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軍事課教育生活化理念的提出
(一)高校軍事課教育不是專業的軍事課教育
高校軍事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提升大學生這個國民重要組成部分的國防素質教育為使命,肩負著重要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十三條規定: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然而,大學生不等同于軍人,普通高校也不等同于軍隊院校,它有自身需要完成的教育任務與目標,不能夠也無必要替代軍隊院校,不能夠也不可能完成將大學生訓練成軍人,完成專業的軍事教育的任務。但基于國無防不立,階級及階級斗爭不可調和的產物---國家的存在,利益爭斗沒有停息的社會現實,基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理念,更基于西方國家“和平演變”的態勢,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既必須也必要,那么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當下,高校開展軍事課教育也就必然了。
(二)高校軍事課教育不是單純的體育課與思政課
高校軍事課的設置不同于體育課、思政課,在國防建設中,是其他課程無法替代與比擬的。為更好地服務于包括國防素養在內的人才培養,教育部、國防部等相關部門出臺具體文件規定,軍事課教育由軍事課理論教學與軍事技能訓練組成,是對大學生進行國防軍事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軍事課教育的目標與任務,在《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2007版)中有明確規定:軍事課程以國防教育為主線,以軍事理論教學為重點,通過軍事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能,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加強組織紀律性,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儲備合格后備兵員和培養預備役軍官打下堅實基礎。由此,高校軍事課教育的目標與任務再清楚不過地顯現出來了,高校軍事課教育的作用與意義、教育的目標與內容不是單純通過體育課、思政課就能完成的,對高校軍事課教育進行研究有助于高校軍事課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三)生活化教育理念在教育領域延伸與實踐的啟示
改善辦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題,條條道路通羅馬,各高校都為之努力奮斗著。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教育領域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徑層出不窮,推動著教育向前進。面對科學世界危機,胡塞爾最早提出“生活世界”這一哲學概念,杜威和陶行知對教育與生活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等一系列著名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伴隨生活教學在各學科領域研究與實踐的進一步深入,各學科教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各高校的生活化教學也成為落實“三貼近”、提升高校軍事課教育的重要啟示。我們認為軍事課教育需要和大學生生活相結合,需要服務于大學生生活及其未來發展,也需要通過大學生生活及其以后的生活實踐來檢驗。為此,我們將軍事課教育內容與大學生生活實際和發展相聯系,可提高教學針對性、實效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理論研究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可構建生活化的軍事課教學體系;將有序組織與志愿參與相結合、大學生自身文化建設與生態社會服務相結合,可形成生活化的軍事課教育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在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各高校加大學風建設和課堂管控的背景下,生活化教育提高了軍事課教育的實效性和長效性。
二、高校軍事課生活化教學著力點
(一)以增強國家意識為著力點,明確教學目標
國家意識是個體基于對自己祖國的歷史、文化、國情等的認識和理解,在學習、生產與生活中對國家的認同、認知等情感與心理的總和,體現為國家主人翁責任感、自豪感和歸屬感。作為一種政治意識和文化意識,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公民的責任心和義務感,有利于大眾團結一心,為實現國家昌盛、民族強大而努力奮斗。
魏征曾經說:“思所以危則安矣,思所以亂則治矣,思所以亡則存矣?!鼻兄辛水斍拔覈鴩鴥韧猸h境中存在的問題的要害。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們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矛盾,這些矛盾是發展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外部環境可以用“強敵環伺”來形容。天下不太平,中國的發展進程也就會受到影響,不可能一帆風順,而國家不強大,民族難自存,小家也難全??床磺逍蝿?,不能基于形勢采取正確的應對之策,那么“民族復興”只能是一句空話,“實現自我”、“過上好日子”也就是鏡中花、水中月。
(二)以強化愛國主義為著力點,梳理教學內容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是艾青在《假如我是一只小鳥》中抒發的愛國情懷,引發了許多仁人志士的共鳴,深深震撼每一位赤子的愛國之心。確實,愛國主義是一種基于自愿基礎上的國家、民族情愫,包含著對祖國成就和文化的自豪,對同胞的認同,是國家續存、發展和強大的根基。同時,愛國主義具有時代性、階級性,在社會主義中國,愛國主義首要的表現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熱愛,對社會主義中國的認同、熱愛。因此,軍事課教育要以強化愛國主義為著力點,梳理教材內容,在規范教材內容基礎上,以增強民族自信、國防自信和“中國夢”自信為重點,強化我國軍事思想和中國國防章節,指明我國國防軍事思想的輝煌與不足,道清中國國防建設的艱辛與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