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代大學生戀愛心理問題與對策分析
摘要:大學生戀愛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本研究通過對愛情及其內容等方面的闡述,并對處于此階段大學生戀愛現狀進行了分析歸納,總結出當前大學生戀愛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目的是希望大學生在面對愛情時,可以更為理智和客觀,不再對愛情產生困惑和迷茫,并且在一份感情中有所收獲。避免由于在相處過程中產生的戀愛問題而扭曲了自己的婚戀觀,從而減少愛情誤區,真正在學習和生活上對他們有所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戀愛;心理問題
隨著我國的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大學生的數量也日漸增多,在這里有眾多的才子佳人,他們上演了一幕幕唯美的愛情故事。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尋找一位戀愛中的伴侶,對于校園中的大學生來說成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對于愛情都有著自己不同的解讀。從主流上來看,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心理是健康的,他們敢于追求幸福和真愛。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他們戀愛的成功率卻很低。他們日益開放的思想狀態,導致他們對于婚前性行為有著更大的嘗試和包容。面對日漸明顯的愛情心理問題,開展大學生戀愛心理輔導與援助,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這不僅有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對其日后的婚戀觀也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愛情內涵的心理學闡釋
對于愛情的定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在《愛的藝術》中弗洛姆把人類的愛分為兄弟之愛、異性之愛、父母之愛、神明之愛和自我之愛五種,這里將就異性之愛作為重點闡述。所謂愛情就是建立在傳宗接代的本能基礎上,男女雙方產生特別強烈的肉體和精神上的享受的相互愛慕,并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的終身伴侶的高尚感情。生物因素、精神因素和社會因素三方面構成了愛情的基本內容。所謂的生物因素是指男女雙方在愛情的驅動下,會產生本能的吸引,并且希望與之結合的愿望;精神因素主要是指愛情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健康的愛情會愉悅身心,使人產生美好的心理體驗;社會因素則是指愛情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不僅受社會道德和法律的制約,同時還有孕育下一代的社會功能〔1〕。
對于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表現的狀態總是各異,對于沐浴在愛河中的人們也是如此,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來演繹屬于自己的那份幸福。他們的愛情有的轟轟烈烈唯恐別人不知,有的如煙花一樣轉瞬即逝,有的在平淡中品味幸福,有的在互敬互愛中共同成長,有的忽遠忽近的讓人捉摸不透,有的形影不離如膠似漆。針對這些愛情中的不同表現,斯滕伯格提出了“愛情三因論”.他認為愛情是由動機成分、情緒成分和認知成分組成。動機成分指內在的性驅力,也包括異性之間身體容貌等特征被吸引;情緒成分指由刺激引起的身心激動狀態,如喜、怒、哀、懼等;認知成分是對愛情和動機的一種控制因素,在愛情中居理智層面。斯騰伯格認為正是每個人三種成份所占的比例不同,才讓我們看到了多姿多彩的愛情世界〔2〕。
二、大學生戀愛存在的問題
(一)分不清友情和愛情的區別
愛情錯覺是指在異性間的接觸往來過程中,一方錯誤的認為對方對自己“有意”,或者把雙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誼看成是愛情的降臨,并且一廂情愿的篤定這就是冥冥中的緣分。愛情錯覺是認知和情感上的一種失衡??赡苡捎诒舜说呐d趣愛好相投,外加平時也比較喜歡推心置腹的交談就會讓其中一方產生誤會,盲目的認為這是一方在向自己傳達愛意的一種方式,進而錯誤的以為這就是愛情的信號。久而久之,自己也分不清愛情和友情的區別,從而進入了愛情誤區,出現了空虛、煩惱和寂寞之感〔3〕。
(二)不能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系
愛情是人生和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很多大學生在戀愛時就被愛情沖昏了頭腦,把愛情當成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事情,每天享受風華雪月的浪漫,考慮的是如何贏得對方的開心,從而完全忽略了自己真正的身份。處理不好愛情和學業以及事業之間的關系,每天心里想的念的全都是對方,將每天兩個人的快樂生活看成生活上全力以赴追求的目標,更有甚者為此荒廢了學業,經常逃課掛科,只為尋找兩個人的私人空間〔4〕。
(三)過早偷食愛情禁果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發展,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人們的價值觀念也潛移默化的發生著變化,傳統的道德觀念受到沖擊,當前大學生的婚前性行為也日漸上升。當代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逐漸成寬容態勢,并且對貞操觀的重視程度也日漸下滑。他們可能由于一時沖動而過早偷食愛情禁果,嘗試婚前性行為,卻缺少對以后的考慮,給雙方心理上帶來不應有的影響。
(四)失戀后的負性情緒
愛情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會給人無限的甜蜜感。但是由于性格不合,價值觀不同,家人反對,移情別戀等各種因素導致一段感情的終結時,這種無言的酸楚很多大學生卻沒有勇氣面對。他們無法適應親密關系的結束,更不能理解曾經親密無間的兩個人會形同陌路。在失戀時如何調節自己的心態以及如何應對這種打擊卻是在大學生中不可避免的苦惱事情。據不完全統計,在大學生戀愛過程中,有超過一半的人經歷過失戀的打擊,校園戀情很多時候是比較短暫的,但是失戀引發的一系列心理轉變卻是不容忽視的。失戀帶來的焦慮,無助,抑郁,恐慌,茫然等情緒會給當事人造成極大的打擊和傷害。更有甚者會出現報復心理、自卑心理、仇恨心理等各種負性情緒。這些情緒短時間內可能影響一個人的情緒起伏,更嚴重者將影響其身心健康及人格發展。
三、解決大學生戀愛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培養健康的戀愛心理
愛情的基礎一定是要兩情相悅,并伴有相互尊重,相互激勵,相互成長,同甘共苦等內容,同時具有專一性,持久性和責任心等特質。同時一定要明確愛情是權利和義務的統一體,要時刻培養自己的責任心,不要一味的在愛情中索取,付出同等重要,因為戀愛中的雙方是平等的,在享受愛情權利的時候,一定要履行相應的義務,這樣一段感情才能長久。一個懂得愛自己的人才能去愛他人,在愛情中也才會保持最真的自我,愛自己需要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不要因為過度迷戀對方而在愛情中失去自我,一定要愛惜自己的感情,尊重自己的付出,對自己負責。真正內心成熟的人,會很好的把控自己,從而使愛情經受住考驗,也在其間使自我不斷完善。真正的愛情不可能純粹是為了滿足彼此的生理需求,更多的是一種情感上的依托。在一段感情中,如果戀愛的初衷單純的是為了尋找一個人生中的伴侶所體會到的幸福感要遠遠超過摻雜太多性愛觀念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