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忙于新課教學,到了復習階段千頭萬緒,復習工作雜亂無章、效率低下。對這樣的現狀進行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平時復習工作不夠扎實,復習的條理性、系統化不強,影響了最終復習效果。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牢牢抓實基礎、抓好平時,強化復習教學中的段段清,以此為抓手推動語文教學成效提升。
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鞏固存在的問題
初中語文教學中復習鞏固效率低下,主要與以下三個方面有關。
1.未能及時開展復習,導致小馬拉大車。有些教師平時只顧趕進度上新課,而沒有采取新授和復習同步推進、有效兼顧的方式,往往在期中或期末考試前進行復習鞏固,一抓一大把,分不清輕重、搞不明彼此,時間緊、壓力大,復習任務難以全面完成,出現小馬拖大車力不從心的現象。
2.學生自主意識不足,學習反思鞏固不夠。語文學習鞏固工作,教師固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學生自主學習顯得更為重要。有些教師沒有重視對學生自主復習鞏固技巧與習慣的培養,學生也存在著等待心理,等著教師組織開展語文復習,結果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進入最后復習階段時平時的基礎不夠扎實牢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復習效果。
3.教學反饋及時性低,影響教學方向的修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及時了解把握學生學習狀況,尤其是學習目標完成度,以便于下一步教學中修正教學方向,及時回顧不足。而部分教師在教學反饋信息搜集上重視程度不足,有效方法不多,具體措施不實,沒有能夠準確把握學生語文學習實際狀況,整個教學也就無從談起及時修正,影響了語文整體教學成效。
二、夯實復習教學措施,綜合推進語文復習教學工作
在初中語文復習教學中,廣大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自主復習習慣培養,輔之以規范要求,將復習鞏固工作夯實在平時,抓牢在基礎,為語文教學成效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1.培養學生及時復習習慣,發揮黃金記憶效應。心理學研究成果顯示,在新課知識學習結束后兩到八小時進行首輪復習,是記憶的最佳黃金時期,有效記憶率可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之后按時復習鞏固,在最佳記憶時期內進行回顧,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養成互幫互助的良好習慣,以同桌或合作小組為單位相互提問,既緩解了復習的枯燥感,同時也能夠相互交流學習記憶的技巧,在團結互助的氛圍中掌握語文學習要點,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必將得到有效提升。
2.以課、單元為單位,逐段清理鞏固所學知識能力。初中語文教學段段清模式,最為核心的環節是抓住平時、抓住日常,將鞏固訓練重點放在日常教學工作之中,避免最后關頭扎堆的現象。教師要堅持以課為單位,對每一課的學習要點難點進行提煉,對每一單元不同類型知識點和能力要求進行提煉,讓學生搞清楚學習的重點在哪里,并對照回顧自身還存在著哪些地方需要鞏固。有了這樣的機制,學生會對每一課、每一單元的復習內容進行回顧,而且以小組為單位強化過關考核,推進上一階段過關考核之后才能進入下一階段,從而為語文復習成效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
3.開展拉網式復習鞏固,逐步縮小和消除學習盲點。在初中語文段段清復習鞏固模式中,教師除了指導學生抓好平時、夯實基礎之外,在最后還要開展拉網式復習鞏固。首輪對相關知識要點進行清查,通過一輪之后篩選出其中尚未掌握或有待鞏固的地方,大大縮小了復習的范圍,使接下來的語文復習鞏固更具針對性有效性。通過數輪這樣的復習鞏固,學生也就能夠基本掌握平時所學,并且在逐步縮小的提煉過程中,避免了機械重復,避免了已牢固掌握知識復習做無用功,進一步提高了語文復習鞏固的效率。這樣的教學方法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許多學生認為和以往漫無目的的復習相比,這樣的復習不僅效率高,而且層次鮮明、針對性強,更加有利于系統把握。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夯實平時、打牢基礎,以段段清模式保證每一階段、每一部分內容學得更加扎實,全面提升語文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