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民間剪紙藝術 現代平面設計 啟示。
一、民間剪紙藝術概述。
為了較好地完成本文就民間剪紙藝術展開的相關研究,我們首先需要深入地了解民間剪紙藝術,結合相關文獻資料與自身實際認知,筆者將民間剪紙藝術定義為以刻刀為工具、以紙張為加工對象進行的藝術創作,簡單來說就是在紙上進行的鏤空雕刻,民間剪紙藝術本身源于我國勞動人民的實踐活動,這就使得民間剪紙這一藝術形式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進步,而鏤空雕刻也不再是民間剪紙藝術的唯一技法形式。
據筆者調查得知,我國民間剪紙藝術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以前,而當時剪紙所用的材料也并不是我們傳統認知中的紙張,而是金銀箔與皮革。在漢代以后,紙張的價格開始逐漸下降,這就使得剪紙開始使用紙張作為材料,雖然我國漢代便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民間剪紙藝術,但發現最早的剪紙遺物來自距今1500年的北朝中后期。[1]
隨著時代與社會的發展,民間剪紙藝術開始與現代設計理念互相影響,這就使得民間剪紙藝術與現代設計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共同發展,而傳統文化內涵與現代科技手段的融合正是這一發展的最好體現,藝術家呂勝中的系列作品,小紅人, 2005年的世界博覽會上的團花剪紙,日本萬花鏡設計館等都是民間剪紙藝術與現代平面設計互相影響下的產物。[2]
二、民間剪紙藝術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啟示。
結合上文內容,我們較為全面地了解了民間剪紙,而在下文中筆者將結合自身實際工作經驗,詳細論述民間剪紙藝術給現代平面設計帶來的啟示,希望這一內容能為相關從業者帶來一定啟發。
(一)總體啟示。
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一項傳統民間藝術,民間剪紙藝術的表現形式本身就能為現代平面設計帶來一定啟示,而這種啟示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裝飾與功能相結合、圖形文脈的傳承、間接概括的表現形式等三個方面。
1.裝飾與功能相結合。
對于中國傳統藝術形式民間剪紙藝術來說,其本身之所以出現就是為了美化與裝飾我國民眾的生活,基于這一特性,民間剪紙藝術能夠在建筑裝飾、郵票設計、書籍裝飾、商品包裝等多種領域實現應用,民間剪紙藝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本質上就屬于現代平面設計所受的啟示,采用民間剪紙藝術形象設計的郵票,結合民間剪紙藝術思維進行的建筑裝飾等現代平面設計都源于民間剪紙藝術的影響,而這一影響本質上源于民間剪紙藝術裝飾與功能結合的特性,[3]
2.圖形文脈的傳承。
除了裝飾與功能相結合這一啟示外,民間剪紙藝術本身作為圖形文脈同樣能為我國現代設計帶來啟示,在我國傳統民間剪紙藝術中,龍鳳呈祥、八仙過海等是較為常見的設計,而如果將這種傳統設計融入現代平面設計中,這種沒有實現傳統藝術與現代意識較好融合的產物,本質上并不能稱為民間剪紙藝術帶來的現代平面設計啟示。事實上,想要真正通過民間剪紙藝術推動現代平面設計的發展,相關設計人員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民間剪紙藝術認知水平,本身還需要擁有較為超前的設計意識,只有真正掌握民間剪紙藝術圖形文脈傳承,才能真正結合民間剪紙藝術特點完成現代平面設計,[4]
3.間接概括的表現形式。
對于民間剪紙藝術來說,由于其自身存在的一定限制,民間剪紙藝術往往不能進行較為復雜的畫面表現,這也就使得我國民間剪紙藝術具備著表現形式簡潔的特點,但值得注意的是,筆者這里提到的簡潔并不等同于單調。在民間剪紙藝術的簡潔特性影響下,我國民間剪紙藝術必須靠自身的精煉傳達本身寓意,這就使得民間剪紙藝術的內容與形式在長時間的發展中實現了較好的統一,但也正是因為這一統一,使民間剪紙藝術本身與現代平面設計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想要將民間剪紙藝術真正融入現代平面設計并不容易。而在了解民間剪紙藝術的間接概括表現形式這一特性后,借用民間剪紙藝術的內涵與形態視覺特色將降低民間剪紙藝術進入現代平面設計的門檻,真正實現民間剪紙藝術與現代平面設計的較好融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