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機教學改革宗旨以及改革目標
改革促進更好的發展,時至今日,信息的發展一日千里,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必須提升計算機基礎教育, 使學生能夠適應新的時代發展,這是計算機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未來社會需要的是大批優秀的科研人才和技術應用型人才, 計算機教育應該以培育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首要目標,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運用能力與創造力。明確了這個目標,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科技精英。計算機教育應該以能力素質為主要目標, 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所以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改革最重要的目標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誘進作用,并充分體現學生參與實踐的新型教學模式, 在此基礎上逐步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二、計算機教育的教學現狀
1.教學內容不切實際。 目前,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比較單一,設置的課程時間也較短,上機操作時間更是少之又少。 而且由于教材的選擇的局限, 教學內容跟不上信息技術的發展。這種計算機課程的設置,使學生無法系統和完整的學會現學計算機知識, 也不能掌握并跟進計算機系統的新知識。另外,學生的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情況也是參次不齊。 許多學生在小學時學習了計算機初步操作, 有些知識看似掌握,但實際操作能力較差。另一部分學生主要是通過課余時間接觸計算機,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較強,而理論知識較弱。
2.教學條件受到限制 。 計算機技術正在突飛猛進地發展, 但是部分計算機教學設施設備由于資金和場地的限制而不能及時配備,造成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的脫節。 另外,由于機房電腦配置太低,鍵盤鼠標失靈,網速過低等客觀條件限制, 導致無法實現系統教學。 學校應該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加大投資的力度, 從而改變目前硬件設備水平參差不齊、網絡教學落后的被動局面。
3.理論與實踐脫節 。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以理論為基礎并對實踐操作要求很高的專業基礎課。而部分學校由于設備條件的限制,學生得不到上機實踐的機會。 而一些上機實驗課只是教會學生如何操作, 沒有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 教會學生如何在自己的專業學習過程中使用計算機。 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惑,挫傷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
三、軟件方面維護
1.給計算機進行瘦身。 計算機在使用過程當中能夠產生大量的垃圾,計算機的轉變為運轉遲鈍,所以平時利用一些軟件的功能,比如360 的清理功能進行定時清理; 很多軟件,我們只是暫時使用,長時間不用的,把它刪除掉,免得占用大量的空間,加大了系統的負重。 此外,Windows 在運行中產生的大量垃圾, 也要進行及時地清除,以加快系統的運行速度。
2.定期進行電腦健康檢查。 像 360 的健康體檢功能,經常進行體檢,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讓自己的計算機始終處在健康的狀態。
3.定期 殺毒 。 計算機病毒能夠讓系統癱瘓,破壞力之大,令人震驚,所以要進行定期殺毒,以預防為主。比如使用 360 進行全盤掃描,病毒、木馬和惡意程序無法隱遁,從而保證計算機的正常使用。
4.磁盤碎片整理。 磁盤碎片整理,就是通過系統軟件或者專業的磁盤碎片整理軟件對電腦磁盤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碎片和凌亂文件重新整理,釋放出更多的磁盤空間,可提高電腦的整體性能和運行速度。系統“磁盤碎片整理程序”使用方便,建議至多每月作一次到兩次磁盤碎片整理, 使硬盤的讀寫速度保持在最佳狀態。
綜上所述,教師要掌握教學現狀,與時俱進,順應潮流,要讓學生認識計算機的價值,充分掌握和發揮出其性能,為我們服務,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