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學語文語氣詞教學問題研究
【前言】初中語文如何開展語氣詞教學前言
【第一章】語氣詞與初中語文教學
【第二章】從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中考看語氣詞教學
【第三章】初中語文語氣詞教學現狀的調查分析
【第四章】語氣詞基本知識及初中語文主要語氣詞的運用分析
【第五章】初中語文語氣詞教學策略
【結語/參考文獻】初中語氣詞教學的方法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二章 從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中考看語氣詞教學
語氣詞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已被不少專家學者所強調。但是由于語氣詞知識的特殊性,教學效果不能立竿見影,加上教師和學生們對語氣詞的情感抵觸,“淡化語氣詞”的趨勢越來越強烈?,F如今《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語氣詞教學的內容更是難尋其蹤跡,這樣對語氣詞教學的忽視,讓我們有著別樣的尷尬。
第一節 從教學大綱看語氣詞教學
語文課程教學大綱是組織語文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語文教學的風向標,同時也是教師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學指南。
一、歷年教學大綱語氣詞要求整理分析
建國以來,我國先后頒布了七個語文教學大綱和一個語文課程標準。仔細閱讀大綱和課標,歷年來對語氣詞的要求,我們可以看出一些問題。
表中教學大綱中專門針對語氣詞教學的要求幾乎是沒有,語氣詞教學不在其重視的教學領域內,表現出抽象化、概括化、整體化的意識趨向。語文教學大綱對語氣詞教學如此淡化冷漠,那么語氣詞教學與語文課堂與學生也只能是漸行漸遠了。
二、2003 年《語文課程標準》語氣詞教學指導分析
2003 年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頒布以來廣受好評,但語氣詞教學仍是處于被冷淡的地位。整個大綱連“語氣詞”幾個字都難尋蹤跡,對于漢語語法知識的掌握也越來越模糊。筆者經過仔細的查找后發現,關于語氣詞知識內容勉強可以理解為出現在語言文字運用的這個部分。其中是這樣敘述的:
1. 注意在生活和跨學科的學習中學語文、用語文,在學習和運用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2. 能綜合運用在語文與其他學科中獲得的知識、能力和方法,讀懂與自己學識程度相當的著作,運用多種方式展開交流和討論。
3. 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口頭應用的能力,能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時機和場合,提出話題,敏捷應對,注意表達效果。參加演講與辯論,學習主持集會演出等活動。
4. 聯系語言文字應用中的現象和問題,閱讀有關著作,嘗試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做出解釋;了解語言文字法規的有關內容,增強規范意思,學會辨析和糾正錯誤,提高語言文字應用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5. 觀察語言文字應用中的新現象,思考語言文字發展中的新問題,努力在語言文字應用過程中有所創新。
6. 拓展運用語言文字交流的途徑,學會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交流,如何用計算機進行編輯、版面設計,制作個人網頁和演示文稿。
①除此之外,在附錄的第二部分“選修課程舉例”中“語言文字專題”,有這樣一些描述:引導學生認識語言文字在社會溝通、信息交流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學習現代漢語和文言文的基礎知識,練習對語言材料進行分析和歸納,梳理有關語言文字結構和運用的規則,提高理性認識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
可以設置文字、語法、修辭、邏輯、普通話與方言等方面的專題,閱讀相關論著,了解基本的知識、原理和方法,聯系實際問題進行探究。關注學校和社會生活中的語言現象,嘗試運用所學的知識作出分析解釋。例如根據語音、詞匯、語法知識,對說普通話時出現的一些錯誤能夠識別并學會糾正。了解生活區域內方言的情況,分析當地人學說普通話的主要障礙和解決對策。也可以針對一兩個專門領域(如司法、商務、傳媒等領域)的語言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嘗試分析其風格和特征。
②通過對整篇內容整理發現,發現連“語氣詞”幾個字都沒有涉及到,有也是為了“閱讀”和“寫作”的需要而存在。對于語氣詞知識的掌握要求比較隨意,只是要求學生能夠根據需要使用和了解即可,不做學習要求。這說明語氣詞仍然是一直處于被忽視的位置。
通過之前對歷年大綱教學要求的整理,我們可以發現:初中階段是語氣詞教學的重要時期。在高中階段就更加很少涉及到專門對語氣詞教學的要求和內容了,只是提到了語言文字的應用,讓學生“了解語言文字法規的有關內容,增強規范意識,學會辨析和糾正錯誤,提高語言文字應用的正確性和有效性?!?/p>
③似乎隱約是讓學生了解語言的規則,也就是遣詞造句的規則,但這一部分只是在“選修課程部分”,充分說明遣詞造句的規則非主要學習內容。之后在附錄部分還提到了“可設置、語法、修辭、邏輯、普通話與方言等方面的專題,閱讀相關論著,了解相關基本的知識、原理和方法,聯系實際問題進行探究。關注學校和社會生活中的語言現象,嘗試運用所學的知識做出分析即時?!?/p>
盡管這樣,還是會使我們覺得語氣詞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地位是可有可無的。教學要求放在附錄部分并說明只是給語文老師的教學建議,課時允許講解一下,課時不允許就可以忽視。這樣學生的語氣詞知識的學習就變得可有可無了。在初中階段學生簡單的學習一下,“夠用”即可,到了高中以后,實際上課堂中幾乎不會涉及到語氣詞的教學,學習不成系統,沒有銜接,學生要使用的時候也是懵懵懂懂,大大的影響了語文的教學質量。由此,“淡化”趨勢足以看出。
第二節 從語文中考試題看語氣詞教學
作為我國人才選拔的主要方式--考試,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這種集萬千目光于一身的評價方式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問題。語氣詞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我們以 2011 年到 2013 年三年的貴陽市語文中考試題為例,來看看關于語氣詞知識是如何進行考核的。
一、題型設置
從 2002 年起,試卷對語言知識和言語表達的考察,主要設置在第 I 卷的第一大題和第Ⅱ卷的第六大題??荚嚨膬热菹鄬碚f比較集中。但是,仔細觀察整套試題下來,其中在主觀題上主要側重考察實際操作能力。在客觀題目上,主要側重于考察學生的辨析能力。而專門針對語氣詞知識的考查幾乎沒有,這種考試題型對于語氣詞的忽視,直接關系到了教師教學的側重點。
二、考試內容
通過對題型的分析,我們發現語文中考主要對以下幾個內容進行考核。
1. 短語、句子、句群等基礎知識的考察。在貴陽市中考語文考試中主要考察學生能否掌握短語的類別,能將短語分解成詞,了解組成短語的詞的詞義和詞性及它們之間的結構搭配關系。句子類試題側重點是辨認和分析句子,考題中出運用知識去區別單句和復句,分析單句成分與復句層次關系外,還要鑒別并改正各種語法語病,那就是句子的辯誤。
2. 對常用的句法失誤的考察,其中有搭配不當(主要有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動語和賓語搭配不當以及主語和賓語搭配不當等)、句子成分殘缺和多余、語序顛倒。
3. 還有一部分是對隱形語法知識的考核,這部分內容大都是從顯性的修辭知識入手,要求學生對文字、詞句的調整、修飾,以達到提高語言表達的效果。
通過對中考語文試卷的知識考核方式、內容的總結分析,可以看出,在語文中考中語氣詞的相關試題可以說沒有。雖然考查的內容有限,但總歸它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實際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氣詞知識講授只是含含糊糊或是一筆帶過,加上課時與教師精力投入也不夠。在學生中遇到相關問題時,老師就題論題,沒有系統性,學生學的也不清不楚。這樣下去,學生僅憑自己的語感去理解做題,是無法掌握知識的。雖然在試題中沒有明顯的專門語氣詞試題,但不能說是語氣詞不重要,它其實有一種隱性的存在,比如在作文寫作中,學生們必然會用到語氣詞,而如何正確的使用語氣詞,直接關系到學生們作文的表達內容清晰度的體現。因此語氣詞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