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院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技工院校的生源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已經成為制約技工院校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技工教育混合學習模式應運而生。我們應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成為課堂的主人;還應著手改革教學方法,不斷完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保證為社會提供優秀的技術類人才,促進計算機信息的改革與發展。
1 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現狀
目前,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很多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營造出的課堂氣氛枯燥無味,教師只是一味講解,很少與學生互動,以致學生感到厭倦疲憊,無法真正進入學習狀態。
同時課堂上學生也沒有認真聽教師講解,技工院校的學生大多是初中與高中畢業生,他們的文化程度較低、自制力較差,通常上機實踐時不是打游戲就是聊天,加之他們在心理上認為技校最重要的是學習技術、操作,因此他們往往會輕視計算機理論課程的學習。除此之外,技工院校采用的計算機教材也比較落后,很多知識沒有及時更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2 技工院校開展計算機教學的必要性
當代社會,計算機可以說是遍布各個領域,無論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工作中,計算機無處不在,被應用于社會的方方面面。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都離不開計算機知識的學習。技工院校應在開展技術課程的同時也開展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只有學生掌握了計算機知識,才可以更好地開展專業技能工作。同時,技工院校的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后或多或少地都會與計算機產生聯系,學校期間學習計算機比步入工作后再學習的效率更高。
3 混合學習在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3.1 課堂學習
課堂學習應用混合學習模式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3.1.1 學生角度,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學中只有學生理解課堂所涉及的知識點以后,教師才可以分配學習任務。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仍然主要依靠于教師的講解,面對面學習的方法可以保證老師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例如,如果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特別感興趣,教師就可趁機多講解一點,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中除了基本知識點的講解,最重要的還是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對技能的熟練掌握是計算機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此環節中老師應擔當引導者的角色,對基礎實在薄弱的同學教師可以上傳部分演講視頻,保證其查閱學習。此環節最主要的是要引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確保學生自主解答疑難問題。此外,學校還應及時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利用網上答題的方法測試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在完成本節任務以后,教師編寫測試內容,然后傳至專業的網絡平臺,解答的題目都是隨機分配的,避免了學生之間的相互抄襲,同時答題結束后可以立馬算出分數,這種新穎刺激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莫大的學習興趣。
3.1.2 教師角度,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需要。
教師的講解與啟發,這時便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由教師來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的知識體系。講解過程中老師應考慮學生兩極分化的事實,對基礎薄弱的同學加強基礎知識講解,理解能力強、基礎好的同學應提供部分課外知識,滿足其學習的需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方法才是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當學生遇到難題時教師不應立馬提供幫助,而是鼓勵學生自己解決,這樣學生才會記憶深刻,學習的知識也會更加牢固,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提供在線點撥,使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幫助,充分發揮混合學習的優勢。
除此之外,還可以創設情景教學,比如英語教學中,由于英語不是我國母語,學習者很少有直接接觸說英語的機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對話場景,幫助學生親身感受所授語法環境,通過英文對話幫助學生糾正發音,由視覺、聽覺等角度促進英語學習。通過混合學習模式教師可以多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保證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以了解到學生對課堂講解的相關建議,保證學生與教師及時溝通,更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指導。
3.2 課下學習
3.2.1 課外擴展內容的學習,教師會將與課程相關的知識與計算機最新的技術動態發布于網絡上,以保證學生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學習。與此同時,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并分配一定的學習任務,不定期地檢查各組的進度和完成情況,主動尋找學生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課外拓展學習不但可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在單元實驗中獲得的實踐經驗進行綜合運用,同時也有效結合了不同層面、不同行業的知識,使成教學生各自的專業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增強了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的協作精神,提高了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計算機更新速度較快,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教師也不能完全保證站在潮流發展的最前沿,因此教師還應鼓勵學生自主搜集相關資料學習,實現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的目的。
3.2.2 討論區的學習,網絡可以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專門的討論區域,教師可以為自己的課程設立專門的知識討論平臺,同時賦予同學們不同的權限,例如可以選出討論區的管理員,實施監督管理職能,使學生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課下觀點,及時分享學習的感受,共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但團結了班集體,而且也了解了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
3.2.3 學生還可以通過郵件與教師交流學習,對于上課期間沒有完成的作業,課下可以及時完成并通過郵件發給老師,還可以通過郵件向教師提問,及時交流課上不明白的問題。
4 混合學習模式學習效果的反饋與評價
對混合學習模式效果的反饋與評價包括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兩個方面(見表1):(1)形成性評價主要是通過在線單元過關測試、學習反思、學習歷程數據以及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度、作品完成的質量來進行評價;(2)終結性評價主要通過形成性評價總結、結構化電子檔案袋評價、態度調查等方式完成。
5 結語
混合學習模式作為一種備受關注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我國教育領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地保證了教學的效果與質量,但目前它還仍處于發展階段,應用范圍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應積極進行教學設計,充分發揮其優勢,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技工院校計算機的教學。
參考文獻:
[1] 劉清華?;旌蠈W習模式在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4)。
[2] 唐維?;旌蠈W習模式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2)。
[3] 岑建輝。中等衛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混合學習研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