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工作是一項十分普遍的適合活動,其是有規劃、有目的的社會管理行為。教育統計是一種基于教育事業的統計行為,其是對教育活動中所獲取的相關數據進行搜集、分析、歸納與解釋的工作,教育統計的對象就是教育活動中的數據。在教育決策過程中教育統計存在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其能夠使得教育決策更加科學、合理。
一、教育統計概述。
教育統計是通過數理統計的原理與方式來對教育問題進行研究的工作。其主要工作過程就是通過搜集、整理、分析有關教育調查以及教育實驗的數據,并且將其作為數據依據,開展科學的判斷,進而揭露教育數據與教學現象中所隱藏的客觀規律。
二、教育統計與教育決策的關系。
教育行業統計工作與其他行業統計工作存在一定的共同之處,也有自己特殊的特點。教育行業與市場經濟的瞬息萬變,刻刻不同存在一定差異,其是相對穩定又帶有一定復雜性的。經濟工作是以效果與利潤在短時間來凸顯自身的優勢。因此,其調查統計數據的類型、方向更加活躍,更加動感[1].而教育行業則是關系到國家發展的百年大計,其需要站在最高點來進行調控。市場經濟活動與信息數據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而獲取信息最為主要的渠道就是開展統計調查工作。對教育活動中產生的數據與信息進行統計,已總結教育工作所隱藏的客觀規律能夠使得教育決策更加具有科學性,更加具有預見性。
三、教育統計在教育決策中的應用。
1. 教育統計在教育決策中的應用原則。
教育統計在教育決策中的應用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 1) 秉持著需求性原則。國民經濟的發展與進步給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成熟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因此,教育決策者在進行決策的過程中要善于利用教育統計來探索教育領域的最新進展。尤其是現代信息社會中教育信息數據呈現驚人的增長量,教育領域中不同層次的教育體系、教育規模的發展如何與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相匹配都需要教育統計的支撐。在進行教育決策的時候必須要掌握大量、充足的統計信息,做到心中有數[2].2) 秉持著數據需求原則。學校想要取得良好的發展就應該直面市場需求,選擇合適的策略來培養滿足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要實現上述目標就需要教育據側著占有絕對數量的教育信息。社會環境對教育決策領導的質量越高,對教育統計工作的依賴程度越大。教育決策者要根據社會市場發展需求金可能的占有更多的統計數據,以讓學校利于工作的優勢之地,掌握決策的主動權。
2. 教育統計在教育決策中的應用。
首先,通過教育統計摸索教育本質。所有的事物都擁有質量與數量兩個方面。而數量與質量是存在著辯證統一的關系。因此,在對事物進行研究的時候,首先需要對事物的屬性進行掌握,明確其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區別,進而獲知事物的質量。因此,在教育決策中利用教育統計要從數量中摸索到教育現象的本質,對數量的進行統計整理與歸納,通過計算數據來獲得平均數、標準差等統計量,同時利用教育統計結果來對教育現象進行說明,從而輔助教育決策的科學性。
其次,通過教育統計獲得所需信息[3].教育統計是開展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學校管理工作過程中只有充分利用教育統計,才可能完成教育管理目標最優化的任務,以實現教育決策與教育管理的科學化。例如,在核實教師教育狀態,研究學生考試成績的時候,可以利用統計法來進行開展具體的指導。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基于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目的,需要對自己的教學對象進行了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統計法來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需求等進行分析。
3. 最后,通過教育統計復核教育決策。
政府教育部門在制定相應方針與政策時候需要利用教育統計數據來作為依據。當各項教育方針與政策實施后,有需要通過教育統計所得相關數據來復核、檢驗其執行情況以及后續執行的工作的開展。因此,教育決策還可以利用教育統計來進行復核,指導后續教育政策工作的開展。
四、結束語。
對教育事業的重視不單單是體現在財務、人力資源的投入上,更加體現在對教育信息的搜集、歸納與整理,并且利用其為輔助教育決策上。數據與信息是現代化教育工作所必備的條件,教育統計是教育工作科學方法的體現,人們應該更加關注教育統計工作,不斷推動教育統計工作的開展,以充分發揮其在教育決策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葛軍。 教育統計在教育決策中的應用 [J]. 統計與決策,2007 ( 19) : 167 - 168.
[2] 楊小華,趙軍。 高校教育統計在教學評估中的地位和作用[J]. 沈陽建筑大學學報 ( 社會科學版) ,2007 ( 03) : 378 -381.
[3] 劉霞光。 教育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及其對統計學的貢獻[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 教育科學版) ,2008 ( 09) : 1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