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幼兒園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闡述了藝術領域目標:“能初步感受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喜歡藝術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與體驗,樂于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創作?!边@標志著幼兒園音樂教育正發生著從注重靜態知識到注重動態知識,從注重表征性知識到注重行動性知識的轉變,凸顯出藝術教育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的價值。
幼兒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天真可愛、活潑好動,沒有較好的自控能力,易于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富有情趣的事物。所以在組織幼兒園音樂活動時,我們應該情景交融、動靜交替。讓幼兒在聽、看、動、唱、辨的趣味實踐中體驗?!啊胂罅Ρ戎R更重要,想象力推動世界,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我們的一切都來自音樂的啟發……”愛因斯坦如是說。
想象力可以使靈感得到創造性的發揮,是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因此,音樂教學已成為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
我們應該讓幼兒在輕松的氣氛、良好的心態和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獲得新知識,并在課堂中盡情地遨游。
一、故事激趣 引發想象
首先要精心選取能夠引起兒童想象的音樂材料,合理地組織在一起,對學生進行由淺入深的系統教育。把音樂教材編成故事導入新課,使教學過程故事情節化,常能創設一種良好的課堂情境。我在組織中班打擊樂《加油干》時,出示小兔子拔蘿卜、洗蘿卜、切蘿卜、炒蘿卜等圖片,引導幼兒隨著音樂聽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通過我繪聲繪色的敘述,使孩子們輕松愉快地進入角色,為下一個環節的開展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運用律動 展開想象
幼兒天生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對音樂的感受總是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來。作為教師應根據兒童好動、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把幼兒的音樂學習與舞蹈有機結合起來,變成生動有趣的韻律活動,讓幼兒在唱一唱、動一動中受到美的熏陶。
我在教學歌唱活動《柳樹姑娘》時,一改以往教師教幼兒學的方法,讓幼兒在聽音樂學歌曲的同時,自行進行律動、表演。自我表現、自行發揮,分角色進行,有春風,有柳樹,進行對話的律動,在優美的旋律中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地唱跳,既讓幼兒情緒飽滿,又培養他們即興創造能力。就這樣精心地耕耘和栽培,讓創造的幼苗在孩子們幼小的心田中得以生根、開花、結果。
三、游戲形式,豐富想象
兒童的世界充滿了游戲,游戲化的音樂活動給孩子帶來了極大的滿足和快樂。我在組織中班打擊樂活動《楊柳青》時,就設計了游戲化的情節。將三個節奏型,選擇小鳥、青蛙、小兔,三個小動物出場的方式帶出來。形象的節奏,豐富的造型,一下子將幼兒帶入到了游戲的情境中,也將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種節奏型的掌握,提前化解,為順利開展下面的活動做了很好的鋪墊。
在組織中班音樂欣賞《加速度圓舞曲》時,我將整首樂曲設計成“小精靈變魔法湯”的過程。我根據音樂的性質,將樂曲分成四段。第一段為“小精靈攪拌”,第二段為“小精靈抓藥放進瓶子里”,第三段為“小精靈左右、上下搖晃瓶子”,第四段為“小精靈變出魔法湯”……幼兒對這樣的游戲情景很感興趣,紛紛嘗試學著小精靈的樣子施魔法。施完魔法,我又啟發幼兒將變魔法的過程,隨著音樂,想象著畫出來,幫助幼兒將聽覺和視覺在游戲情境中結合。最后,又用逼真的魔術表演,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在整個過程中,幼兒始終興致高昂,積極想象。
四、電化教學,促進想象
幼兒期的孩子好奇心強,對任何事物都充滿想象。利用電教手段可以給幼兒打開自由飛翔的窗。
在大班舞蹈《歡樂舞》中,幼兒戶先排成兩排,再變成八字形、再變成雙圓……隊形變化很多。光用語言描述,孩子們肯定一頭霧水。這時候,我發揮了電化教具的功能。將隊形變化的過程制作成精美的白板課件。變化多端的隊形,孩子們一看就明白。復雜的隊形變化難點,一下子迎刃而解。
同時我還啟發幼兒進行想象 :還可以怎么變化,創編哪些有趣的隊形?由于有好玩的現場互動,孩子們躍躍欲試,上來創編想象出了許多有趣的隊形和動作。
五、兩兩互動,合作想象
除了用以上方法來打開想象的翅膀,我還常常用兩兩合作,交流情感,想象創新。
1. 師生合作,激發想象的欲望它可以激發幼兒的積極性,當然也會增進幼兒的想象?;顒又袔熡酌繒r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心靈的接觸需要更多的感情交流。教師在開展活動的同時要不斷與幼兒進行交流,引導幼兒在各類合作中有所想象和創新。
2. 生生合作,共同進步共同交流、共同活動、共同創作是幼兒在寬松的氛圍中展開想象,發揮主觀能動性,并互為補充的前提。
總之,想象是幼兒的天性,音樂能促進想象,音樂的想象一直伴隨著音樂,閃爍著迷人的光彩,并在音樂教育中以其獨特的功能,發展著兒童的心智。
幼兒藝術教育是兒童無比廣闊的想象世界,我們要在這個世界中,當好導游,讓每一顆幼小的心靈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藝術的廣闊天地自由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