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專業大學生群體是當代中國青年的一面鮮艷旗幟,他們樂觀開朗、勇于拼搏等品質一直為人們所稱贊.然而隨著社會大環境的劇烈變化,該群體中也開始凸顯了諸多的心理問題,其中包括相當部分學生產生的自卑心理狀況.本文主要從該群體自卑心理產生的類型、原因及應對措施等幾方面進行了探析,以期引起社會各界對體育專業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
自卑是一種在認知上產生偏差的、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它可以說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體育專業大學生群體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人們通常認為他們具有大方開朗,樂觀自信等心理特質,幾乎不會把這個群體與"自卑"一詞相聯系.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環境的改變,貧富差距、就業形勢、社會偏見等問題不斷涌現,幾乎困擾著每一個體育專業大學生,自卑心理在該群體中悄然蔓延,引發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給學生的學習成長和學校的教學管理造成了諸多不良的影響.體育專業大學生肩負著傳承創新國家體育文化事業的重任,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境,實現健康成長,不僅是學校的責任,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一、體育專業大學生自卑心理的主要類型及成因分析
\\(1\\)社會偏見主導類
在中國,"重腦輕勞"現象古來有之,"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封建思想時至今日還深植人心,加上我國體育人才培養制度的缺陷和一部分體育人不良形象的影響,社會大眾對體育生的印象總體是不佳的.部分同學便由此滋生了自卑情緒,開始倦怠學習,消極度日.
\\(2\\)就業前景主導類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畢業生求職時面臨的競爭壓力格外激烈,整體求職的成本和時間將擴大和延長.這種情況下,體育專業大學生們的就業形勢顯得格外嚴峻.因為體育專業學生的就業面相對較窄,而且普遍文化底子較弱,在同普通專業學生競爭時比較吃虧\\(如考公務員、做文職等\\),這一現狀成了該群體部分學生產生自卑情緒的重要原因.
\\(3\\)個人能力及自身條件主導類
體育專業學生在中學階段一般都是當地的體育尖子,升入大學以后,由于身邊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而且往往各具優點和特長,相比之下,有些同學就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和心理失衡.另外,有些學生則是因為身材矮小、外貌不佳而滋生自卑心理.
\\(4\\)個體家庭、經濟狀況主導類
體育專業大學生群體屬于校園中的"高消費"人群,這種情況下有些家庭條件較差的貧困學生則感到難以承擔.若不注意則容易導致自卑心理產生,對他們的學習生活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體育專業大學生自卑心理的應對和調適策略
盡管導致體育專業大學生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紛繁復雜,但總的來說,是由于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和現實缺乏正確的全面認識,以致不能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不能接受自我的結果,這是一種心理上的失調.克服部分體育專業大學生自卑心理,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既要靠學生本人的積極調整,又要靠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共同努力.
\\(1\\)端正心態,做好自己.目前社會大眾對體育人存在著許多不當評價和錯誤偏見,這是由長時間多因素造成的結果.面對這一現狀,每一個體育專業大學生都應該端正心態,做到嚴格要求自己,從自身做起,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大學生.長此以往必將大大改變全社會對體育人的不良刻板印象.
\\(2\\)轉變就業觀念,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面對嚴峻就業局勢,畢業生要轉變就業觀念,在平時刻苦訓練,力求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適應社會需求.
\\(3\\)全面認識自我,注重自我心理調適.體育專業大學生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優勢,接受自己的缺點和劣勢,提高自我評價.
\\(4\\)經濟困難的學生應積極調整心態,做到不卑不亢、不攀比.經濟困難的學生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消費,量力而行,而不能貪圖虛榮,盲目攀比.
【參考文獻】
[1] 李佳川,孫潔,唐金根.我國大學生自卑心理的研究現狀分析與思考[J].云夢學刊,2011,5\\(3\\):32
[2] 于天紅.大學生自卑心理表現及其自信心培養[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教育研究版\\),2003,19\\(10\\):46-47
[3] 王運.音樂專業大學生自卑心理表現及調試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161
[4] 韋世藝,張麗萍.獨立學院大學生自卑心理的現狀、成因及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8\\(8\\):24
[5] 劉美丹,李淑紅,張鐵.貧困大學生自卑心理分析與調試[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