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學目標
高等中醫藥院校計算機教學的目標,即高等中醫藥院校計算機教學的根本任務,主要包括:
1.1 傳授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本知識及技能
離開了知識的傳授,教學無法發生和展開,一切教學活動就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高等教育的教學目的和目標就成了空中樓閣。技能是指運用知識去完成某種實際活動的能力和行動方式。由于專業不同,每個專業的基本技能有所差異。對于高等中醫藥院校計算機教學的主要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1.2 促進高校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承受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對現代人來講十分重要。高等中醫藥院校的學生面臨著許多重大的壓力,這些壓力包括學業壓力、就業壓力、經濟壓力和情感問題等等。計算機教育作為高等中醫藥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要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心理狀態,正確地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逐漸形成健康的較完善的人格。
1.3 促進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高等中醫藥院校的計算機教育不僅要教授學生最先進的信息技術,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思想觀念、教材內容的思想體系、學校組織的各種教學活動,都在一定程度上滲透著思想教育的內容?,F在,我國社會正處于發展的轉型期,在這個階段中,人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容易出現多元化的傾向。
在這種情況下,對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進行科學的世界觀和道德觀的教育,意義非常重大。
2 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是教學基本規律的反映,但是任何規律的實現都不是無條件的,人們可以通過控制一定的條件,使規律的作用和效果更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目的。高等中醫藥院校計算機的教學作為實現高等中醫藥院校計算機的教學目標和完成教育任務的重要手段,它必須反映社會對教育的一定要求,服務于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同時,教學原則也是教學的基本規律與教學目的的統一。
2.1 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高等院校的計算機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理論和知識為主導,并聯系實際理解知識、應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高等中醫藥院校的計算機教學中,應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這一原則。首先,計算機教學一定要引導學生學好理論,以理論為主導。沒有科學的理論指導就談不上聯系實際。作為計算機教師必須要注意聯系實際進行知識和技能的講授。只有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計算機教學才能生動活潑,才能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重視教學實踐,如練習、實驗、實習等等。這是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主要工作,它對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技能和技巧起著關鍵的作用。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鍛煉實際操作能力和參加社會實踐。
2.2 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原則
教學與科研結合的教學原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步地給學生增加科學研究的工作,以培養學生的科研態度和從事科研的能力。這一原則,既是高等中醫藥院校計算機教學過程特點的體現,也是計算機教學與科研相互作用關系的反映??蒲谢顒优c教學活動的結合,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需要。教學與科研的結合是提高人才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在教學中貫徹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教學原則,要求教師要做好自己的科學研究工作,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2.3 因材施教的原則
因材施教的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每個受教育者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機會。
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也是共性和個性的統一體,作為大學生而言,他們有共同的年齡特征和學習特點。但是,由于他們的家庭背景和社會生活環境有差異,每個人的個性傾向性有很大的不同,在學習上,每個人也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因此,要讓所有的學生獲得充發展的自由,在高等中醫藥院校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2.4 知識與技能統一的原則
高等中醫藥院校計算機的教學不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既要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又要促進學生智慧的增長以及才能和創造性的提高。在高等中醫藥院校的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知識和能力的關系是密切的,掌握知識是發展能力的前提,而能力水平又制約了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和質量。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發展相統一是現代社會對教育和人的素質的必然要求。
在高等中醫藥院校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能力的發展和知識的積累相互促進。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使學生的全部能力都被積極調動起來,使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都處于積極的狀態,教學內容應帶有一定的探索性,要讓學生有一定的思考空間。在一定限度內給學生設置一些問題,以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發展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性的教學環節上,安排學生進行一些帶有提高性的實驗。應該盡可能的安排若干有時間性的實驗,讓能力較強的學生選做。有條件的學校應該允許學生進行自選的實驗,實驗室和實習基地應該向學生開放。在課堂的教學中,要充分挖掘知識的智力因素,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2.5 發展性原則
所謂發展性原則是指高等中醫藥院校計算機教育的教學應該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最終目標,計算機的教學工作和教學內容,應該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好基礎,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走出高等學校的校門絕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F代的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社會,教育過程也是一個終身化教育過程。因此,高等中醫藥院校計算機的教學工作,必須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必須傳授給學生科學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尤其應該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計算機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更多的科學方法論,學習工具、科學實驗的基本技能,解決社會問題的基本技能和分析問題的基本技能等方面。
3 總結
高等中醫藥院校計算機教學的目標與原則作為指導現實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來自實踐又指導實踐,教學的實踐是豐富而復雜的,對這些豐富而復雜的教學實踐進行指導,僅靠概括性非常強的教學規律是不行的。高等中醫藥院校計算機教學的目標與原則是在吸取古今中外豐富多彩的優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
參考文獻
[1] 王珍.高等中醫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1:9.
[2] 金蘭平.以就業為導向,面向應用的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思考[A]//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年會會議論文[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7.
[3] 高賢波,劉玉扮.針對醫學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探討[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6\\(3\\):154-155.
[4] 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