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我國作為一個資源型國家,十分注重煤炭行業的發展前景。 很多國有煤炭企業已經深刻認識到煤炭資源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減少著,為了保證企業的長遠利益,開始針對可持續發展、自然環境和生產安全等問題構建出一套效果顯著的績效評估體系。 所以, 當務之急就是進一步完善煤炭企業績效評估體系的內容,立足更高的層面進行思考,使其發揮出更大的功效。
1、構建國有煤炭企業績效評估體系的主要思路
(1)以煤炭行業的特點為大前提
績效評價系統在企業管理理論中首次被提出,重點指出處在經濟活動中的各種企業都會同時面臨來自內部和外界環境的壓力,為了贏得生存必須順應形勢找到一套具備普遍適用性的績效評估系統。
所以,煤炭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管理特點和經營目標,立足長遠利益的角度制定出一套適用于本行業的績效評估系統。 該系統須能夠真實的反應煤炭企業的運行特點、經營特征和工作需要,且能夠從內外 2 個方面給出高層次的指標,以動靜結合的復合方式促進指標的完成,使企業從財務和非財務兩大板塊同時贏得較高的回報。
(2)以國內市場情況為基本框架
基于企業績效的評估體系,首先是由西方發達國家提出的,由于其比我國的科學技術先進,所以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國有煤炭企業應該盡可能的吸收國外評估系統中的技術方法,然后取其精華,根據國情推廣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當中。 目前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級階段,在機構及體制、經濟基礎及社會制度上面都與那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有著巨大的差別,那么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有煤炭企業的績效評估系統須找準方向,以我國市場發展情況為基本框架。在杜絕生搬硬套現象的基礎上,結合國有煤炭企業目前的經營狀況、發展路線和發展方向,從國內煤炭企業的特點出發,建立一套高效的并且具有針對性的評估系統,將會對國有煤炭企業的經營管理產生重要的影響。
(3)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方針政策
在構建國有煤炭企業績效評估系統的整體思路中,戰略管理是其重要的理論基礎。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社會對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為了社會的長遠利益,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為當今最為重要的方針政策之一。必須進一步提高煤炭基地的建設水平,盡可能的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產品質量,同時優化企業安全保障系統,從全面發展的角度做好一切基礎性工作。
(4)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
堅持我國制度、法律體系、資源情況、市場政策和行業特點等因素后,利用先進的科學支持,根據企業管理理論制定出符合國內煤炭企業發展的戰略經營目標,同時須考慮到企業內部結構、經營狀況、行業環境和文化理念等內外因素。 所以在構建企業績效評估系統時總結概括可以分為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四大板塊。
2、基于模糊數學的煤炭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2.1 模糊綜合評價方法
設定煤礦企業評價因素集 U={U1,U2,…,Us},評判集 V={v1,v2,…,vm},評價的每個因 素對集合的權重分配 Ai={ai1,ai2,…,ain},需要滿足條件 ai1…aim=1。設煤礦企業績效評價的評判矩陣為 Ri=(ri1)max。 因此,第一級綜合評判向量 Bi=A·Ri=(bi1,bi2,…,bim\\),i=1,2,…,s。 如果,煤礦企業第 i 個績效綜合評分 Si
為該煤礦企業具有最優的績效評價體系。
2.2 財務層面的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盈利、 償債和營運等 3 方面的財務能力構成了企業財務層面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旨在評估和掌握國有煤炭企業的經營水平及財務方面的情況。
(1)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層次 對于煤炭企業來說,能否獲得利潤所依靠的就是其盈利能力。一般情況下, 資產報酬率和銷售凈利潤率及成本投入利潤率等 3 方面構成了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2)償債能力的財務指標層次 對于煤炭企業來說,是否能夠將到期的債務問題進行解決所體現出來的就是企業的償債能力, 而這種能力又分為 2 種,即短期償債和長期償債。 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及現金比率等 3 方面構成了短期償債能力的財務指標,而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及利息保障倍數等 3 方面構成了長期償債能力的財務指標;(3)營運能力的財務指標層次 對于煤炭企業來說,將現有資源最大程度的利用,進而換取更大價值的能力就是企業的營運能力。 一般情況下, 總資產、 流動資產和應收賬款及存貨等 4 方面的周轉率構成了營運能力的財務指標。
2.3 非財務層面的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我國煤炭企業目前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特意將技術創新、可持續發展、環境和安全等 4 個層次的指標列入了煤炭企業的績效評估指標中。
(1)在人類發展史上,創新是一件始終都沒有間斷過的事情 將生產技術創新指標層次列入到煤炭企業績效指標體系中旨在從技術和設備的改良等方面監督和推動企業的高效發展,體現在設備和技術的引進及這些方面的成本投入及管理狀態上需求突破。通常情況下,噸煤的設備改造、技術創新和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成本投入和工程技術人員所占比重和作業人員生產效率等 5 方面構成了技術創新指標。
(2)當能源、資源和糧食及生態環境都發出警告信號的時候,人們開始著眼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而在能源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就是煤炭, 人們越來越重視煤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將可持續發展指標層次列入我國煤炭企業績效指體系中顯得極其關鍵。這個層級的設立,主要是在從幾方面來監督和推動企業的高效發展。 資產方面,一個是新舊程度,一個是為國家和社會創造的財富大??; 礦井作業過程中的開采技術和挖掘情況;產品的成本投入和資源投入;④企業自身的管理狀況和社會上對于企業的評價。 通常情況下,固定資產成心率、礦井 3 個煤量可采期和煤炭單位成本及社會貢獻率等 4 方面構成了可持續發展指標如圖 1 所示。
(3)環境指標層次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良好的自然環境。 而環境污染一直都是煤炭企業存在的較大問題。 將環境指標層次列入到指標體系中顯得恰如其分。 這個層次的設立,主要是敦促我國國有煤炭企業重視 3 個方面的內容:周邊的環境的保護和改良;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產品的環保問題。通常情況下,環保投入額度、選煤水的使用次數、改良礦區塌陷土地的范圍、妥善處理工業廢水和廢氣的程度等 5 方面構成了環境指標體系。
(4)安全指標層次 對于我國的煤炭企業來說,應盡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將安全指標層次列入到績效指標體系里面, 至關重要且十分及時。
在這個層次中,涉及到了煤礦作業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以及所使用的設備安全問題和對設備的重視程度問題。 通常情況下,百萬噸死亡率、機電設備事故率和礦井井巷失修率以及期末設備完好率這四方面組成了完整的安全指標。
3、結語
對于國有煤炭企業來說, 企業績效評估能夠對經營模式和管理方法進行優化, 進而在各方面創造更大的效益,推動企業管理和生產的發展。雖然這些年對企業績效評估的研究有進展, 但仍處于初級階段,尤其是仍選用非常簡陋的參考指標來評估績效。
而國外在這方面卻早已取得了研究與實踐的雙豐收,文章以此為基點完善了我國的指標體系,用來評估國有煤炭企業的績效, 其中引入了 4 個新的評估指標,分別是技術的創新程度、可持續發展的達成、環境的保護和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馬玉萍. 基于 WEB 模式的煤炭安全管理信息系統[J]. 煤炭技術,2011(11):158-160.
[2]陳玉. 煤礦社區管理系統的設計[J]. 煤炭技術,2011(11):270-271.
[3]夏惟 ,關智英 ,邢艷敏. 新形勢下煤炭企業檔案管理的工作思路[J]. 煤炭技術,2011(11):287-288.
[4]陳力. 做好新時期企業檔案管理工作[J]. 石油教育,2007(4):97-98.
[5]李憲寅,張燕超 ,張務恒. 做 好檔案工作 促進企業發展 [J]. 煤 炭工程,2011(S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