。英國高校創業教育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
[19] 馬永紅 , 萬譽 , 李漢邦 . 從兩個創業計劃看美國大學中的創新教育 [J]. 中國高等教育,2010(11):61-62.
[20] 曹勝利,雷家騙。中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報告[M]. 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09.
[21] 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
[22] 李曉華,徐凌霄,丁萌琪。構建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初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6):53-54.
[23] 魯保富。論教育現代化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143-147.
[24] 約瑟夫。熊彼得。經濟發展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25] 高曉杰,曹勝利。創新創業教育一培養新時代始業的開拓者一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綜述[J].中國高等教育研究,2007(7):91-93.
[26] 李志永。日本高校創業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7] 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8] 李若虹。在哈佛和牛津求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9] (德)維特(WITTE, K.)著,魯曼俐譯???。維特的教育[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30] 夏坤,沈鵬。新生頭年計劃:美國高校入學教育的有效途徑[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1-4.
[31] 朱克勤 , 任仲泉 . 關于美國幾所著名高校的流體力學新生研討課 [J]. 力學與實踐,2O05(27)78-80.
[32] Kogut,B.,Chang,S.,1991,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73,pp401-413.
[33] FOSFURI ,A,,Motta,MAND Ronde,T.,2001,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sThrough Workers' Mobility ,Journal of Investment Economics,vol53(1),pp205-222.
[34] Branstetter,L.,2000,I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 Channel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Evidence form Japan's FDI in the United States ,NBER Working Paper No.8015.pp23-35.
[35] [Braun erhjel, P And Svensson,R,1996, Host country characteristics and agglomeration i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pplied Economics 28,pp833-840.
[36] Giorgio Barba Navaretti,2004,Investments Abroad and Performance at Home Evidence fromItalian Multinationals, CEPR Discussion Paper.pp237-258.
[37] 俞曉春。 適合中國的創業管理理論內涵的研究[J]. 現代經濟信息, 2010(16)。
[38] 周艷紅。 試析創業管理理論在創業活動中的作用[J].管理學家,2011(1)。
[39] 陳果,吳德夫。 中國中小企業間接融資對策研究[J]. 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2,24(1)。
[40] 王鐵生。 創業管理與傳統管理的內容比較[J]. 集團經濟研究,2007(25)。
[41] 陳冰磊。 創業管理理論的最新評述[J]. 企業導報, 2011(1)。
[42] 彭鋼。 創業教育學[M]. 杭州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43] 錢肇基。 創業管理[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
[44] 朱炎。 創業管理[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0.
[45] 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 首屆創業學暨企業家精神教育研討會論文集[M].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3.
[46] 李新春,朱仁宏,曾楚宏。 企業家的消失與回歸:論企業家角色[C].創業研究與教育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2006.
[47] 段玉英。 市場營銷調研探討[J]. 前沿,2005(9):97-98.
[48] 張帆,姚福喜。 創業管理的西方主流研究范式--淺談對創業理論研究的啟示[J].晉陽學刊,2006,(6)
[49] 才玉利。 創業管理:管理工作面臨的新挑戰[J]. 南開管理評論,2003(6)。
[50] 王延榮。 創業機制及其架構分析[J]. 學術論壇,2004, (4)。
[51] 林嵩,張幃,邱瓊。 創業過程的研究評述及發展動向[J]. 南開管理評論,2004,(3)。
[52] 卡斯騰拉思, 胡蔚譯,創業者手冊[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
[53] 羅伯特。格蘭特, 胡挺,張海峰譯。 公司戰略管理[M].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1.
[54] 歐陽潤平。 企業論理學[M].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55] 阿爾麥迪公司。 2003-- 2007 年發展思路與經營計劃[R]. 2003,內部資料。
[56] 張仁俠。 現代工商企業管理[M]. 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
[57] 劉常勇。 創業管理的 12 堂課[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58] 陳德智。 創業管理[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59] 王方華,呂巍。 企業戰略管理[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60] 盧盛忠,余凱成,徐昶。 組織行為學[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61] 吳培良。 現代企業組織設計[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62] 劉光明。 企業文化[M].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63] 魏杰。 構建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64] 馬建堂。 世紀之交的國有企業改革研究[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65] 項潤, 高媛。 中小企業競爭與發展[M]. 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99.
[66] 高媛, 項潤。 中小企業成敗案例[M]. 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99.
[67] 盛正發。 中國旅游電子商務的 SWOT 分析及戰略選擇[J]. 經濟前沿,2006(7):35-38 .
[68] 楊路明, 巫寧。 現代旅游電子商務教程[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2)。
[69] 宋錫榮。 電子商務發展研究綜述[J]. 河南圖書館學刊,2006(4):18-20 .
[70] 殷煒琳。 國內旅游電子商務文獻綜述[J].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7(9):114-1.16 .
[71] 羅洪, 張河清。 我國景區營銷研究綜述[J]. 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 (4) :48-52 .
[72] 周柳試。 論散客旅游時代我國旅游景區的營銷管理策略[J].產業經濟,2008(8):245-247.
[73] 張翠,范淑青。 國內旅游目的地營銷研究綜述及展望[J].安徽農業科學,2009 (37):94-95.
[74]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0-01 [9]2008 年電子商務市場分析[EB/OL].市研調查網,2009-02.
[75] 科特勒,凱勒著, 梅清豪譯。 營銷管理(第 13 版) [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6] 羅伯特?西奧迪尼著。 陳敘譯。 影響力[M].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77] 阿克著,奚衛華,董春海譯。 管理品牌資產[M].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78] 科耐普著,趙中秋,羅臣譯。品牌智慧:品牌戰略實施的五個步驟 (第 2 版) [M]. 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
[79] 里斯著,火華強譯, 品牌之源[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0] 科特勒等著,何志毅等譯。 市場營銷原理(亞洲版) [M].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81] 萊維特著。辛弘譯。營銷想象力[M].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82] 羅森布洛姆著,宋華等譯。 營銷渠道:管理的視野(第 7 版) [M]. 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83] 邁克爾?利維,巴頓?韋茨著。俞利軍,王欣紅譯。零售管理。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84] 金潤圭。 企業戰略與管理[M]. 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
[85] Roger D. Blackwell, Paul W Miniard, James F.Engel.消費者行為學[M].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86] Peter J.McGoldric. 零售營銷 [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87] Jagdish N. Sheth, Abdolreza Eshghi, Balaji C. Drishna. 網絡營銷[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