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幼兒園幼兒膳食營養供給問題及對策
【第一章】保定市幼兒膳食存在的不足探析緒論
【2.1 - 2.4】幼兒每日各種營養素的攝入量狀況
【2.5】三所幼兒園幼兒營養攝入問題分析
【第三章】幼兒園膳食構成研究結論與建議
【結語/參考文獻】保定市幼兒膳食供給問題分析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 2 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本章將通過分析調查所得數據,針對 3 所幼兒園在每人每日各種營養素的攝入量、熱能營養素來源、熱能食物來源、蛋白質食物來源方面的膳食狀況進行分析。
2.1 平均每人每日各種營養素的攝入量狀況
根據食物消耗量登記表,將上月庫存量和本月購入量相加,減去本月月底結余量和廢棄量,即為本月食物消耗量。就餐人數登記表記錄了每餐的就餐人數,將各餐人數相加,折合成總人日數,將本月各種食物消耗量和總人數輸入聰慧幼兒園營養分析系統進行營養分析,即可獲得適宜該園幼兒的標準量、平均每人每日各種營養素的攝入量以及攝入量與標準量的差值和比值,通過差值和比值明確的呈現出平均每人每日各種營養素的攝入情況。
在本研究中,標準量采用《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的推薦攝入量。一般來說,平均每日各營養素的實際攝入量達到或超過推薦攝入量的 90%即為正常,低于推薦攝入量的 80%為供給不足,低于 60%為缺乏。①營養素攝入量介于推薦攝入量與可耐受最高攝入量之間為供給充裕,但是營養素也不是越多越好,一旦超過了可耐受最高攝入量,就可能會產生毒副作用,引起中毒。
從表 1 可見,A 園中,鈣元素實際平均攝入量為 430.99mg,推薦攝入量為 800mg,占推薦攝入量的 53.87%,低于 60%,為鈣元素缺乏,鋅元素實際攝入量為 8.62mg,推薦攝入量為 10mg,占推薦攝入量的 86.2%,低于 90%,為攝入不足。所以 A 園鈣元素缺乏,鋅元素不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能量、鐵、VA、VC、VB1、VB2、VPP、VE、硒元素攝入量均已超過推薦攝入量的 90%,而又低于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攝入充足。
B 園中,鈣攝入量為 555.14mg,標準攝入量為 800mg,占標準量的 69.39%,顯然鈣未達到推薦攝入量的 90%,為攝入量不足,其余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能量、鐵、鋅、VA、VC、VB1、VB2、VPP、VE、硒元素攝入量分別占推薦攝入量的 129.98%、172.94%、119.62%、132.35%、245.80%、116.40%、120.54%、297.31%、112.22%、115.56%、160.89%、965.17%、194.00%,均已超過推薦攝入量的 90%,低于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攝入充足。
C 園中,鐵、VC、VPP、VE、硒攝入量分別為 11.99、74.7、1.57、7.32、24.45,占標準量的 119.90%、166.00%、117.44%、222.00%、97.80%,超過了標準量的 90%,為攝入充足。蛋白質、脂肪、能量、VA、VB1、VB2 攝入量分別占標準量的 77.89%、63.78%、60.33%、62.30%、62.21%、68.89%、64.44%,低于標準量的 90%,為攝入不足。鈣和鋅攝入量分別占標準量的 22.38%、55.90%,均低于標準量的 60%,是為元素缺乏。因此,A、B 園膳食營養狀況較好,C 園相對較差。
可見,A 園、B 園膳食營養狀況相對較好,C 園較差。但三所幼兒園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問題,鈣元素均攝入不足,其中 ,A、C 園鈣為攝入缺乏,A 園鋅元素為攝入不足,C 園為鋅元素缺乏。另外,C 園存在蛋白質、脂肪、能量和維生素攝入不足的情況,長此以往,會使幼兒出現身體消瘦等各營養素缺乏癥,不利于長遠發展。
2.2 熱能營養素來源分布狀況
正常情況下,幼兒每天攝入的熱能中來源于蛋白質的應為 13%~15%,來源于脂肪的應為 25%~45%,來源于碳水化合物的應為 35%~60%.
A 園中來源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熱能分別為 14%、31%、55%,B 園中熱能來源于三者的分別為 14%、31%、55%,C 園中三者分別為 15%、35%、50%,三所幼兒園中,來源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熱能均在 13%~15%、25%~45%、35%~60%內,A、B、C 三園熱能營養素來源分布均合理。
2.3 熱能食物來源分布狀況
在熱能食物來源分布中,幼兒每天從谷類和薯類食物中所獲得的熱量應小于總熱能的 70%.從豆類和動物性食物中獲得的熱量應大于總熱能攝入量的 20%.
A 園中,各類食物所產生的總能量為 1817.5kcal,其中谷類、薯類、豆類、其它植物類、動物性食物、純熱能食物所提供的熱能為 768.24kcal、113.14kcal、50.73kcal、66.02kcal、448.06kcal、371.32kcal,分別占總熱能的 42.27%、6.23%、2.79%、3.63%、24.65%、20.43%,谷類和薯類所供熱能均小于總熱能的 70%,從豆類中獲得的熱能占總熱能的 2.76%,低于總熱能的 20%,從動物性食物中獲得的熱能占總熱能的 24.65%,大于總熱能的 20%,因此 A 園熱能食物來源不合理,從豆類食物中獲得的熱能較低,未達到總熱能的 20%.
B 園各類食物所產生的總能量為 2117.54kcal,其中谷類、薯類、豆類、其它植物類、動物性食物、純熱能食物所提供的熱能為 300.46kcal、140.77kcal、108.36kcal、110.79kcal、1274.89 kcal、182.25kcal,分別占總熱能的 14.19%、6.65%、5.12%、5.23%、60.21%、8.61%,從谷類、薯類中所獲得的能量均小于總熱能的 70%,從豆類和動物性食物中獲得的熱能占總熱能的 5.12%和 60.21%,其中豆類未到達總熱能的 20%,為豆類供熱不足,B 園熱能食物來源結構不合理。
C 園谷類和薯類提供的熱能分別占總熱能的 46.29%、4.21%,均小于總熱能的 70%,從豆類中獲得的熱能占總熱能的 3.33%,低于總熱能的 20%,從動物性食物中獲得的熱能占總熱能的 35.05%,大于總熱能的 20%,因此 C 園熱能食物來源不合理,從豆類食物中獲得的熱能較低。
由此可見,3 所幼兒園中,熱能食物來源分布均不合理,從豆類食物中獲得的熱能都低于總熱能的 20%,建議增加豆制品,提高豆類食物的產熱比重,同時適當的減少谷類和薯類食物,以保證熱能食物來源結構合理。
2.4 蛋白質食物來源分布
正常情況下,幼兒每天攝入的蛋白質中,優質蛋白即動物蛋白和豆類蛋白,應占 50%或以上,其它蛋白應小于 50%.
A 園來自動物的蛋白質為 40640.9g,來自植物類(豆類)的蛋白質為 7159.9g,共占總蛋白質總量的 39.30%,即優質蛋白占 39.30%,低于 50%,相應地,其它蛋白為60.70%,攝入量偏高。B 園中所有食物產生的蛋白質總量為 42561.75g,其中優質蛋白為動物蛋白 18232.22g 和豆類 3049.87g,共計 21282.09g,占蛋白質總量的 50%,其它蛋白為 50%,屬基本正常,但考慮到幼兒在攝取食物中的自主選擇性,建議增加優質蛋白質。C 園,動物蛋白 82767.77g,豆類蛋白 12053.4g,合計優質蛋白為 94821.17g,占蛋白質總量的 49.87%,其它蛋白占 50.13%,超過了蛋白質總量的 50%,因此優質蛋白較少。
三所幼兒園在蛋白質的攝入方面均不太合理,動物蛋白和豆類蛋白組成的優質蛋白攝入量均低于總蛋白總量的 50%,是為優質蛋白攝入量偏少,建議增加富含優質蛋白的動物性食物和豆產品。(圖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