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5-6歲幼兒理財意識培育探究
【第一章】5-6歲學前兒童理財習慣培養探析前言
【第二章】5-6歲幼兒理財教育研究設計
【3.1】5-6歲幼兒家長理財教育的現狀
【3.2】5-6歲幼兒教師理財教育的狀況分析
【第四章】5-6歲幼兒理財教育現狀歸因分析
【第五章】對家長與幼兒園理財教育的建議
【結語/參考文獻】幼兒理財知識教授情況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 5 章 建議
5.1 對家長的建議
5.1.1 提升家長教育觀念,增強對幼兒理財教育的重視
家庭在理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萬萬不能夠少的。
家庭是幼兒財富的重要來源,家長有責任對幼兒錢財進行監管和引導,所以家長必須樹立正確的理財教育觀念,才能更好地發揮家庭在理財教育中的優勢。首先,家長要拋棄傳統金錢觀,讓幼兒知道什么是錢,錢從哪里來,要怎么花錢。理財能力是生存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每個社會成員必備的基本素質,直接關系到一個人一生的發展,可見家長對幼兒進行理財教育是有多么重要!而現實生活中由于受到家長"閉口不談錢"觀念的影響,有的幼兒從小不曾接觸過金錢,不知道什么是錢,不知道買東西需要花錢,有的幼兒知道錢,但是不知道錢從哪里來,這些都是造成現在社會上這么多青少年大手大腳,過度消費的根源。法國心理學家阿內·巴舒研究指出,當幼兒會數 1,2,3 的時候就教他們認識硬幣和錢幣。
5-6 歲的幼兒有能力、有準備去認識金錢、學習怎樣合理使用金錢。其次,家長不能只是關注幼兒文化知識的掌握,特別是 5-6 歲幼兒,雖然即將步入小學,但是更應該重視幼兒的全面發展。在現在這個社會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只重視孩子的成績而忽視他們的生存技能和生活習慣的話只會讓孩子成為只會"書呆子"最終在這個商品社會中難以立足?,F今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西方國家提倡對幼兒進行"三商"教育,即社會人一般都要具有的智商能力,在應對社會人際關系時需要的情商能力和獲得經濟成功的財商能力,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財商的培養日益受到重視。
所以,家長應該為了孩子的未來,重視理財教育,使孩子"三商"齊頭并進地發展!
5.1.2 改變家長的教養方式,讓幼兒養成合理消費的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鮑姆令德通過長時間的研究,將家長的教養方式分為專制型、權威型、溺愛型和忽視型。
溺愛型的家長是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要什么給什么,甚至不要也要給,就怕孩子有一丁點不高興。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一般都有任性,傲嬌,不懂得體諒別人,不能吃苦等一系列缺點。在錢財方面而言,溺愛型的家長覺得自己賺錢就是希望孩子過得好,會給孩子大把的零花錢,孩子的什么要求都答應,甚至在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里面家長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過得富足。這種溺愛,會造成幼兒亂花錢,高消費,甚至相互攀比的現象。家長應該認識到溺愛的害處,改變教養方式,讓幼兒知道賺錢的辛苦,知道錢的來源,合理消費。洛克菲勒是美國富豪之一,有著上億元的資產,但是他的孩子卻沒有享受到錢花不完的待遇。他根據孩子年齡的不同給他們不同金額的零花錢,9 歲以下的孩子只有幾十美分,12 歲之后的孩子也只有三美元,他還要求孩子們對零花錢有一個預算和計劃,記錄每次的支出情況。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學習的方法,家長應該把幼兒零用錢的數量控制在幼兒能力支配的范圍內,教育幼兒花錢有節制、有計劃,還要讓幼兒知道錢是怎么來的,明白父母賺錢的辛苦,不要讓你對孩子的愛最后成為害。對于有祖輩的家庭,幼兒父母應該多和祖輩溝通,心平氣和地交流,使幼兒教育達成一致,這樣才能更好地使幼兒養成合理消費的習慣!
5.1.3 增強家長對理財教育的了解,采用多種方法對幼兒進行理財教育
家長要為幼兒提供更好的理財知識,首先要保證自己對幼兒理財教育有比較充分的了解,"欲教人需自知",家長可通過多種途徑來掌握理財教育的內容?,F在由于理財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有很多的理財教育書籍可供家長選擇,像是國外比較有名的《窮爸爸,富爸爸》,國內也有各種教孩子理財的書,家長可以根據書中的理論,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對自己的孩子進行理財教育。隨著網絡的普及,家長也可以在網上學習和了解到更多的相關知識,通過在線向幼兒專家咨詢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目前家長對幼兒的理財教育一般都是通過日常生活的滲透式教育,這雖然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但是還是缺少系統性和目標性,家長應該采用多種方法,培養幼兒正確的金錢觀,形成理財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
1、建立小賬本,讓幼兒有計劃地花錢。家長給 5-6 幼兒零花錢時可以教給幼兒設立一個小賬本,他們已經基本認識和熟悉 20 以內的數字,讓幼兒來制定一個開支預算,列出什么必須買,什么可買可不買,盡量讓幼兒按照計劃去花錢。當幼兒對自己的小賬本變得熟悉之后,家長應該讓幼兒參與到家庭大賬本的計劃中,讓幼兒適度地參與家庭財產管理。比如和幼兒一起制定每天的買菜消費預算,和幼兒一起商量買家用電器等等,讓幼兒知道每天要花多少錢,什么該買什么不該買,養成計劃性和勤儉節約的好品德。
2、讓幼兒存錢,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學習理財,就要先有財,財就是靠著儲蓄積攢的。家長一開始要讓幼兒明白,錢不能一次都花完,讓孩子把多余的錢存起來,這樣才能"有備無患".家長可以買一個漂亮的卡通存錢罐,讓孩子看到你每天都要"喂"這個小罐子,告訴孩子里面的錢可以做很多事情,這樣一步一步地培養幼兒存錢的習慣。
當孩子開始存錢之后,家長還要及時地提醒,否則一些孩子就會漸漸地把存錢的事情拋到腦后,家長可以鼓勵幼兒寫一個存錢的目標,等到錢存夠了就可以買幼兒想要的東西了。家長也可以利用銀行兒童理財卡或者是在銀行為幼兒設置一個賬戶,讓幼兒明白有很多的存錢工具,存在銀行卡里比放在存錢罐里更安全,而且還會產生"利息",讓幼兒學會更多的理財方法。在法國家長都會給孩子設置獨立的銀行賬戶,存入一筆錢供孩子來開銷,讓幼兒從小就學會合理消費。
3、做好購物預算,讓幼兒參與消費和結賬。生活是最好的學校。家長帶著幼兒去商場、超市買東西是幼兒認識錢最好途徑。家長在購物之前一定要做好預算,不要看到什么買什么,讓幼兒受到不好的影響。家長可以帶著幼兒去商場,和幼兒一起挑選商品,告訴幼兒不是所有貴的東西都是好的,便宜的東西就不好,不是包裝大了就好,包裝小了就不好,要讓幼兒學會比較價格和價值,反復挑選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此外家長還要讓幼兒來結賬,讓幼兒體驗購物結賬的流程,學會付款和找錢。在美國一位媽媽帶著孩子逛了 3 家商店來給孩子爸爸買收音機,最后他們用最低的價錢買到了收音機,母親用省下來的錢給孩子買了一個筆記本,這位母親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在對比價格之后再買東西,明白事物的價值,合理消費。
4、給幼兒講故事,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故事是幼兒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沒有幼兒不喜歡聽故事,故事可把難以理解的金錢概念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變成幼兒能夠聽懂的情節。5-6 歲的幼兒能夠明白簡單的道理,所以家長可以通過給幼兒講故事這種簡單有效的方式來為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神筆馬良》,《十一個爸爸》等都是有關金錢的故事,在給幼兒講這些故事時可以讓他們明白錢是怎么來的,要珍惜金錢,不浪費,正確對待金錢??突敲绹匿撹F大王,他說過:"金錢不能換來感情。如果我特別大方,給你們很多錢,那么你們只能記住我的錢,記不住我這個人。如果我特別摳門,可能也得不到你們對我的感情,所以,我寧愿多花些時間關心你們,培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因為在關愛面前,金錢就顯得無能為力了。你們應該牢記,最打動人心的是感情,不是金錢。"所以家長要讓幼兒明白,金錢不是萬能的,要正確看待金錢,正確使用金錢。
5.2 對幼兒園的建議
5.2.1 提升園長和教師的教育觀念,加強對理財教育的重視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的場所,在幼兒園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和支持幼兒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健康的品德性情,為未來的成長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中園長和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來對幼兒進行教育。夏保羅先生說:一個人進入社會后,綜合素質是最重要的。
綜合素質雖然包括很多內容,但首先表現為自信心,因此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關鍵在于幫他建立自信心。
美國人有一個共識:賺錢的多少和一個人的成就感、自信心是成正比的,可見會賺錢是多么重要。新綱要中也指出:幼兒教育的目的是為幼兒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做準備?,F代社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理財能力關系到一個人的生存和幸福。
所以,園長和教師應該提升自己的教育觀念,加強對理財教育的重視,尤其是園長,處于幼兒園領導位置,對幼兒園的整個教育是起到導向作用的,園長要發揮領導精神,把理財教育和其他知識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帶動整個幼兒園的氛圍,重視培養幼兒的理財能力,喚醒幼兒的經濟潛能!
5.2.2 豐富教師的理財知識,通過區角和游戲來進行理財教育
通過了解黃驊市的教師文化水平偏低,對理財知識不是很了解,這會阻礙幼兒理財教育的實施。為了更好的達到目的,幼兒園領導應該重視對教師的在職培訓,加強教師對新綱要和指南的學習理解,引進國際先進的理財教育理念,給教師推薦一些理財方面的書籍,還可以請專家來進行理財教育的講座讓教師了解目前的經濟形勢,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理財教育知識的重要性,提升自我知識儲備。
幼兒教師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在教學活動中教授幼兒一些理財知識之外,幼兒園中的區角和游戲是教師進行理財教育的最好途徑。因為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游戲是幼兒活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方式,尤其是 5-6的幼兒他們能夠理解規則,自己進行游戲,這更有利于理財教育的實施。幼兒通過平時對家長和教師的觀察,能夠將大人的活動轉換成游戲,教師應該盡可能完善區角的布置,設置"商店"、"銀行"等區域,并且在區域中擴充材料。例如,在"商店"里放置各種各樣的商品,并且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自制價格標簽,還要有玩具錢幣,計算器,收銀臺等等;在"銀行"里要放有取款機,銀行卡。在游戲中教師要為幼兒設置角色,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角色來進行表演。通過在區角中進行扮演游戲,幼兒體驗了取錢,購物,結賬的經歷,知道了貨幣流通的方式,明白了商品和金錢的關系,從而有助于建立起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
5.2.3 制定科學合理的理財教育課程和目標
幼兒園課程是為了實現幼兒教育目標和幼兒社會化,對幼兒教育內容和學習經驗進行組織的一種形式。
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正規的幼兒理財教育課程,甚至中小學理財課程的開發也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所以在呼吁我國教育部門關注幼兒理財教育,制定科學合理的幼兒教育材料之外,作為幼兒園本身,也應該加大理財教育的課程開發,借鑒國外先進的理財教育經驗,結合本園實際,顯性和隱性課程雙結合,科學地設置理財教育目標和內容,開展多種多樣的課程。例如,開展理財主題活動,參觀金融機構等等。幼兒園也可以請在銀行或金融機構里工作的幼兒家長來園里對理財課程進行指導,使園里的理財內容和目標更加科學合理。
5.2.4 增強家園合作,共同對幼兒進行理財教育
《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幼兒教師應該教授給家長幼兒教育的知識和方法,雙管齊下,使幼兒更加健康地發展。所以幼兒教師應該重視和家長對理財教育的交流,改變家長對 5-6 歲幼兒只重視文化知識教育的現狀,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來提升家長的理財教育觀念,例如接送時交流傳授理財教育之道,定期舉行家長培訓班,開家長會,給家長發放理財教育資料等等。幼兒家長對幼兒在園內學到的理財知識進行強化,或者教給幼兒新的理財技能,來促進幼兒的發展。另外幼兒教師也要充分利用社區,發掘社區良好的理財教育資源,爭取家長與社區各方面的支持,為理財教育創設更加便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