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實施保教任務的基層單位,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是個小社會,它蘊含了教學和教學以外方方面面的內容。對幼兒來說,班級是第一學習環境,是獲取知識的源泉。
他們的一日活動都是在班級內進行,因此幼兒的健康成長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決于班級保教工作的實施和管理。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幼兒園常規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常規教育貫穿于幼兒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了幼兒在園的生活質量。
一、班級管理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的主體是幼兒,教師必須堅持遵循和體現以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的原則,在活動內容的選擇方面,應符合幼兒的實際年齡特點?;顒有问降陌才艖⒅丶ぐl兒童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作性,能有效抓住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一次戶外活動,教師帶領孩子們練習拍皮球。一群孩子哄擁在大型滑滑梯的下面,似乎在觀察什么東西。原來是一只大天牛。這時圍觀的孩子越來越多,教師怎么喊,他們也不過來練習排球———他們已對皮球失去了興趣,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尊重孩子的興趣選擇,以孩子為主體。參與幼兒的觀察活動。教師應根據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活動,但當孩子們對某一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就要臨時變更教學內容,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
2.保教一致性原則。保教一致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也是學前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在幼兒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保教一致可以使幼兒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班級一般由兩位教師和一位保育員合作管理,這三者之間要形成一種默契。首先,教師和保育員是平等的,無論教師還是保育員都有管理班級的權利和義務,不能讓保育員成了“幕后人員”。其次,管理方式和一些小細節需要達成一致,什么時間做什么,上課隊形怎么坐,小到孩子搬椅子用什么曲子伴奏、午睡脫下的衣服、鞋子怎么擺,達成一致之后,孩子們就知道應該怎么做了,而避免三人三種標準讓幼兒無所適從的現象出現。
二、班級管理的誤區
1.過于嚴格的管理方式。不少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突出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威,把師生關系轉化成了上下級關系,認為自己就是幼兒的行為的標準,他對孩子們的要求比較苛刻,只要孩子們不按自己的要求行動,就挑戰了他的權威,就是違反班級的管理制度,就會對孩子們采用嚴厲的批評教育,甚至是斥責,這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不小的傷害。
2.過于寬松的管理方式。然而有部分老師則認為只要和幼兒打好關系,打成一片,成為好朋友,孩子們就會聽老師的,就能管理好班級。像這樣的教師對上課的要求比較低,和孩子們走得過于親近,喪失了老師應有的權威,導致孩子們甚至會反過來向老師提出要求。這樣導致的后果可想而知,上課的時候亂哄哄,老師的教學方案很難得到落實,教學所要求的目的就更無從談起。過于寬松的管理方式在孩子們發生事情或出現錯誤時會暴露出更大的弊端,這時老師如果再對孩子進行教育,情感豐富的孩子們就會主觀的認為老師不再像以前那樣關愛自己,就會懷疑老師,厭惡老師,更有甚者會出現抵觸教師的情緒和行為。
三、班級管理的策略
1.以幼兒為本,促進幼兒從他律轉為自律。有部分老師,他們能有效地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保障一切活動的順利進行,有效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讓幼兒安全、健康地在幼兒園生活。我們通常把這種教育方式叫做管制型常規教育。但是,由于過多地控制幼兒的行為,阻礙了幼兒思維的自由發展,使幼兒缺少自由探索習得知識和經驗的能力。我認為,常規教育要以幼兒為本,教師應該把幼兒的發展擺在首位來思考。而要想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又不扼殺幼兒思維的自由發展和自我學習的能力。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該培養幼兒判別是非對錯的能力,幫助幼兒理解常規是如何產生的,為何需要常規,從而使幼兒從他律過渡到自律。在一日戶外活動中,因為清晨下過雨,地上濕濕的,滑滑梯上面也積起了一個小水塘。如果我只是單方面的要求孩子們不去玩滑滑梯,最后出現的情況可能是,還有幾個調皮的孩子會跑到滑滑梯上玩,最后把自己的褲子弄濕了。所以,在要求孩子們不去玩滑滑梯的同時,我把原因一并告知幼兒。常規管理中,教師不能一味地依靠權威,借助批評和懲罰來達到管理的目的,不能總以“不許這樣,不能那樣”來規范幼兒,而是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讓幼兒體驗到快樂與有趣,從而轉變成自律的行為。
2.運用多種方式促進幼兒常規的養成。說教型常規教育的方法比較單一。常規教育中,教師要根據形象思維特點、興趣愛好,采用靈活多變的活動方式來幫助幼兒實際體驗常規的重要性,從而養成良好的班級常規。例如,繪本閱讀《彩虹色的花》,講述了一朵美麗的彩虹色花,因為幫助其他小動物,把自己彩虹色的花瓣都送給了小動物,自己卻在冬天來臨的時候,被大雪覆蓋了。采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對幼兒的情感進行熏陶,教育孩子也要像彩虹色的花一樣樂于幫助別人。
3.教師應該做到嚴慈相濟。對孩子過嚴和過寬的管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班級的管理方式應該嚴慈相濟,教師在管理、教育工作中要把熱愛孩子、關心孩子與嚴格要求孩子有機地結合起來,要真誠地熱愛、關心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班級沒有良好的班級常規,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便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就會直接關系到教師的管理工作?!毒V要》也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要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币褂變簣@班級管理卓有成效,必須遵循有效原則,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參考文獻:
[1] 周曉蘭. 淺談幼兒園一日常規管理 [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