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教師節座談會上指出:“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笨梢?,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是一名合格教師的必備條件。高校教育作為教育的最后一個環節,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對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的養成起到了關鍵作用。
一、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現狀
我國歷來重視師德師風建設,通過《高等教育法》、《教師法》及《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規文件的實施,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總體良好,絕大多數教師能夠做到自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樹立崇高道德情操。
但是,由于社會存在一些利益至上的不良思想,部分高校也存在重科研輕師德的考評機制等現象,導致了部分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敬業意識淡薄、學術道德失范、對學生漠不關心、過度追求個人利益等問題。
二、高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有效途徑探索
1.制定政策,加強領導,形成師德建設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高校應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根據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精神,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本單位的師德師風建設文件。高校應對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加強領導,統籌安排,將具體工作落實到相關部門和單位,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做到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高校重點工作、長期工作常抓不懈。
2.重視和加強師德師風培訓,將師德師風培訓納入高校培訓體系。高等學校要在教師培訓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比重。高校在組織教師培訓過程中,尤其是新教師入職培訓時,要開設師德建設專題培訓。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學習《高等教育法》、《教師法》及《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規文件中有關師德建設的基本要求,使新教師自入職初期就能夠牢牢銘記師德師風的準繩,使自己的言行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師德師風。同時,高??稍诮處熍嘤栠^程中增設師德先進個人的先進事跡、選編近幾年來高校教職工剽竊、弄虛作假和貪污受賄等反面案例,通過一正一反的事跡與案例幫助教職工認真學習模范,從案例中吸取教訓,通過培訓引導教師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
3.加強師德師風考核,將師德師風考核運用到實際的獎懲工作中。高校應該將師德師風考核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師日常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工作中對師德師風進行約束,并將考核結果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加以應用,將師德師風考核結果以獎懲的形式加以體現。對于師德師風考核認定為不合格的教師,年度考核應該同時認定為不合格,同時,在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行政職務晉升名師評選、人才遴選等各級各類表彰獎勵中實行“一票否決”.對于違反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規定的“紅七條”禁止行為的教師,高校應依據相應規定進行嚴肅處理。高校應建立對在日常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工作中師德師風考核表現優秀的個人表彰機制,通過評選師德師風先進個人等活動對表現突出的教師進行表彰和獎勵。同時,對師德師風表現突出的教師在各類評選工作中優先考慮,在全校教師范圍內形成崇尚高尚師德師風的良性競爭。
4.加大師德師風宣傳,充分發揮典范作用。高校應充分利用校內報刊、網絡、廣播、櫥窗等傳統傳媒及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加強師德師風宣傳。每年定期集中組織開展師德師風宣傳教育活動,使師德師風宣傳教育活動形成品牌、形成制度,在教師群體中形成師德師風學比趕超的積極環境。定期舉行師德報告會、名師大講堂等活動,廣泛宣傳良好師德典型的模范事跡,為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5.深入教師隊伍,切實了解和解決其實際困難。深入教師隊伍,切實了解和解決教師實際困難,特別是解決新進教師的困難是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保障。新進教師進入高校后由于身份轉換會有一個階段的不適應期,高校應該對其教學、科研及生活上給予充分的關懷,著力解決其遇到的實際困難。通過為新進教師配備教學指導教師、科研指導教師等方式使其能夠快速融入學校團隊;通過發放安家費等方式解決青年教師的生活困難,使其能夠感受來自學校的關懷。通過實際行動解決青年教師遇到的實際困難,可以使其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和科研中,能夠更加關愛自己的學生,在無形之中提高了青年教師的師德師風。
參考文獻
[1]鄭魏靜。當前我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研究[D].四川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2
[2]郭琦。師德師風建設新 途徑的探索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0):57-58
[3]吳海平。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路徑探析[J].鄭州師范教育,2014,3(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