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標規定:讓學生“注重情感體驗”和“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是語文教學的情感目標。而孝心是全人類最真摯美好的情感,伴隨著每個人的一生。初中生正處于身心全面發育的可塑性很強的階段,適時恰當地對其進行孝心教育,利于他們形成良好個性和完美人格。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多角度表達了父母之恩。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中通過學習、朗讀、思考那些文質兼美的課文,心靈就會受到觸動,就會得到孝心教育的熏陶。
一、感母愛似海,慈愛嚴厲
學習胡適的《我的母親》,我讓同學們深情的讀課文,找出讓自己感動的句子,并說出感動的原因。
首先有同學找出“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一塊兒玩。我母親也不準我和他們亂跑亂跳”。并分析說,母親這么做,一方面是由于作者身體弱,另一方面是擔心作者和這些“野蠻”的孩子一起會學“壞”,母親對作者的愛已可見一斑。接著就有同學指出,更讓人感動的是,作者害了眼病醫來醫去總醫不好,當母親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她竟真用舌頭舔作者的眼,母愛何其偉大!我適時的問:“母親是如此的慈愛,同學們想想自己的母親,是如何疼愛自己的?”
同學馬上積極發言,訴說自己母親對自己的關愛。有同學說自己有一次掉進河里,母親毫不猶豫的跳下去救他,可竟然忘記她本不會游泳,幸虧水淺隨后,又有同學指出“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她看我清醒了,才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么事,說錯了什么話,要我認錯”。母親對作者的教育是那樣的細致,小錯誤也要說得一清二楚,更不用說犯較大的錯誤了?!胺傅氖麓笏鹊酵砩先遂o時,關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后行罰,或罰跪,或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對于學習,母親“要我用功讀書”,催“我”早起上早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書。才回家吃早飯”,母親是嚴師。我又問學生:你們的父母在你們犯錯的時候,責罰過你們嗎?有一個同學說,那次去鄰居家玩,看小手槍很好玩,就趁人不注意,放自己兜里了。后來母親狠狠打了他的屁股,并要他保證以后不做這樣的事最后有同學指出“我十四歲就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一段文字,宇里行間所體現出的母親對作者的深切關愛和嚴格教育,彰顯了母親的偉大。我告訴學生:母愛似海,慈愛嚴厲,我們要用心感受!
二、 悟父愛如山,深沉無私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中,塑造了一個感人至深的父親形象。買橘子一段,更是觸動了同學們的心靈。我馬上語重心長的加以引導:“同學們,有這份愛心的又何止文中的父親?我們的父親也是時刻關愛著我們的,只是他們的愛深沉無私,我們只有用心去體會,才能搜索出父親讓我們感動的瞬間,看誰的父親最能打動我們?!?br>起初,沒有動靜。我就點了班長張華同學?!叭ツ甓?,我的腿不小心摔傷了,不能走遠路,爸爸就默默地每天六點鐘起床幫我做好早飯,然后送我到學校,放學又準時來接我。一兩天我可能不會感動,但一直堅持就是一個月,我感覺父親真的偉大!”
這話題一打開,許多感人的場面就出現了同學們能從平時已習慣的事例中,找到一絲感動,有幾個訴說時竟留下了眼淚。
《臺階》一文中“父親就是這樣準備了大半輩子?!笨梢姼赣H的艱辛。我就問學生:“我們都是農村的孩子,文中的父親也可以說就是我們父親的寫照,讀過之后是否有點心酸?也許平時我們更多的是抱怨父親沒管過我,沒和我好好交流,殊不知父親是家里的頂梁柱,每天沒日沒夜的勞作,是希望給你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體會這種辛苦?”
一段感人肺腑的話過后,同學們都低下了頭“你們平時摸過父親的手嗎?今天回去好好摸上一摸,寫寫自己的感受。 明天,我要分享你們父親的辛勞?!?br>父愛如山,深沉無私,我們要真心去領悟!
三、享家如港灣,溫馨怡人
學習《散步》一文,一家四口出門散步,原本簡單的生活片段,卻給學生們帶來了極大的心靈震撼。我引導學生一起分享家的溫馨。有同學指出“總算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一句:作者沒有用過多的筆墨描寫自己內心多么糾結,但一個“總算”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盼望春天及早到來的急迫心情,而“熬”字更能表現出兒子對母親身體狀況的擔憂。之所以作者會有如此的懇切和憂慮都是源于他對母親無限的愛。這種愛絕不是膚淺的殷勤,正如母親因為人老體弱不愿意出門走動時,作者耐心的勸導一樣,他將所有的關切和愛意都隱藏在細節之中,真摯而又深沉。
整個散步過程一直彌漫細膩又動人心魄的情愛。因為愛,作者在面對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分歧時義無反顧地選擇委屈兒子,順從母親;因為愛,奶奶輕輕撫摸孫兒的腦袋,改變了主意,聽從孫兒;同樣是因為愛,妻子和他甘心俯身,身背老小。同學們說,濃濃的愛牽動著這一家三代,編織了一幅溫馨感人的畫卷,讓我們見證了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最后我說,家如港灣,溫馨怡人!我們要珍愛它,分享家的幸福!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倫理觀念和道德品質的精華,也是初中生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素質。通過對這些精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對父母心存感恩,更使學生把這種愛化作博愛,能夠感恩幫助過自己的所有人。