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生本教育理念與翻轉課堂的融合探究
【第一章】生本教育觀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緒論
【2.1 2.2】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概述
【2.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技術及理論基礎
【3.1 3.2】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建立
【3.3 - 3.5】生本教育理念翻轉課堂教學案例設計
【結論/參考文獻】生本教育與翻轉課堂教學的整合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三節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技術及理論基礎
一、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技術基礎
1.課前視頻制作
課前的視頻制作是翻轉課堂實施成功的前提,是學習者接受知識的途徑,一個好的視頻能夠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珊沟脑诰W上發布的視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視頻的時間都很短小,畫面上除了有黑板,水筆和畫外音之外,沒有其他吸引學習者的事物,能更好的讓學習者將注意放到學習之上。目前的視頻制作軟件和錄制屏幕軟件很多,這就要求教師多學習一些必要的軟件,達到熟練,有利于教學視頻的形成,并且教師還要會可視化的教學技巧,視頻制作的教學內容要講的簡單易懂,容易接受和理解,長度控制在學習者的學習注意力集中的范圍之內,從而使教學視頻達到最好的效果。翻轉課堂的課前視頻制作對教師要求很高,需要教師要學會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來輔助教學。
2.教學管理平臺
教學管理平臺是翻轉課堂中教師了解學習者學習情況必不可少的。學校要根據學習者的特點和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管理平臺,一個好的教學管理平臺能夠及時的看到學生的提交作業情況,記錄下學生的學習痕跡,對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跟蹤,提供合適的交流場所,讓學習者把不懂的問題集中的反映到一個合理的地方。教學管理平臺需要插入很多的軟件才能完成上述問題。這個可能就需要專業人士進行制作。教學管理平臺中要盡量多的整合教學資源,盡量滿足學生的需要,不僅要包括課上所講的內容,還需要包括一些擴展的知識,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多看些課外的延伸知識,擴大知識面。
3.教學設備
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是通過借助一定的設備的來進行的,學習者或者是在家完成或者是在學校完成。在家就需要用電腦、手機等,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這就需要學校給予幫助了,比如可以讓沒有設備的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在學校的機房中完成視頻的觀看,學校在一定的時間內免費開放?,F在的平板電腦、手機等移動設備都不是很貴,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對于現在得家庭幾乎都能支付得起,學??梢蕴峁┟赓M的wifi 網絡,讓學生將視頻等下載到移動設備上,回家之后觀看。
4.學習者的信息技術
不同的學習者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也有所不同,翻轉課堂要求學習者有一定的信息技術基礎,例如,能夠準確的找到教師布置的或者是留下的視頻資源,能會下載或者播放視頻等,有很好的信息技術素養,能獨立完成作業,和同學之間會用一些簡單的軟件進行交流,從而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從翻轉課堂本質上來看,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主要包含掌握學習理論、混合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一) 掌握學習理論
掌握學習理論(Mastery Learning)是翻轉課堂教學法最基本的理論基礎。掌握學習法由美國教育家本杰明·布魯姆(Benjamin·S Bloom)最先提出,20 世紀 60 年代,布魯姆向學生學習能力成正態分布觀點發起挑戰,他反對只有少部分學生才能取得好成績的觀點。布魯姆認為,部分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是教師沒有給予學生提供最適合的輔導。在當前傳統課堂中,教師只給予班中約 1/3 的學生良好的鼓勵和關注,絕大多數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并不是因為智力低下造成的,而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失誤不斷積累,并未能得到及時、合理的幫助造成的。例如,考 95 分的學生,還是有 5 分不知道的知識。因此,學的知識越多,學生的困惑就越多。
大多數學生學習上的差異,多是學習速度上的差異。布魯姆認為,只要提供足夠的時間,學生的成績將不是正態分布,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會掌握學習任務,會有良好的成績,這就是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
布魯姆的關于與一對一個別教學方法等效的群體教學方法的研究中得出,掌握學習法在群體教學中也能使學生很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其做法如圖 2-1 所示。教師將教材內容分解成一系列較小的學習單元,設計單元教學目標,并按照學習順序組織起來;學生進行群體學習;在教授新課前,教師對學生的先備知識予以充分認識;并根據形成性評價的結果對未達標的學生給予補償性矯正學習,即給群體學習中速度較慢的學生以額外的學習時間;最后再次進行形成性評價,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雖然布魯姆設計出了較完美的學習模式圖,但在實際運作中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根源在于傳統教學中的群體教學模式,以班級平均節奏開展,學生的補償性矯正學習無法實現。而且,在傳統課堂中,較多地注重了總結性評價,忽略了個別化的輔導矯正,導致學習效果大幅降低。翻轉課堂的出現,使掌握學習得以真正實現,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使得個性化輔導更易實現。翻轉課堂中,通過視頻課程,學生真正能根據自身情況來自主安排和控制學習,觀看視頻的節奏全由自己掌握,掌握了的內容快進或跳過,沒掌握的內容倒退并反復觀看,也可停下來思考或做筆記。之后,課堂上的指導和互動更具針對性和人性化。另外,翻轉課堂為每一位學生提供頻繁的反饋和個別化的矯正性幫助,通過形成性檢測方式,揭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矯正性輔導,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二)混合學習理論
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是繼網絡學習后,教育領域出現又一的新名詞。對于混合學習,李克東教授認為"混合學習是人們對網絡學習進行反思后,出現在教育領域、尤其是教育技術領域較為流行的一個術語,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對面教學和在線學習兩種學習模式的整合,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種教學方式".
何克抗教授將混合學習更簡單地概述為,"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同網絡化學習(E-Learning)的優勢結合起來".既發揮教師的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將這二者結合,使其優勢互補,能夠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從總體上看,混合學習包括了學習理論、學習資源、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的混合。在混合學習中,既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網絡學習資源和傳統教學資源相融合;既創設了網絡學習環境,又有傳統課堂環境。從學生視角看翻轉課堂,是學生課前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步調觀看教學視頻,開展網絡學習,完成知識傳遞;在面對面的課堂中,當學生遇到問題時,隨時尋求老師或同伴的幫助,在老師的指導下,同伴間協作解決問題,實現知識內化。由此可見,翻轉課堂正是網絡學習與傳統面授的結合,它將面對面的教學與在線學習進行優勢互補,通過創造性地使用技術和微視頻的學習活動,提升學習的效果。
(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1)知識的"意義建構"
意義是指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意義,就是幫助學生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較深刻的理解。根據學習者已有的經驗和知識來對新知識進行建構。因此要注重學生原有知識,通過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通過已有知識而對新知識建立聯系,從而構建新知識。
(2)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過程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是學習者對學習的能動作用,學習者不是被動的"灌輸"而是主動的建構,因此學習是一個主動性與個性化相結合的過程。
(3)主張情境化的教學
情境化教學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意義建構,學習必須在真實的環境中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只有與真實的情境發生聯系,才能更好的組織課堂教學。
(4)注重協作學習
學習者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對新知識建構,不同的人經驗不同,建構的新知識就不同,學習者之間進行協作交流,分享知識,相互促進,對建構的知識更加準確和更加豐富地進行理解。
第四節 關于翻轉課堂的國外案例。
1.輔導學習--薩爾曼﹒汗
薩爾曼﹒汗為了給自己的親戚輔導功課,將自己制作的視頻上傳到了 You Tube 上,在他的這個視頻里,是看不到他本人的,看到的只是黑板、筆和與視頻相符的講課的聲音。被輔導的孩子非常喜歡這樣的方式來學習,因為可以將自己不會的地方暫?;蛘叻磸陀^看,而會的地方,他就可以快進,沒有必要將時間浪費在會的知識上,這樣就不會耽誤薩爾曼﹒汗過多的時間,也不至于因為看到可汗的臉而感到緊張等??珊惯@個講課只是為了起到輔導的作用,但卻是翻轉課堂的一個雛形。我們通過這個實驗不難發現:
在網上觀看已經制作好的視頻教學資源,可以讓學習者自行安排學習時間,并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可以將視頻快進、重復等,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其次,在網絡上的視頻資源只要不刪除會永遠的存在,而且樣子也不會變,很適合網絡上所有的學習者去學習。
2.改變學習方法--美國林地公園高中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由于很多學生的住所距離學校很遠,把很多的時間都花費在了上下學的路上,故錯過了很多的課程,于是這所學校的兩位科學老師將他們講課的視頻上傳到網絡,讓錯過學習時間的學生得以在回家或者是上學的路上用自己的設備進行觀看,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缺課而感到過分沮喪了。兩位老師發現學生們真正需要教師的是他們的在做作業的時候或者單獨自己學習的時候,教師沒有必要在整個課堂上講授知識,況且有的學習內容通過個人就可以學習去理解和完成。 為了讓所有學生學習效率都提高,他們也將在下節課要講的內容,預先做成視頻,并把它當做學生家庭作業的一個部分,通過網絡或者其他方式觀看錄好的教學視頻,對將要講的內容作預習。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效果和理解程度,對視頻多次暫停、反復觀看、作筆記等。 第二天在課上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刻的探討學習,學生不會的問題進行個別輔導,同學之間也可以相互討論,合作學習,這樣的方式比只靠教師一個人在上面講的效果好很多,把學習和課堂真正的還給了學生。
3.分層(個性化學習)--克薩斯州達拉斯地區生活學校
在克薩斯州拉斯地區一所叫"生活學校"的學校,有一位名叫雷特·維廉的教師,他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在學習層次不同的班級里實行區別式的化學學科的翻轉教學,因此帶來了非常好的效果。在雷特·維廉課堂里,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教師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幫助學生解決更多的日常生活問題,雷特﹒維廉的翻轉課堂真正的實現了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幫助花費不同的時間,能讓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慢慢跟上,讓學生能學習更多的知識,讓他們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進步。雷特·維廉的課堂是個性化學習空間,根據掌握學習模式,布雷特能有效評估每位學生的學習,并針對他/她的基礎提供相應的自定義課程內容,與他/她一起解決問題,發現他/她的優勢,把他/她推向更高的水平。雷特·維廉的最終結果是全班的同學的成績都有了提高,可以說是帶有正面的效果。
4.舒適的學習環境--美國高地村小學
在美國高地村小學,他們的翻轉課堂教室被稱為"星巴克教室",傳統教室中的一排排整齊課桌不見了,空間充滿的是圓桌,舒適的沙發和軟墊椅子,以及電腦終端。這種教室沒有了規矩的課桌環境,讓同學們感覺到更適合學習。這所學校在學習環境上的改變,讓學生學習得更舒適放松,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表現得越來越好,這種圓桌式的桌椅擺放,讓同學之間、同學和教師之間交流起來更方便。
第五節 翻轉課堂國內案例
1.重慶聚奎中學關于"翻轉課堂"實驗
2011 年 4 月,重慶市聚奎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張渝江在網上看到一些關于翻轉課堂的文章,并被其新鮮的理念和操作方式所吸引。自 2011 年 9 月開始,聚奎中學正式開展翻轉課堂試點,并逐漸將該教學模式推向全校,成為國內首批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學校。聚奎中學還在實踐中逐漸探索出了適合本校的"課前四步驟""課中五環節"翻轉課堂基本模式。
聚奎中學進行翻轉課堂實驗之后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顯示:82.9%的學生比較喜歡或非常喜歡這樣的教學模式,88%的學生認為這使得他們提高了學習積極性,88.9%的學生認為增強了學習信心,88%的學生認為知要點更易理解了,99.6%的學生認為這有助于幫助自己做好筆記,63%的學生認為作業完成質量更好了,17%的學生認為增加了學業負擔;100%的教師表示接受這種教學模式,并表示愿意繼續參加項目實驗。由此可見翻轉課堂還是有其優點,尤其是在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學習自信心和知識點理解上有很大的幫助,并且很多學生都表示很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
2.南京行知中學
南京知行中學的翻轉課堂是和滬江網進行合作的,由于滬江網的課件比較專業,也比較符合學生的學習的特點,能抓住知識的重點,圖文并茂,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南京知行中學開始要實施翻轉課堂的時候,很多同學的家長也是有很多的擔憂,怕孩子沒有自覺學習的能力,考試不及格,經過校長的勸說以及學生自己的保證,翻轉課堂還是順利的實施了。效果還是很理想的。該校校長說:"結果發現,孩子們特別愛自己回家學習,第二天比賽誰學得更多,誰理解得更透,即使平時學習困難的孩子,也能說出一些基本知識點,然后再慢慢引導,讓他們課堂上就把作業做了,反復看,做對為止。
一段時間下來,家長們特別高興。"
3. 山東省昌樂一中
山東省昌樂一中在翻轉課堂理念的影響下,在學校特色"學、議、導、練"課堂模式和"預習+課堂"的學案模式的基礎上,經過探索與實踐,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二段四步十環節"模式。由此可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的中小學階段的實踐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第六節 案例的評價
通過對以上國內外案例的實施情況,我們可以看出國內外的教學結構、教學方式、教學設備和教學理念進行評述。
1.教學結構
從以上國內外案例可以看出,中美在翻轉課堂的教學結構上基本保持一致,都是符合翻轉課堂的定義,無論是美國的林地園高中還是國內的重慶聚奎中學,都是把知識的教授放在課外,課內進行討論和疑難問題的解答,師生共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些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2.教學方式
美國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主要是自主建構,例如可汗所上傳到網絡上的教學視頻,主要是利用了人的視覺反射和思維的聯系,再加上視頻中的聲音,這樣思維也就跟著活躍起來,經過觀察和思考之后,在認知結構上有了新的建構,同時還有很強的趣味性。課前讓學生看視頻,可以依據學習者的水平及接受情況,隨時暫停、快進、重復的播放視頻,使學習者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然后回到課堂上做作業,進行相互交流,這時一旁還有教師給予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與幫助,更加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
國內的重慶聚奎中學在翻轉課堂中,將傳統的教師在課堂上喋喋不休的四十五分鐘縮短到十五分鐘,這樣就將課堂中更多的時間預留給了學生,他們可以自主學習。在聚奎中學的翻轉課堂教學平臺上作業的形式主要是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三種客觀題,這樣與具體更深層次的學習還相差甚遠。這就需要以后的研究者不斷的去研究,能讓題型更多,從而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
3.教學設備基礎
美國的翻轉課堂成果顯著,很大原因體現在技術上,無論是可汗還是林地園高中都采取了觀看教學視頻,借助移動設備和終端等先進設備,學習地點不僅是課堂和家里,也可以是路上、公園等,隨時隨地都可以大聲地學習,教師可以借助教學平臺來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隨時可以介入到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中,給予及時指導,整個學習發生的過程都有著智能化的色彩。國外的課堂可以采用小班授課,課桌可以擺放成圓形,給同學和教師都能帶來更多便利。國內的翻轉課堂之所以實施的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學校的設備不能及時用,還有班額太大,制約條件比較多。如果都能像南京知行中學一樣有一個專業的網絡平臺,相信翻轉課堂一定能會帶來更好的效果。
4.教學理念
根深蒂固的教學理念要想改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的態度和觀念也不是一時間就能改變的,無論是國外的還是國內的翻轉課堂,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貫穿始終,但是國內依然有應試教育的陰影,要想真正的來改變教學理念,還是要從教師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