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是最重要的教學材料,新課改后,教育領域出現了許多對教科書編寫的質疑聲,教科書的權威性不斷受到打擊,對教科書的研究也逐漸成為教育研究的前沿問題。其中,語文教科書是最受學者們關注也是研究最多的。針對教科書研究存在的種種問題,本文梳理了2003 年至2013年十年間關于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的相關文獻,分析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現狀,總結不足之處,對深入持續研究做出展望。
一、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的背景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1.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的形成背景
(1) 語文教材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教科書是由相關領域的學科專家,依據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專為其編寫的學習材料,是學科知識與技能的物質呈現載體,是課程目標與課程內容的具體化,承載著國家與民族的價值追求與文化性格,蘊含著編輯者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及社會、時代、國家對一個社會公民的總體要求。語文教科書作為我國的母語教材,在教育及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 新課程改革與教材改革的推動。課程改革往往伴隨著教材的改革,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 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編寫而成的。 《新課程標準人教版初中語文實驗教材》 副總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室的顧之川先生認為:“語文課程標準這些新的精神和提法,是我們編寫這套初中語文實驗教材的指導思想?!贬槍@一指導思想,許多學者相繼對新版教材如何體現這一指導思想進行研究,近十年的研究中也不乏新舊教材的對比研究,同時,也出現許多關于新教材的突破、如何使用新教材、新教材存在的問題等方面的研究。
(3) 語文教科書問題頻出。在當今所處的自媒體時代下,許多網友指出并批評了語文教科書中出現的錯誤。對于教科書中是否該取消魯迅的文章這一問題也引起了網友熱議。當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教科書時,教科書中的諸多問題便呈現出來。使得眾多專家學者們開始研究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各階段的語文教科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少數民族意識的缺失、性別偏見的存在、助讀系統錯誤、結構編排不合理、練習設計有誤等。
2.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成果分析
在中國知網 (CNKI) 的按來源數據庫分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特色期刊、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以“語文教科書”并且“初中”以及“語文教材”并且“初中”為關鍵詞,發表時間從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進行高級檢索,共檢索到相關文獻415篇,其中期刊論文272篇,博士論文1篇,碩士論文133篇,會議論文4篇,報紙全文5 篇。期刊論文文獻量最多,其次為碩士學位論文,但博士論文與會議論文較少,表明當前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的深度不足,還有待學者們深入細致地研究。
二、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涉及的主要內容
近十年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面廣研究內容多,主要概括為選文文本分析、習作練習、助讀系統、插圖設計、編排組元,對這些內容的研究又分為動態研究與靜態研究,靜態的研究是對其內容進行研究,動態的研究主要表現在教科書的使用層面。
(1) 對語文教材選文的研究
我國初中語文教科書的主流模式是“文選模式”.近十年對選文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對文本進行分析揭示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多種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而教科書中有意或無意中滲透的觀念對青少年觀念的塑造有很大影響,眾多學者開始從觀念角度對教科書展開研究討論。
近十年的研究中主要有通過分析教材選文揭示教材中暗含的人生觀、生死觀、價值觀、審美觀、性別觀念、性格養成因素、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等。此外,也不乏對選文中的語言、政治立場進行研究的文獻。在對選文進行研究時,有的是針對一篇選文進行研究,也有的是針對多篇文本進行研究以揭示問題。
(2) 對習作練習的研究
著名語文教育家朱紹禹先生曾說過:“只把課文的‘典范性’看作是‘語文課本的生命',既不符合現代教材觀,也不符合現代語文課本的實際?,F代的語文教材觀,是既要求遴選典范而恰當的課文,又要求設計內容充實又富有啟發性的練習思考題,還要穿插配合必要的圖像,以及編寫語文知識等。這是語文課本發生變化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同最初的課本的一個重要區別?!庇纱丝梢钥闯鼍毩曄到y的重要性,近十年研究中對練習系統的研究主要包括練習內容研究;練習的數量和形式研究;練習系統的發展歷史研究;練習編制理論研究以及國內外、不同版本間教材練習系統的比較研究。
(3) 對助讀系統的研究
初中語文教科書中的助讀系統指的是幫助教師與學生更好的理解及運用教材的系統,如目錄、注釋、編者語、單元導讀、閱讀提示等。對助讀系統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助讀系統的歷史演進助讀系統的地位與功能;助讀系統編寫的理論依據;不同助讀系統間的比較研究;不同版本教科書、國內外教科書助讀系統的比較研究;提出編寫設計的建議等。目前對助讀系統的研究相對較少,有些研究將插圖也歸為助讀系統,近年來對插圖的研究備受關注,而助讀系統中其他方面內容卻很少被提及。
(4) 對插圖設計的研究
近年來對教科書中插圖的研究逐漸增多,研究涵蓋的內容也非常廣泛。第一,指出插圖中存在的錯誤及問題,通過對插圖的研究揭示插圖中存在的歷史性或常識性錯誤,并提出修改建議;第二,根據中學生心理研究插圖對學生審美觀、價值觀的影響,提出針對中學生心理的設計建議;第三,對插圖的類型以及編排方式等現狀進行研究;第四,動態研究,即教師應該如何正確理解與使用插圖,要把握插圖的正確意義,準確借助插圖深入理解文本、組織教學、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5) 對編排組元及整體結構的研究
對于教科書編排組元及其整體結構的研究主要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對某一版本教科書整體編制情況的分析,揭示這一版本教科書的結構及其編排情況;第二,根據中學生接受知識的心理特點為教科書編排組員提出合理的可行性建議;第三,不同版本的教科書或國內外教科書之間進行比較研究,總結出值得借鑒的方面。我國初中語文教科書在編制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對編制理論的研究是我國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的一個薄弱點,有待成為今后教科書研究的著力點。
(6) 初中語文教材使用的研究
對近十年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進行分析發現對于教科書靜態方面的研究遠遠多于對動態的研究,如何使用語文教科書方面的研究不僅量少,還缺乏深度,僅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對使用教科書的幾點思考、一些建議,同時,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近年來學者對教科書使用的研究集中概括為一下幾個方面:一是從教學層面出發研究各種文體的教學策略,如散文、詩歌、小說、戲劇、文言文等不同文體該如何教的問題;二是對教材的開發利用;三是對教科書中某一個系統的使用研究;四是強調對教材的正確解讀,教師在使用教材時能否正確解讀文本,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準確的知識內容也是需要重視的一點,然而在這一方面的研究還相當薄弱。
三、關于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的總結與反思
1.研究面廣而不深
研究面廣不深,研究內容呈現不均衡性,是教科書研究最大的不足之處。首先,從近十年的文獻量來看,關于初中語文教科書的研究,期刊論文最多,共272篇,其次是碩士論文133篇,而這415篇文獻中,只有4篇會議論文和一篇博士論文;其次,研究大都停留在單純的書面分析與研究層面,沒有深入到教育實踐中去,缺乏調查研究,與一線教師、學生的溝通不夠,致使研究內容雖然廣,但大都缺乏深度;第三,近十年的研究中,靜態研究多而動態研究少,對如何使用教材的研究太少,靜態研究中,對選文、習作練習、助讀系統、插圖設計、編排組元的研究也呈現出不均衡性,對助讀系統的研究相對較少。
2.理論研究不足
近十年的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理論研究非常薄弱,尤其是對教材編制理論的研究,使得教材的編制一直走在理論的前面,缺乏理論的指導,因此,理論研究應該成為今后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的一個著力點。
3.提出問題而缺少可行性策略
教科書研究,很大一部分是針對教科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如教科書中民族意識的缺失、性別偏見、助讀系統出現錯誤等問題,學者們對教科書進行了細致分析以證明了這些問題的存在,部分學者亦分析了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然而很少有研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議以及策略,初中語文教科書研究,如何有效解決語文教科書的諸多問題,是教育界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 張秋玲。語文教學設計:優化與重構[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 2:70
[2] 顧之川。談新課程標準人教版初中語文實驗教材的編寫[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2(4)
[3]李維鼎。語文教材別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
[4] 冉維維。淺談語文作業系統設計如何體現新課標理念[J].中學語文教學,200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